考公务员的同学不应该被质疑
2018年4月8日,星期日,晴
“嗯,我报了县法院的法官助理……工资多少不清楚……”舍友大倩正在通电话,听内容是在讨论公务员考试。大倩通电话的时候,我刚刚交费成功,看到最后提示的“报名结束,请按时打印准考证”眼睛湿润了,这是我第二次报考公务员了。
考公务员的同学不应该被质疑2017年12月的国考,我参加了,大倩没有参加。一直听师兄师姐说国考的水太深,一不小心就淹死了,所以本就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考了地方国税局。笔试134.4分,成功进入面试,但面试后却差了0.175分,没能进入体检环节。这算是淹死了,也可以说是差一点就能上岸了。
大学的日子很短暂,转眼就到了大四下学期,再有两个月就要毕业了。八人寝的宿舍这两天只剩下了我和大倩。其他人有去实习的,有签了工作而参加岗前培训的,也有考研成功出去游玩的,只有我和大倩在“执着”地准备公务员考试。
舍友敏宝是历史专业的,平时会跟着我一起看些法学相关的影视剧、电影。她一直劝我不要考公务员,说公务员会消磨人的斗志。她建议我去做律师,敏宝说律师在法庭上慷慨激昂为当事人辩护的姿势特别帅。敏宝不明白,现实中,律师在真实的法庭上远不是影视剧里那般威风的。不止敏宝,很多人劝我放弃公务员考试,可我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周围的人有翻白眼的,甚至有阴阳怪气嘲讽的,我知道他们在等着看好戏。国考失败,我也如他们所愿让他们看了好戏。
“就你还考什么公务员,不是那块料,别考了。”“国考没考上,就别去参加省考了,白白浪费时间。”“马上就要毕业了,赶紧找个工作才是正事。别等省考失败,看着同学们有一份合适的工作,自己却没有能糊口的工作,到那时候后悔就晚了。”类似这样的声音充斥在耳边,可这又怎么样。我必须感谢他们,因为他们我更加有了前进的动力,省考我会努力。当然,也有不少朋友安慰我、鼓励我。
虽然国考失败了,周围有异样的眼光,可父母在精神上支持我,给我鼓励,他们是支持我的。这就够了。
距离省考不足二十天时间,学校年前的考研教室此刻坐满了准备公考的人。有人在认真看视频课件,有人在埋头刷题,有人在默默看书……坐在我右边的是一位研三的学姐。
因为负责毕业论文的老师正好是学姐的导师,所以平时跟学姐也有过交谈。我记得学姐曾经说过以后的工作至少要月薪过万才能接受。所以我好奇她竟然也会坐在公考教室里,不解地问她为什么会选择参加公务员考试。
原来,学姐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坐在这里的。学姐的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弟弟又去远方上学了。如果留在大城市,离家太远不方便照顾父母,学姐不放心家里只剩下年迈的父母,不想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学姐说在她家乡,公务员是一份体面的工作,工资也还可以,所以要考回家乡。
考公务员的人一点儿也不少,无论最初是处于什么想法要参加公务员考试,都值得被尊重、被珍惜,因为他们敢于挑战。公务员考试真的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容易。公考路就是一条独木桥,一不小心就会掉入万丈深渊。失败一次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了斗志,所以如果国考失败了,也不要放弃,再坚持一下就成功了。
2017年12月8日,在从沈阳前往石家庄参加国考的火车上,曾遇到一位同样去参加国考的人,经过交谈得知那是他从大四下学期第一次参加省考后第六次参加公务员考试了。那一刻我是佩服他的勇气和决心的。多次公考失败,他身边的朋友一直劝他放弃,甚至父母都劝他不要再考了,就在现在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可他有个公考梦,想要成为一名公务员,为民服务。所幸这次他成功上岸了,前两天得知他体检通过了,就等政审后通知上班了,很是为他高兴。“失败了,不要放弃,再坚持一下就会成功了。”这句话就是这位公考朋友在我无缘体检时送给我的。
曾经在知乎上看到个问题:“那些曾经被我们看不起的考公务员的同学,如今是什么样子?”虽然问题下的回答只有五条,但有些关于考公务员看法的回答很是扎心,哪怕现在,我的同学们也有那样的看法。
大三的时候就问过他们要不要考公务员,好多人异口同声说:“不考,太安逸,没意思。”更甚者说:“考公务员是没出息的表现,我这么奋进的人,才不去考公务员呢。”有这样想法的人是可以被理解的,毕竟这些年在年轻人中出现一种反公务员风,微博上、公号上、所谓畅销作家的鸡汤书上,写满了对公务员的鄙视。他们劝诫年轻人不要追求安逸,特别是“体制内的安逸”。可是这些不能成为你质疑身边考公务员的同学的理由,公务员考试的难与易,不是道听途说的,真实的公务员也不是都是安逸的,特别是基层公务员一点儿也不是大家以为的“安逸”。
过年时认识的某基层公务员之前是上级组织部工作的,前年调到乡里做乡长,她说基层公务员每天都在忙碌,没有安逸这一说法。拆迁、植树造林、修路、打井、扶贫……很多事都需要安排,需要亲自考察,她的同事们每天忙得脚不沾地,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按时完成上报县里,而基层工作的困难会阻碍工作进度,特别是遇到老乡不配合的时候,更需要花费时间、精力,耐心地做老乡的工作。她说走到基层才理解了基层公务员的辛苦,这些是之前在办公室体会不到的。所以只有真实体会一把,才有发言权。
不参加公考的同学不要再质疑身边参加公考的同学,他们不是没有斗志,只是选择了自己想要走的道路。要参加公考的同学,一旦确定了要公考,就不要在意周围人的眼光和看法。哪怕最后仍不能上岸,那也是在千军万马中走过独木桥的人。人生总有许多不期而遇的惊喜和生生不息的希望,相信自己会在公考的路上实现梦想,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