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邪不压正》的喜与忧
星期五言:从局部来讲,《邪不压正》这部电影再“姜文”不过啦——从台词到表演,从镜头到色彩,再从故事创意到讽刺手法...没一样脱离其个人风格。这也便是中国导演最欠缺的东西了;可要论电影的整体性与空间性,那担忧就来了:比起同样少产但部部作品惊世骇俗的大师“库布里克”来,我认为姜文再也没有在《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之后有所突破。
接下来就细说下本人对片子的惊喜与担忧之处。说前再次声明:这是篇个人观后感,不是影评,别落入《邪不压正》中那个影评人的尴尬下场(被乱枪捅死);另外写此文章尽量不牵涉剧透,规劝大家去影院看这部电影,毕竟中国有天赋的“大导”不多了。
一、电影局部让人惊喜庆幸的地方
「剪辑吻合了“黑色幽默”感觉」
庆幸的是姜文并没有拿观众当傻子,一味地降低剪辑节奏,重复表情台词。他甚至要自己亲自上阵剪辑,我想这是他在撰写剧本或刊景时脑子中早已有了画面感的缘故。
而一个脑子有画面感的导演一定不会随便让别人剪辑,“感觉”这个东西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于是我们看到了那些剪切速度极快的用动作堆积出来的情节段落。而这种啪啪啪啪的剪辑方式正是“黑色幽默”类电影所应有的速度感觉。
「在电影语言范畴内的幽默,在讽刺基础上的搞笑」
外景两人的跟镜头 + 一个球扔给一只狗的镜头 + 内景一家人聊天 + 两个人闯入 + 一句台词:奇怪,狗怎么没叫;再看另一组镜头:电话铃想,女人接电话,另一个男人从女人背后插入(做爱),女人对着电话喊OUT!……
这便是用电影语言组合出来的笑料,是“电影化”的,不幸的是,大部分中国的喜剧片是非电影化的。
那非电影化的笑料有是什么样的,看看开心麻花的电影,看看“煎饼侠”之类便知——注意,他们那叫相声、段子,不叫电影幽默。
《邪不压正》还有一个段落情节:七七事变日本军队入城,一个准女汉奸从城墙跳下自杀,刚好砸死一个玩自拍的日本人。这又是个笑料,但这个笑料具有了隐喻讽刺的意味。换句话说,导演是有目的地逗人笑,而不是为了笑而笑。
庆幸的是:姜文的黑色幽默充满了这种对时代或是人性的讽刺,这也是让其电影比其他烂片高几个档次的原因之一。
「好唯美的“屋檐之上”」
我看过《证人》里此起彼伏的“风吹稻浪”;看过《阿拉伯的劳伦斯》里的绵绵沙漠;还有《黄土地》里让人若隐若现的山丘,却不曾想到所有这些此起彼伏、绵绵、若隐若现能出现在京城的“屋顶”。那屋顶戏排的实在美!
「好浓的“京味儿”」
《邪不压正》故事发生的民国没问题,可电影的感觉却用“京味儿”代替了“民国味”——且不说吃饺子蘸醋,也不说六国饭店和街里胡同,连生活在北京的老外都挂上了京腔!这京味儿够意思。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六国饭店那场饭局实在精彩,从对话到剪辑到节奏把控再到台词!
二、电影让人担忧的地方
在提出以下意见时不得不先提醒大家一个问题,就是电影完成成品可能存在不可抗因素(比如说审查、投资人干扰等)。
「“黑色幽默”的不够纯粹」
我当然能从这部电影中看到太多的“昆汀”的影子了。我当然觉得姜文天赋不比昆汀差多少。只是,就电影的整体来讲,他的类型化和个性化完全比不上昆汀电影的纯粹——
我们都知道,昆汀电影的“黑吃黑”就像我们玩的“包袱剪子锤”,所有人物没有一个好下场,从《落水狗》、《无耻混蛋》到《八恶人》,即便是《低俗小说》里拳击手夫妻、杀手的那个看似圆满的结局,那也是个荒诞导致的结果。这种近乎“圆”似的故事结构需要很强的逻辑性与创意,只可惜,在姜文电影中,我认为这种结构对称性欠些艺术火候。
当然,造成这点缺陷的原因不好说,毕竟我们的国情和美国不同,不同在哪,接着说——
「意识形态的局限」
在中国电影里,当然不能没有正邪之分,更何况《邪不压正》是发生在抗战这种敏感的大环境下;
在电影里当然也不能没有伦理道德之分,尊师重道、为国为民、大义凛然的作风不能少;最后还有重要一点,角色中一定要有一个绝对贞洁的人,比如说《邪不压正》里的“关巧红”。
如此看来,意识形态是不是阻拦我国的“黑色电影”达到极致的绊脚石呢?
但不管怎么说,至少姜文还能开开主角的玩笑不是,还能贬贬协和医院的中国大夫不是!
「原声音乐、选景的整体性缺陷」
当然,从局部角度来讲,每场戏的配乐都挑不出什么毛病,而且音乐节奏、剪辑节奏乃至情节表演节奏都卡。
可问题是,如果你从整部电影原声来看,你会发现这些配乐段落风格很杂,有弦乐、歌剧...我不知道导演是不是在这些音乐的选取上有一定的目的性,但至少它在我的感官上起到了一些剧情分散的副作用,而不是所有音乐都围绕一个主题主旋律展开。
类似配乐的这种问题在取景上也出现了,我认为导演换景换的太过频繁:一会儿胡同里、一会儿警察局、一会儿医院、一会儿又跑长城上……而这些场景在整个故事线上又缺乏一种严谨的逻辑关系,因此对我再次产生了一种分散注意力的影响。
当然,这是从宏观讲故事的角度。从微观的戏剧性和娱乐观点性上就另当别论了。
「这部电影的观点在哪里」
剧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其个性特点很清晰——报仇的儿子、抗日的中国老爸、保护儿子的外国老爸、等待复仇的关巧红、唯利是图的警察局长、侵略中国的日本军官、为了爱情的准汉奸唐凤仪……
问题来了:这些个人物要是叫外国黑色幽默风格的导演处理的话,最终一定会拧到一个点上(通常人物也基本死光了),而这个点是结局,也是导演隐藏观点的地方。由于是一个“点”,便也是一目了然的东西。
可《邪不压正》用了个类似于开放式的结尾——除了那些“坏蛋”都死了,几个主要活着的人物也都各奔东西了,这种发散的结尾让我一时有点找不着北,当然不只我一个人,在我观影场地的身后人也发出了“完了?”的疑问。
当然,导演自然比我们想的多(也许那个张先生就是个点?),面对的困难也多(审查、资金等)。不管怎么说,这是部能让人对中国电影眼睛一亮的电影。
与我们一起看经典电影,请关注【星期五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