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关于老去的故事
一直以来,我们习惯逃避衰老和死亡这个话题,看看我们的朋友圈,年老的人同样可以潮爆天,可以跳伞,可以跑马拉松……大家疯狂地转发这样的励志故事,似乎每个人年老时都可以做到这样。
而《最好的告别》这本书,用一组组数据,描述出血淋淋的事实:
从30岁开始,心脏的泵血峰值逐年下降;
到40岁左右,肌肉的力量开始走下坡路;
一个60岁的健康人,视网膜接收到的光线仅为一个20岁年轻人的三分之一……
当独立自主的生活不能再维持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要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观念,而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
《最好的告别》的作者叫做阿图·葛文德,他是一名印度裔美国外科医生,他是最好的医院里最好的医生之一,也是最牛的畅销书作者之一,同时他还是卫生与人类服务部的高级顾问,奥巴马医改的得力助手,因此他的写作不局限于医疗本身,更是着眼于医疗对社会的影响。
今天为你选取5个书中发人深省的生命故事,变老意味着什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去深入思索。
第一个故事中的老人,是阿图·葛文德的爷爷
斯卡拉姆·葛文德,住在印度一个叫做由缇的小村庄,他已经超过100岁了,尽管行动不便,听力也不灵光,却仍然保持着自己引以为傲的尊严。
他平日穿着考究,掌握着家族的财产大权,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比如每天晚上骑马巡视自己的领地,直到他去世的那一年。斯卡拉姆老人活了110岁,娶了3个老婆生了13个儿女,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一直在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生活,也一直有家人陪伴在他身边。
这种田园牧歌式的晚年生活,是绝大多数文明都曾经历的,而不仅仅是印度,然而随着传统社会逐渐转变为现代社会,救命的医学手段越来越多,能够安详地在家中辞世的老人越来越少了。
我们熟悉的场景变成了这样: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老人躺在医院里,身上插满了管子,最后的抢救花掉了很多钱,却不能换来他和亲人好好说上最后一句话的机会。
今天,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口的平均寿命已经超过了80岁,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已经接近2亿,人类正在飞速进入老年化社会。
拥有长寿,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当我们老去,如何应对衰弱与孤独,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你想过吗?
第二个故事中的老人,是阿图·葛文德妻子的奶奶,关于她生命中的最后10年
阿图·葛文德刚刚认识的爱丽斯·霍布森,是个快乐热情的老人,她77岁,过着完全独立的生活,她没生过什么大病,没住过院,平时会和朋友一起去健身房,还能自己开车、整理草坪、修水管……
但在她84岁之后,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她开始跌倒,并且有一次把油门当作刹车,冲到了篱笆墙上……后来,爱丽斯不得不进入了老年公寓,可是她眼睛里的光芒不见了,她的生活发生了让她无能为力的变化。
和爱丽斯一样,很多老人不愿意离开家去养老院,就是害怕成为养老院的“犯人”,因为大多数养老院的宗旨就是安全,老人在养老院中感受的厌倦感、孤独感和无助感,会比疾病更加让人难以承受。
作家菲利普·罗斯在《每个人》中说:“老年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场屠杀。”
年老之后,身体的衰退像藤蔓一样悄悄蔓延,一天一天,变化微小,不易察觉,直到某件事情发生,你才会意识到,一切完全不同了。优雅的老年生活不可能一直维持。
在美国,养老院一直是赡养老人的主力军,我们国家将来也会是这样。有没有问过我们的父母,除了安全和长寿之外,他们最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第三个故事,关于一个独居老人和他的女儿
路·桑德斯的老伴去世后,他度过了10年快乐的独居生活,直到85岁那年,他心脏病发作,又患了帕金森症,已经无法独自生活,只能搬到女儿家中。
但是,他很快就和女儿一家发生了冲突,而且他发现,自己比预想中更孤独,而女儿谢莉不得不一边照顾两个正在上高中的儿子,一边操心着父亲的身体,她觉得自己的神经快要崩溃了。
今天,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而生育的孩子越来越少,照顾老人的重担往往会压在一个子女的身上,然而照顾衰弱的老人在技术和看护两方面都有极高的要求,子女会因此失去自己的生活,引发一系列的矛盾。
独自承担照顾父母的重担,你准备好了吗?
第四个故事,是一对医学专家夫妇如何一步步迈入衰老
菲利克斯·斯尔维斯通是位研究老年病学的专家,他已经87岁了,虽然非常在意自己的健康,每周都坚持锻炼,但仍旧感觉身体和心智日渐耗损,而他妻子的健康也出现了问题,几乎失明,他花了一辈子研究老年病的问题,到最后自己也难以幸免。
他们住在一个门槛费每年6万美元的退休社区,非常人性化,然而在美国,一般的退休社区的一个房间每年的租金也达3.2万美元,而80岁以上老人收入的中位数只有1.5万美元,很多老人为了生命最后时光的护理,耗尽了全部的积蓄。
在美国,每年只有不到300名医生完成老年病学的培训,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这也是导致老年护理成本极高的原因,如果可以,你愿意呼吁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研究老年病学的行列中,改善我们的未来吗?
第五个故事,是关于阿图·葛文德的父亲如何走向生命的终点
作者的父亲70岁出头的时候,被查出脊髓长了肿瘤,在咨询过医生之后,父亲选择了暂不治疗,等自己觉得不能忍受的时候,再做手术。
父亲依然上班、打网球、参与公益活动,这种相对健康的状况维持了4年的时间,如果一开始就做手术的话,他可能早就瘫痪在床上。
直到有一天,父亲打网球的时候,球拍飞了出去,这时才去做了手术,手术之后恢复得还不错,又生活了好多年,直到最后病情到了不可逆的阶段,阿图选择把父亲接回家,采用了不让父亲痛苦的姑息疗法,一家人珍惜着相伴的时间,最后父亲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详离去。
当一个绝症病人已经确定无法医治的时候,亲人往往不愿意放手,把希望寄托于一个又一个披着新技术外衣的治疗,然而这对病人是个无情的折磨。而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在他生命终结之时,帮他实现最重要的愿望。
如果你不幸也面临这样的状况,请在选择治疗方案之前,问一问你的亲人:你有哪些恐惧?哪些希望?你愿意牺牲什么?不愿意做哪些妥协?
五个故事讲完了,关于这些故事引发的问题,你会有怎样的思考呢?
作者阿图医生的祖父,在传统社会中一直保持着尊严;阿图医生的父亲则在现代社会中做到了这一点。但这并不是当前社会的常态,好在社会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我们正在尝试改进养老院的制度,也在为生命的末期关怀开辟安宁缓和医疗的新路径,相信到那一天,生的愉悦与死的坦然,都将成为生命圆满的标志。
这本书的直译名称是《身为凡人》。衰老和死亡,就是我们凡人不能逃避的。
有缘读到这本书的你,也许就是个医务工作者,即便不是,也肯定是临终“当事人”的亲人,那么,请你学着做一个更好的“摆渡人”,帮助他们也帮助我们自己,与衰老和死亡握手言和,完成这一世灿烂的行走。
生命终有枯萎的一天,思考死亡,是为了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