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雨老师答雷蒙老师

2020-04-10  本文已影响0人  泓沛

雷蒙兄好!

大函收悉,这两天忙点别的事,所以耽搁了回信,还望见谅!

兄发心恳切,愿一门深入,跟随林海老师,以书入道,于法脉传承而言,实乃王门幸事!于周围这些年龄不一的同修道友而言,也十分令人鼓舞!而且兄不辞辛劳,对愚公班孩子细心指点,这是孩子们的幸运。从这一点来说,要向兄道一声感谢!

关于兄在信中提及的几点学习心得,我非常乐意与兄切磋,谈点个人的浅见,供兄参考。

来函云:对“有诸己之谓信”颇有体会。诚然,对“明德”有确信,接下去就是如何落在一桩一桩具体的事上,将明德显明。拿起一管笔,实乃乘物游心的绝妙法门,可惜我忙于俗事,此生无法沉潜下来,在这一门上精进,甚为遗憾。愚公班孩子有的根器好,将来有缘登堂入室,跟随兄及林海师深入学习,也是他们的福气。书道,乃中华艺术之瑰宝,人类心性艺术之结晶,层层深入,层层荡开,尽精微,又致广大。两头下功夫,这团气可以养得越来越饱满,最终笔笔“从胸襟中流出,盖天盖地去”,可知吾师及历代圣贤诚不欺也。

来函提及“清醒地入世”,并将几个现代语境中的概念,与传统语境中的名相对照。首先,兄提到天、地、人的关系。谈到人之本心,与天有关;气与地有关。大体可以这么说,但是我们还是最好回到传统语境中来会,现代的概念过于生硬和粗糙。

在传统语境中,谈“人”,必定回到天地的背景中。《礼记》曰:“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天与地,可视为一对阴阳,而人是阴阳合德,可以与鬼神相会,与五行之气相通,故赞曰:人,乃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所以,一个人活不出其本来面目,多么可惜啊!

格者,正也。故心正,气正,笔正。以心格物,物来正应,故可以感应其气质、气韵、气象、气势、气机,林海师称之为“五气”。心可以感万物,就是透过有形之象,感无形之气,但不好说“只有心气交感,才有‘人’”。

至于神,在中国的人文世界里,人死了,则为鬼;鬼者,归也。人与鬼,阴阳两隔,但仍然可以交感,否则,祭祀就只剩一个装模作样的形式了。有德行的鬼,称之为神。所以,神都是人做的。故大人过化,则存神矣。心领神会,这种神通能力,人人都有,只是许多人傲慢无知,无视鬼神的存在。所以,所谓的“观神意”,就是神遇而已,比如读李太白的诗,读羲之公的字,都是从文中见人,从文中领会其神意。

对于一个活着的人,内有精、气、神。须善养其精、其气、其神,而不是一味外求,耗散其精、其气、其神。所以,古之学者为己,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己为本。

对于愚公班同学而言,有缘接触到书道,是他们的幸运,但能否珍惜此殊缘,那要看个人造化,勉强不得。YQ,在上学期末向我表达,愿意去煦园求学一段时间,本想新学期开始,领她去见林海师,当面申请。但逢疫情,故未与林海师提及。YQ这孩子,为人做事笃实,又有四川人的灵秀,是一块好材料。但她是否会以书道为志业,大概还不能这么早确定下来。我想,这个决定也未必要从一开始就确定,毕竟孩子年少,可允许他们将来的人生道路有多种可能性。

以上意见,供兄参考。关于带领愚公班孩子专修一两周时间,我想可安排在明年四月底“三年制课程”期间。今后每年“三年制”三年级最后两周,可以开设“书道”课程版块,愚公班孩子可以参加,还有部分“三年制”学员可以选修。这样,辛庄师范作为学习书道的一个窗口,可以发挥更多作用。此次春季共学班,林海师每日线上禅堂,也会感召更多人走入书道的大门。将来,兄必定有更多承担,慢慢挑起大梁来。

就此搁笔,望兄多多保重!

明雨  合十

于京郊潮白河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