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也曾文艺过呀~
要不是今天家里的小朋友跑来围着我转,我都不会发现曾经看过的好多书堆在一个柜子里,好久没有翻动过了。
说来也惭愧,除了书名和封面略有印象,书中的内容已经完完全全的忘记了。
新翻出来的那几本,只记得是当时特别喜欢特别有感觉的,那就聊聊天吧。
从前还真的文艺呢!好像是高中语文作文,想写得自以为深刻一些,多拿些分,就特别喜欢有些散文、随笔的作者写的东西。还别说,现在看起来,如果是看摘录,就觉得“真矫情”;如果看完整的,又会想,“真性情”,那些对细节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还别说,有内味~用现在的话说哈,散文作家看起来是搞文学的,好像生来就精通心理学似的。
也是,从前看书,看文字美不美,描写打不打动人,情感是否真挚;
近来看书,多了几分“急功近利”,看书都和行为习惯、心理学等等专业导向挂钩。自己也早有意识到这些变化,也早已记不得从前的读过的句子了。
以前以为,爱看书的人,都是喜爱文学、历史这一类的,出口成章,引经据典都是轻轻松松的事;
后来发现,那些从前觉得看实用类书籍的人是“急功近利、不是真的爱看书罢了”的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突然意识到,好像我们深处的环境不一样了,面对的问题也越发复杂了,离开了从前的温室,有些东西,文学真的帮不了我们太多,除了多一层的多愁善感、自怨自艾,抒发非主流的感想,却也解决不了任何现实问题。才发现,实用书籍不仅仅是功利,是我们真的需要,只有解决了这眼前的问题,才可以以更开阔的胸怀去细读那文学呀~
想来现在电子书真的方便,有些老书,例如巴金的作品,高中还是初中那会儿读了《家》,心里一直惦记着另外两部《春》、《秋》。后来上大学,图书馆里也没有找到完整的作品,仅存的也是残破的一部分。刚刚翻看旧书堆时又想起来了曾经的渴望,这不,拿起手机就搜到了电子版,正好可以弥补啦~只不过,可能要从第一部开始咯,前面的内容早就忘咯~只记得背景是封建与新文明交替之际,旧有的没有完全革新,而新思想又没有站稳脚跟。三兄弟里头,老幺最激进,老大最保守,因为是家中老大,父亲老了,封建大家庭就靠这老大明看着“摇摇欲坠”却不得不维护着,而老二摇摆不定,前头有哥哥挡着,后头有弟弟吸引着跃跃欲试。可怜了鸣凤,可怜了大嫂……
《岛上书店》和《解忧杂货铺》是比较新的书,只记得当时读,有惊奇,也有感染。其他都不记得啦!
《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是作家沈熹微写的。只记得很喜欢,大概是细细的描写了生活中非常微不足道的小碎片,却也足够令人欣喜~刚刚随便翻阅了一篇,像新读,又像见到老朋友~都不记得啦,不过仍然记得,大一刚入学时还将网名改成了沈熹微哈哈,后来在群里一个学生干部来私聊我,以为我就叫沈熹微hhh~有趣~
现在,好多好多基本上都可以直接查阅,在电子设备上,方便快捷,种类丰富,要说这唯一美中不足吧,就是略伤眼。有时候看到兴头正起,耐不住眼睛疼,又忍不住多读两行,此事两难全呀~
依然开心、庆幸,如果不是这次在家这么久,可能还不会这么快发现这些美妙的记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