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友天地旅行

16年春节骑行漫记 5(大福圳)

2020-11-01  本文已影响0人  明月清风_i

大年初一午延平单车骑友就开始猴年骑行。

大年初二骑行葫芦山观摩岩石刻。

大年初三 骑行 南雅--普通-南雅-回城。

初五初六二日尤溪-沙县骑游。

经延平区塔前镇到达尤溪县地界。

到尤溪县梅仙镇。

古民居。

    大福圳,又名大卜众、大腹圳,位于尤溪县梅仙镇坪寨村上洋自然村。始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落成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为清代尤溪九都坪寨人萧士贶之子萧良尧、萧良铣、萧良淦三兄弟和侄儿合建,房屋占地面积9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7200多平方米。

整座房屋以“三堂七栋一书院”著称,共有18个大小厅堂260多个房间。2013年,福州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建军在考察大福圳时说:“大福圳是除了闽清县宏琳厝以外的福建省第二大单体古民居。”

建筑风格

   萧士贶生五子:长子萧良嵩、次子萧良炳、三子萧良尧、四子萧良铣、五子萧良淦。由于人口众多,原有的聚龙坊老屋显得有些拥挤,新建房屋势在必行。

  萧氏兄弟几个讨论一番后,老大萧良嵩独自打算,没有与几个弟弟一起建房。此时,老二萧良炳英年早逝,老三萧良尧带领萧良铣、萧良淦两个弟弟及侄儿一边在福州做生意,一边开始在尤溪老家规划房屋建设。

   那时,萧良尧几个兄弟长期聘请堪舆先生,经过数次选址、比较,最后选定上洋自然村土名“尼头墘”的这片水田。当地人称之为“田螺形”,寓意人丁兴旺,像田螺产仔一样世代繁衍。“田螺产仔”大概也是“大卜众”的本意。

0

  大福圳古民居规模宏大,由内外院、角楼、工匠厂等组成。内院由主厝和两侧七重护厝以及西护厝前部书院组成。主厝中轴线上依次建有下堂、天井、廊庑、中堂、天井、厢房、上堂、后花台、柴草间(面阔36间)。上堂面阔5间,进深7柱,为单檐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主、护厝皆为木结构,木雕、彩绘装饰精美。外院由河卵石通道、多级三合土禾坪、小池、东北和西南碉式角楼组成。墙体高3米,以河卵石砌做基础底部,上方用生土夯筑,外片墙帽。两座三层碉式角楼(原为三座,东北、西北、西南各一座)相对独立。房屋集居住、防御于一体,是远近闻名、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古民居。

    大福圳建造材料、用工等都很讲究。建筑用的石板条均从40多里外的包溪山上开采而来。木材全部来源于坂面镇蒋坑村附近的秀黄山场。工匠大多是当地的名匠,工程于1870年动工,1885年竣工,历时16年才完成。房屋建成后,四个兄弟分成四房,在大福圳安居乐业。

   大福圳的建筑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内外”有别。全宅分为内外两院,内院为女眷的活动场所,男人不得无故入内。大厅两旁通道的门槛很高,上垂门帘,自家男人入内也必须遵循“未入堂,声先扬”的原则。女眷不能随便出来,日常用品只能由佣人往来传递。二是做工精致。上、中、下三堂大厅柱础皆为大理石,雕刻不同花样的浮雕。在木结构的挑檐挂柱上,都有精细雕刻。在相邻两幢护厝之间的通沟尾处,还有砖料砌筑成的花棂,花棂正反面的雕饰也不尽相同。三是防火功能。在两幢护厝之间的阳沟内又特设30厘米宽的沟中沟,俗称“阴沟”。在阳沟中砌筑水池,平时渠水入池。如遇火险,则取出特制的铜质喷筒在池中抽水,喷射扑灭火险。四是防御功能。大福圳全宅用围墙围住,设大门5个,小门6个。内中回廊曲折复杂,门卡上还装有不同构造的密卡。晚间一旦闭门落卡,陌生人一时是很难开启门户的。房屋周边建有三个碉式角楼(俗称“炮台”),用来躲避和抗击匪患。角楼墙体用土石夯成,厚度达80厘米。角楼四周布满了斗窗和枪眼,用来观察动静和射击。角楼之间还有相连的铁线,上面装有响铃,哪边有情况可以拉动响铃作为联系暗号,以便及时支援。

   大福圳建筑工艺独具特色。前几年,台湾成功大学建筑系教授、博士生等20多人详细考察了大福圳古民居。他们惊呼:“该建筑蕴含中国传统建筑之精华,于奇异中独具特色,于平缓中突显峥嵘,实属中华传统建筑之奇葩!”

劫后重生

  大福圳古民居距今将近150年的历史,一路走来,历经磨难。

  清朝末年,大福圳萧氏家族成为九都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

   进入民国时期,因为军阀割据、社会动荡,大福圳家族的生意一落千丈。他们把福州的资产变卖,撤回尤溪。本地大小黑恶势力也都盯上了大福圳这块“肥肉”。

  尤溪主流经过九都,河面逐渐开阔。九都坂双梅(梅仙、梅营)一带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百姓大多以乘船、艄排为生,收入不多。因为不堪赋税,百姓怨声载道。一次,九都人拒交摊派的税款,声称:“卢兴邦的船只要敢经过九都,就一竹竿把他敲死!”因此,得罪了时任粤军第一军第三师第五旅第九团团长的卢兴邦,卢兴邦便派兵进行血腥屠杀,扬言要抄平(方言,“踏平”的意思)九都坂。民国七年(1918年)农历十二月初九,卢兴邦派出三个营的兵力火烧双梅。当晚,梅仙、梅营两岸火光冲天,这就是尤溪史上最大的惨案——火烧九都坂。

   2017年8月23日,大福圳95岁老人萧光宝在接受采访时说:“卢兴邦火烧梅营(梅营与坪寨接壤)的时候,银元被挑了3万块去,才把大福圳保住。”

1934年,红军数次经过尤溪。当年七月,寻淮州率领的红七军团北上抗日先遣队,驻扎在大福圳。在大福圳的墙上,至今还可以看到当年红军留下的“打倒卖国辱国的国民党南京政府”等标语。抗战初期,大福圳还是国民初级小学的校址,也曾经驻扎过国民党保安第九团。大跃进时期,办过集体化大食堂。大福圳的外墙还留有标语:“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等。

文化遗存

大福圳不仅建筑规模宏大,文化内涵也极其丰富。

大福圳族人不忘萧氏“孝悌力田,和睦宗族;克勤克俭,诗礼传家”的祖训,读书习武,传承文化。据梅仙《萧氏族谱》记载,清朝末年,大福圳有举人1人、秀才4人、太学生1人。相传,武举人萧上信有三把关刀,重量分别为360斤、240斤、180斤,这三把关刀后来成了大福圳的镇宅之宝,可惜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破四旧”运动中被毁。

清代光绪年间,萧良尧几个兄弟在福州白马桥购置房产,其母田老太太也在福州居住了三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三月,萧氏后人在庆祝田老太太八十寿辰时,福建学政王锡蕃送了一块题写“萱闱锡嘏”的匾额,后来,这块匾额从福州移到尤溪,悬挂在大福圳的正堂。

   大福圳屋内木雕、石雕等装饰极其精美,与墙上壁画、诗词相互辉映。下堂正门拱顶镶嵌“风光月霁襟怀”六字横额。书院前厅大门横书“云蒸霞蔚”四个大字。正门外墙的墙楣(檐下)彩绘壁画,以《封神演义》中“姜子牙下山”为题材,采用工笔画法,绘制成画面相连的长卷,并用中国画常见的方式穿插诗文。画面构图饱满,栩栩如生。山水景观空灵超脱,人物形象亦道亦仙。整组壁画故事完整、主题突出、内容丰富,为民居壁画所罕见。内墙多以诗文装饰,既有唐宋诗词,也有清代文句。大福圳的彩绘、联额、诗文,与大多数古民居中的四书五经内容迥异,更多的是体现主人直抒胸臆的率性和享受生活的乐趣。比如,大门上的对联“一水护田将绕绿,两山排闼送青来”和“竹雨谈诗蕉雪悟画,松风拂尘萝月弹琴”等。

   萧良尧的父亲萧士贶是一位乡村儒士,在世时亲手创办了民间文艺组织“英豪社”,引导乡亲开展文化娱乐活动。萧良尧继承家风,将社址迁到大福圳,使英豪社的活动代代相传。直至现在,小吹、十番、锣鼓等乐器演奏还在梅仙一带盛行。

    这里,不能不提的是大福圳的私塾园。私塾园又称“书院”“孔子厅”,创办于清光绪乙酉十一年(1885年),建筑面积750平方米,专供大福圳家族子弟读书之用。私塾园内窗雕、壁画众多。屋檐下伸出的斗拱垂柱,雕刻款式各异、内容丰富多彩、画面栩栩如生。如“鲤鱼跃龙门”等都是与读书、仕途有关的内容。私塾园正中的大厅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旁边的厢房则是师生休息的场所。当时,私塾园的教师1至2名,学生十几二十人,学习的课程主要是四书五经。该私塾园一直开办到民国年间。建国后改为公有自然村学堂,由大队统一安排老师上课。

    一座大福圳古民居,见证了清末尤溪九都的发展史。虽然“文革”期间西北向的角楼和私塾园的课桌椅、书柜等遭到毁坏,但大福圳的其它建筑,包括诗词、绘画、雕刻等基本完好。2010年12月,大福圳被列为尤溪 县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月,又被列 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