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电影漫谈

浅谈印度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2022-04-11  本文已影响0人  弘月

对于印度的印象,大都是严苛的种姓制度以及世界上最大的贫民窟。但作为印度重要产业之一的电影工业却早已达到了远超其经济发展水平的成果,几乎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好莱坞的电影产业,以独树一帜的风格立于世界影坛。印度电影之所以极具辨识度就是融合歌舞、宗教等元素,鲜艳的民族服装、古老风俗在镜头语言下非常具有冲击力,而贫富分化与宗教变革两大主题,让印度电影抓住了最为广泛与现实的诉求。在最近几年里,高分电影频出,哪怕是进入中国市场,也引起一番热潮。

剧照

以《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为例,这是突破国家、宗教、政治、地域的界限,所展现“大爱无疆”的情怀电影。与以往的情节构造相似,描写的大都是小人物在社会中从挣扎到突破再到肯定的心路历程。然而这部电影却存在争议,一些人认为该剧带有政治宣传,并不符合现实逻辑,另一些人站在普通路人视角观看,则大受感动。因此,我在这样的争议中也观赏了一番。

那么就浅谈下个人感受吧:首先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拥有虔诚宗教信仰的单纯印度男人帮助巴基斯坦哑女与父母重聚的故事。印度教教徒帕万(萨尔曼·汗 饰)在一次机缘巧合下结识了与母亲走失并有语言障碍的穆斯林小女孩沙希达(哈尔莎莉·马尔霍特 饰)。在得知沙希达是巴基斯坦人后,帕万决定帮助她回家,可在回巴基斯坦途中却四处碰壁,遭遇领事馆冲突、被旅游局欺骗之后,帕万立志将不惜一切代价尽其所能带沙希达回到自己的家乡与家人团聚的故事。众所皆知印巴分治,宗教派系复杂,两个国家之间相互仇视(影片中普通老百姓言语间的展露可以看见这样敌对观念的根深蒂固),在这样的背景下,两位主角一个是印度人信仰印度教,另一个是巴基斯坦人信仰伊斯兰,身份对立,宗教不同,似乎透着悲剧色彩,但从影片片名可以预见是一个好的结局。那么冲突矛盾便设立在送沙希达回家的过程中,比较典型的公路片常见手法。

剧情上比较中规中矩,个人认为比较出彩的地方是帕万三次验证沙希达的身份,第一次初见小萝莉,从外表上猜测她可能是婆罗门,可是当这个小萝莉毫不犹疑跑去了邻居家,自顾自地拿起鸡腿吃了起来,而印度教中认为吃肉是不洁的,所以印度高贵的婆罗门是不吃肉的,帕万对小萝莉是婆罗门的幻想就这样无情破灭了。于是,帕万退而求其次,开始祈祷小萝莉是刹帝利,可这个小萝莉在帕万拜猴神庙时,却跑进了清真寺,裹起纱巾,念起了古兰经,眼前的一幕残忍地告诉帕万,面前这个可爱的小萝莉不仅不是刹帝利,甚至不是印度教徒,而是与印度教格格不入的伊斯兰教,直到有一次小女孩在电视上看到巴基斯坦的国旗,并吻向国旗时,帕万才惊觉眼前的小萝莉居然是信仰着伊斯兰教的敌对国巴基斯坦人。这段戏剧反转充满趣味和张力,同时非常巧妙地交代了印度的种性制度与两国矛盾,为接下来的剧情做了铺垫。

另一个我觉得比较高明的点是导演在展现两国仇视的状态下,以一个稚子懵懂去映衬世俗无端的仇视。也在简单告诉我们,仇视并非仅眼前所看到的,也有历史遗留原因。而电影并非现实,它所传导的是一个正向能量,以爱为名跨越信仰与信仰之间的碰撞,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仇视,敌对并非不能和解,只要能一直保持纯真与诚恳。宽容博爱,和平共处一直是一种价值导向,世人都想去追求,但往往会因现实因素无法真正实现,哪怕如此,这部电影所要传达的这种理念是值得肯定。

电影截图

最后,影片印象特别深刻的是男主在清真寺里面遇到的那位阿訇的话:我们欢迎任何人,无论是什么教派。所以我们的清真寺从来不锁门。我想,这才是信仰的真谛。也是一个宗教诞生的初心,教化世人向善互爱,宽容仁慈。

总体来说《小萝莉的猴神叔叔》能出圈也是有一定实力,每个人对电影的评价不一样,我始终认为,电影是综合的感官艺术,能从中有所收获,既是一种肯定。比如说我在看完这部电影后,才衍生出去了解印度种性制度的想法,这大概就是一种获得。

写在文末:印度电影的价值输出还是比较厉害的,不管是教育片《起跑线》,或是追梦片《神秘巨星》,节奏感比较好,相较于早年大段热舞情节,现在反而更注重现实意义。

END- 祝愿和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