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刻效应
写在前面:中科院心理所研究生课程启动,后面将会持续更新听课学习笔记,因为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实验、理论和现象等专有名词,所以打算将这些实验内容等提取出来,建立一个心理学“数据库”,笔记内容有需要引用的地方直接链接“数据库”,以避免对学习笔记阅读造成干扰,避免学习笔记头重脚轻。
1910年,德国行为学家海因洛特在实验中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会本能地跟随在它第一眼见到的自己的母亲后面。但是,如果它第一眼见到的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是其他活动物体,如一只狗、一只猫或者一只玩具鹅,它也会自动地跟随其后。尤为重要的是,一旦这只小鹅形成了对某个物体的跟随反应后,它就不可能再形成对其他物体的跟随反应了。这种跟随反应的形成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小鹅承认第一,却无视第二。对此,海因洛特将这一过程解释为“铭刻作用”。
印刻效应后来,洛伦茨在对雁鸭科动物,特别是对小鸭的研究中,综合前人(老师海因洛特)的研究成果,1932年,洛伦茨提出了印刻效应(impirnting)的概念。所谓印刻,在德文中,它的意思是压抑作用、铭刻作用、铸造作用。而对洛伦茨来说,印刻效应则意味着“双亲同伴”或者“儿童同伴”关系,是一种由本能预先安排好的条件作用形式的获得过程;同时,绝大部分鸟类虽然不能意识到自己的本能,但是,在鸟存活的整个生命期间,它们的绝大部分行为都必须与之保持一致。
第一印象一旦印刻下来,这种固定行为模式就会保持终身。与条件反射不一样,这种印刻效应是不可逆和不易消除的。进一步说,它不依赖于强化过程,因为这里不涉及酬赏。印刻效应的另一个特征是,其效应发挥具有一个关键期,或可称之为“敏感期”。这是一生中印刻效应发生的一个主要时期。这是个明确规定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一种特殊的学习出现了,并且,假如这个生物体不能在这个关键时刻进行学习的话,那么它再也无法获得这样一种学习机会。
如果将这种理论应用于人类,可用来说明:如果我们在儿童敏感期某一个确定的阶段上没能学会一种特殊的语言,那么我们将经历可以想象的许许多多的困难。换言之,如果利用这个敏感期来获得某种行为的话,那无疑是一个理想的契机。印刻效应的特征还有,它是“环境的抵抗者”,因为它对环境的干扰不是非常敏感,所以它很难被消除掉。习性学家认为,印刻效应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如果在预先安排好的时间(即敏感期)内,或者说在一个生物体的早期生活中,生物体获得一种持续的社会接触,这种社会接触的对象就会持续终身。一般来说,这种社会接触的对象是其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