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单元”“大概念”“大情景”的新行动

2022-09-23  本文已影响0人  94河北王亚男笑雅笑春风

“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大语文,成为新课标转移术语。

自从2022年4月21日,义务教育新课标颁布以来,暑假前后,全国掀起学课标解读的高潮。虽然我也没少参加培训,暑假也背过一部分,但是至今依然是一知半解。

开学以来觉得自己依然再走老路。刚接手三年级,明确双线主题后,一课一课学下去,灌输的成分依然多,根本没有去构思什么任务群。

年级组由于刚开学杂事繁多,同组老师们各自为政,根本没有时间坐下来一起教研讨论,更别谈课前导学案的设计了。

以靠促教或许是最出实效的考评方式。

今天下午,在全校四个校区大会上,领导宣布十月中下旬,市区要对新课标进行统一考试,学校备考摸底,市区排名,一石激起千层浪。时间紧,任务重,不管怎么说,备课标,活用课标对50周岁以下的参考教师还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为了勉励大家,校长现场读了 郭秀平老师的原创2022-08-15 09:23发表于北京的一篇文章《仅有“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大情景”是不够的》,文章也得非常好,吹响新课程改革的号角:

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都明确规定,教学的逻辑起点是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教师要改变着眼点过小、过细的教学习惯,提升教学设计的站位和格局,打通知识之间、学段之间、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行“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大情景”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

“大处着眼易见人”,“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大情景”教学有利于打通学校教育和真实世界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推动“立德树人”落地。

“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大情景”能够克服碎片化、浅表化、杂乱化的教学,推动知识向核心素养转化。所以,当前各地都在大力推行“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大情景”教学。

这种“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大情景”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大教学”。“大教学”必须有“大教育”与其配套而行,才能使核心素养培育真正落地。

所谓“大教育“,就是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大德、大爱、大气、大情怀、大观念、大视野教育。要教育学生大气做人,心胸宽阔,高瞻远瞩,情怀如川,要使学生拥有建功立业之志、胸怀天下之德、担当大任之才。

不因小事而斤斤计较,不因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不因眼前的困难而失去前进的方向,不因一时之得而忘形,不因一时之失而自堕其志。

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旧址的男生大学堂,有这样一幅对联,“大声大气大方学大问,大才大人大事成大德”,说的应该就是“大教育”。

真该去看看。

大爱无疆、大德无形、大教无痕、大学无涯、大道无垠,教育不能过于“精细化”“数据化”,不能过于注重细节,否则就会使学生谨小慎微、斤斤计较、左顾右盼、畏手畏脚,如同小脚女人走路,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视野、担当和情怀。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老师设计的“大单元”“大任务”“大情景”教学非常精彩,也难以完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任务。

所以,“大教学”与“大教育”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要进行“大教学”设计改革,更进行“大教育”变革。

危机来临,没有退路,借助考试吃透要求与精神合理构建学习任务群,并扎根一线教学实,在减负高效的口号中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能力和水平,急于探索出小语教学的真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