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吼,不叫,与孩子平和共处
我们在做班级管理时制定班规,应该有一条:在规定时间里做规定的事。上课时间有上课的规矩,课间操时间有课间操的要求,集会有集会的礼仪,路队有路队的风范……
真正有效的方法:“事上练”。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要知道怎么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做?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有效的策略:无限放大学生的优点,无限缩小学生的缺点。
管用的方式:赏识、激励、鼓励。少批评,少指责。
关于课间操
课间操时间做好“两操”(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操)
前提:明白为什么?有什么好处?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上课间操、眼保健操?“大课间”是什么?和学生一起看课程表:
上午:语文、数学 ,大课间,英语、道法。
下午:午写、美术、音乐、眼保健操,…这样的安排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我们去室外呼吸新鲜的空气是为了让我们去室外锻炼身体。是为了让我们健康、少生病……运动后,身体分泌多巴胺,可以激活我们的脑细胞,让我们精力更充沛!为了自己更健康,我们必须认真锻炼身体!是为了让我们缓解眼部压力,刺激眼部穴位,保护我们的眼睛。
应该怎么做?认真做操,用心锻炼,让自己出点汗!
最后一步,检查:回到班级,摸摸学生的额头,是不是有微汗?有的,奖励加分,感谢自己认真锻炼身体!
关于路队
首先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站队站队出教室,站队做操,站队放学,为了安全。学校人多,若乱跑乱跳,横冲直撞,容易受到伤害或伤害到别人。学校是一个讲秩序,守规矩的地方。站队走出教室,站队走出校园,井井有条中彰显风采。
怎么做?
站队时,有序走出教室,迅速找好自己的位置,安静站好。走路时,要走出“精气神”。
录制学生站队、齐步走视频。班级播放,“照镜子”。课间操,值周班长和路队班长,全程跟进,表扬操做得认真、踏步走得认真的每一个孩子。每天不少于十人。
回到班级,使劲“夸”那些表现优秀的学生。哪一个不喜欢被人夸?被夸者在他人的羡慕中自豪,激发更多向上的力量!没夸到的,在羡慕中,萌生出向好的念头!人,谁不是生而向好?
孩子们的一切行为都不是“有意”的,是天性使然。他不是真的想“这样”做,是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一味指责和批评,会蒙上孩子看到美好世界的双眼,会过早关紧孩子那颗感受美好心灵之窗。每个人都有缺点,改掉缺点最好的办法,不是用火烧,用铲子铲,而是发现学生优点,用优点占领他们的心灵。
管理学生忌
不要用“吼”和“喊”去制止一些行为和举止。用手势和眼神和学生交流,逐渐建立你和学生的默契。
在空旷的操场上,音高不能解决问题。伸出右臂,学生就知道站队要笔直,成一条线。嘴角上翘,伸出拇指,为他点赞!小家伙的踏步会走得更带劲,更有力,更坚定。老师也摆起双臂和学生一起踏步,提示学生齐步走,双臂摆动,而不是只手插兜、指挥学生,这时候老师需要——不做木头人。
食指到唇边无声地“嘘”,表示不要说话。走到身边,拍拍他的后背,他就安静了。
学会微笑
若每天都板着面孔,人就“老”得快!脸是心灵的窗户。当你微笑、平和地面对孩子,你的内心是安静的、美好的,你带班的日子便变得美好,平和了。
带班级,带学生,犹如“文火炖”,需要的是尊重儿童特点的常识、耐心和对育人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