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一33)
陪孩子长大·第四章:长大成人
33.给孩子时间
2017-12-02 李子勋 中国心宇心理网
第四章:长大成人
33.给孩子时间
父与子的对抗
有时候我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都快二十二岁了,到底怎么回事啊。我真觉得我是独生子女当中最倒霉的一个,怎么说呢?我老是跟爸爸过不去,从小就是这样。而且呢,我越来越看他不顺眼,冷战都十几年了,真的很烦人。要不是自己现在的工作还没有着落,有能力的话,我想我第一个行动就是一定要搬出去住,远离这个家。
其实在别人看来,我们家也还是不错的。以前父母都在一个单位工作,后来在街边的房子做起生意,再后来在我当兵回来之前,家里盖起了楼房。不过,我还是很想念过去的老房,我最美好的回忆和时光都是在童年时代,都是跟老房子相伴的,那时家里并不富裕,但是我能感觉到父母很爱我。后来,我年龄慢慢大了,他们对我的要求越来越多,我和父亲的对抗也开始了。其实,小的时候我很怕他,他两眼一瞪我就把头低下。可是随着我的长大,跟父亲的矛盾和冲突也越来越激烈。他看不惯我,我也看不惯他,其中最看不惯的就是他小气、吝啬,还有自私,有的时候甚至觉得他非常虚伪,总之他的缺点都暴露在我的眼睛里。所以很多时候我跟他顶嘴,会说出许多令他生气、挖苦他的、很重的话,想把以前受到的所有压制和愤怒都发泄出来。他也一样,话很重很狠,我们谁也不让谁。可能我们都很要强吧。那时候就是这样,如果不让我说出来,我太难受了。
另外,父母在我小的时候,闹过一次离婚,他们当时口口声声说为我好,就放弃了。现在我大了,我觉得他们很多的做法对我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比如说我的性格,非常内向,见了生人很不自在,总之我是一个逆反心理非常严重的人。
这是一封二十二岁男青年的来信,讲述了他和父亲之间的矛盾、对立。
我们先来看看男孩和爸爸的关系是怎么发展的。男孩子最开始常常是对妈妈形成依恋,因为小时候是躺在妈妈的怀里吃奶,被妈妈抱着睡觉,所以一般男孩子在两岁以前很容易和妈妈形成依恋关系。在这种依恋中,常常会有父亲插进来,所以最开始他对父亲是排斥的。我们能看到很多很小的孩子,父亲要抱他,他是不干的,总让妈妈抱着。
两岁以后,他慢慢懂事了,知道自己还有一个爸爸,而且爸爸是家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在两岁以前不能够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他认为应该排斥掉爸爸,爸爸最好少来烦他,少来影响他和妈妈之间的关系。两岁以后要慢慢接受父亲,但是在接受父亲的过程中,孩子也不愿意放弃对妈妈的控制。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经讲,两岁到五岁之间的男孩有恋母色彩的情感,他的恋母表现常常不是对妈妈多好,而是对父亲愤怒,就是对父亲排斥。比如说,在五岁以前会偷偷说父亲的坏话,在妈妈面前说爸爸干什么坏事了。这是无意识的,并不是有意要害父亲,但是他总觉得父亲妨碍他跟妈妈的亲密。实际上父亲会强行插入母子之间,把男孩从妈妈身边拉开,使他度过这个依恋的困境,因为依恋的困境会让他不愿意长大,只有父亲才能引导男孩变得长大。
孩子在两岁到五岁有一个过渡期,从依赖妈妈到开始崇拜爸爸。他们发现爸爸能力很强,首先能控制妈妈,还能够给家庭带来很多好东西,而且带他冒险。这时候妈妈对孩子的保护使孩子感觉受限,失去很多快乐,父亲却常常会鼓励孩子去爬高,打秋千,或者干一些激动人心的事情。五岁以后,男孩会慢慢形成对爸爸的崇拜,崇拜父亲也意味着对权威的认同。他开始学习讨好父亲,讨好父亲的目的是希望自己得到父亲的认同。这个时候父亲如果挫败他,批评他,打他,骂他,或者对他很生硬,孩子就很难形成对父亲的热爱,也难获得与权威相处的经验。小时候被父亲挫败可能激发一种心理恐惧,害怕权威的人。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以后无法和自己的上司,或者是单位的领导,或者带有权利色彩的人搞好关系。他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畏惧感,莫名其妙地想和这样的人保持距离。往往还会伴有被拒敏感,不敢对人提要求,也不敢对人说“No!”,更不敢拒绝别人的要求。
信里这个青年,谈到了小时候非常怕父亲,可能是在五岁左右他想接近父亲的时候没有得到积极的响应,没有必需的共情和支持,也很少得到表扬。男孩对父亲的认同欲望是希望父亲能够接受他,爱他,喜欢他。这个孩子被挫败了,如果这个阶段他过得不错,爸爸很爱他,给他很多支持和表扬,表现出无条件地爱他,接纳他,他的心理会稳定地发展到十二岁。十二岁的孩子面临家庭情感向社会情感的转移,他慢慢把跟父母的关系看得不那么重了,把跟同学的关系看得很重,跟老师的关系看得很重。所以慢慢就会忽视爸爸妈妈情感的需求,开始拒绝父母了,父母给的爱,他会拒绝,父母拍拍他的头,他会说“干吗动我”。他表现出一种不想和爸爸妈妈亲近的心理倾向,转过来去崇拜社会权威。
如果父亲是一个值得崇拜的人,孩子会继续跟父亲保持良好的认同关系,如果父亲在社会上是一个弱者,在家庭里也有很多问题,那么这个男孩就会对父亲表现出强烈否定和攻击情绪。这个个案中的男孩说父亲一身毛病,又小气,又吝啬,又自私,还虚伪。这就是我们谈到的一般十二岁到十六岁的孩子有极端思维,有完美主义色彩,把任何事情都看成是绝对的。这个时候他很容易发现父母的缺点,因为父母毕竟是活生生的人,不会非常完美,孩子对父母的问题很敏感。找到父母的问题,孩子就有理由否定父母的权威了,尤其是父亲的权威,然后就有理由按照自己喜欢的人、喜欢的生活方式去生活了。所以,对父母的愤怒过程是有积极意义的,并不全是消极的。一个孩子要慢慢转向社会角色,要充分地社会化,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必须从否定家庭情感开始。这个否定会引发一个心理成长的艰难岁月,因为他否定父母的同时,也在否定自我。
二十二岁是男孩开始重新认同接纳父母的年龄,最晚二十五岁,男孩会有很明显的回归家庭情感的倾向。恋爱其实是寻求家庭情感的再现。当他到了二十五岁,感觉到生活的压力时,他观察父亲,会发现父亲老了,突然会感觉到其实父亲一直是爱他,支持他,接受他的,并不是他内心想的父亲不喜欢他。那个时候,他的内心会产生一种回归情绪,孩子会重新回到爸爸妈妈的怀抱,对爸爸妈妈又有亲密的行为了,又可以搂搂爸爸了,知心话也愿意跟父母讲了,有什么困难也愿意让父母给他出主意,家庭重新回到一个和谐的状态。
这封信里的青年正处于一种回归的准备状态,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为父子关系痛苦了,痛苦就是觉醒,就是自我觉察。他写这封信,实际上就是在做回归的准备,即使他现在看到爸爸妈妈有很多缺点,但是他在写这些东西的过程中,爸爸妈妈的优点就会显现出来。当我们谈一个人的缺点的时候,优点在自己内心自然就会变得很明显。这个男孩在信中还说到父母由于婚姻出了一些问题,两个人关系处得不是很好,曾经有离异的念头。信的最后说父母很多做法,表面上说起来是因为爱他,但是他自己感觉好像恰恰起到了反作用。面对这个问题,我想对孩子说,我们要理解爱的方式。家庭中很多对孩子的愤怒、批评、苛求甚至伤害,可能都是因爱而起,如果我们能正确解读亲子关系中的信息,就不会那么痛苦。
我想男孩真正完成回归,必须在社会上独立。首先他得有份工作,有独立的家庭,能够不依赖爸爸妈妈生活,他才能和父母有平等的位置,才能使情感回归发生。假设他到了三十岁还依赖父母生活,回归就不能形成,因为他仍然是一个孩子,父母仍然不会改变态度,他仍旧只能坚持对父母的不满。我们鼓励他尽快在社会上找到一份工作,有一个社会角色,那个时候他就不仅仅是一个孩子,还是一个单位的职工,或某个机构的成员,一个社会人。他会马上看到父母的态度变了,尊重他了,不那么批评了。只要他在家里面待着,就是孩子,但他也可以是好孩子,服从父母,帮家庭做一些事情,如家务事,或者承担家庭的一些压力。这种情况下,也能把与父母的关系调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