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摘抄‖《给孩子的五顶学习帽子》
今天在樊登读书听《给孩子的五顶学习帽》,学倒了不少教育孩子的方法。
网络图片“五顶帽子”:第一顶是红色的帽子,代表情绪自控力。第二顶是黄色的帽子,代表习惯自控力。第三顶是蓝色的帽子,代表学习竞争力。第四顶是白色的帽子,代表学习内驱力。学习内驱力讲的是让孩子发自内心地学习,自己有好奇心去学习。最后一顶是黑色的帽子,代表学习抗逆力。
内驱力。有家长经常说,孩子不自觉、孩子不愿意,其实这背后最重要的问题是孩子的内驱力不足。如果我们把孩子的人生比作一辆车的话,那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发动机的问题,内驱力就是孩子未来人生的发动机。俗话讲“千金难买我愿意”,就是我想做的事情,我肯定想尽千方百计去做。但如果没有解决孩子内驱力的问题,家长就会天天跟在后面催孩子,而家长不可能二十四小时盯着他,不可能一辈子都盯着他。所以,如果没有解决内驱力的问题,就不可能提升孩子的自主学习力。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从孩子的意愿问题入手,也就是从思维方式入手,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解决思维方式的问题,然后再去解决孩子的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的问题。当孩子觉得自己的内在是有力量的,觉得“我能行”,他才愿意去做。大家平时都喜欢用正面语言去夸奖孩子。比如“你真棒”“你做得真好”,但是这些方式其实并不是真的在鼓励孩子的内驱力,或者他的内在能力。要学会正确地鼓励,甚至我们会给到鼓励的三个句式。首先是“我看到……”,用描述式的句子,强调这个过程。比如“我看到你昨天晚上做题做到很晚”。“我看到你昨天放学回家之后先写了作业。”第二个句式是“谢谢你……”,我们把它叫作感谢式(欣赏式)。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你跟孩子说的是“谢谢你今天帮我做了某件事”,“谢谢你今天帮我带了妹妹”等等。孩子能感觉到,他做的这件事能体现出自己是有内在能力的,自己是可以为他人服务的。还有一个句式就是“我相信……”,这个叫赋能式。比如“我相信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这道难题”。孩子就会自己去开动脑筋想,觉得自己是可以的,爸爸妈妈是信任自己的。但父母常常会说“你真的不行,你不可以,你做不到”。一般的父母是说“你就没戏,你算了吧”。好多父母喜欢说反话,他明明是希望孩子好好学习,但他嘴里老说那种丧气的反话。这样的话其实对孩子的内驱力有很大的副作用。要学会正面管教。让他会觉得自己有价值,觉得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他的内驱力才能够被调动。
大家的焦虑感就来源于,我们觉得孩子未来的人生有唯一正确的道路就是只有考个好的大学、有份好的工作才能保持生活的稳定。但是,社会也不太具有确定性,很多家长格局的问题把孩子限制到了防守的状态。要帮孩子建立长远目标感、社会价值感。
情绪自控力。一个孩子在精神稳定的状态下,他的所有内在能量都会用来自我成长,但如果他在一个情绪对抗的状态下,他的很多能量都会用来解决一些安全问题,比如跟父母的冲突,甚至跟他人的冲突。家长首先作为一个榜样,怎么样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家长要专注于跟孩子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和孩子进入情绪对抗的状态。
家长首先认识情绪。很多家长不会识别情绪,他把所有的负面情绪、压力,全部识别为愤怒。在家庭中,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从小对情绪有识别能力。
家长一定要在家庭中去练习情绪的积极暂停。当你有情绪的时候,你先认知、感知到自己现在是有情绪的,自己“大脑盖子是打开的”,然后可以去情绪暂停角冷静一下。暂停情绪的具体步骤。第一步叫作情绪识别,就是意识到“我现在很生气”“我现在很沮丧”“我现在很愤怒”。这个叫情绪的识别。第二步叫作情绪的归因,这个特别重要。第三步,有了情绪的归因之后,再跟孩子说情绪的处理——“我现在需要去我的情绪暂停角,让我自己感受好起来”。最后一步也特别重要,叫安全感的确认。情绪的积极暂停,其实是为了让自己的理智大脑恢复工作,然后跟孩子解决问题。如果你这样做了,那孩子其实也会学到这一点。有情绪不可怕,不用自责,也不用担心,但是当有情绪的时候,要学会处理情绪。你吼孩子一顿,其实无非就是在发泄你的情绪。
习惯的自控力。什么时候该学习、什么时候该玩游戏,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如何保持专注、高效,这就要求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和自我成长的习惯。这需要有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时间管理能力。制作日常惯例表,让孩子从小对于自己的事情有自我决定权,我自己安排我什么时候该干什么,而不是全部都由家长说了算。不是家长给孩子布置的一个任务,而是要让孩子学会对他自己的事情、自己的时间有掌控感。即便在这个过程中他会犯错误,他会进行自我调整。这是他成长的过程。家长不要像个监工一样,不怕自己辛苦、麻烦,不停地去提醒孩子。其实,一旦孩子做了日常惯例表之后,首先要表达信任,一定要相信孩子是可以按照自己的规划去做的。当提醒孩子的时候,要讲究方法。要提前一点时间去提醒他,不能到点就去提醒他“你要马上放下,立刻放下”,这是做不到的。家长的语气要温和,态度要坚定。但我们很多家长都反过来:语气不温和,会特别生气地说“你看,你就是说话不算数,你又如何如何”;态度也不坚定,孩子一哭二闹,就说“那好吧,你再玩会儿”。有时候惯例表不是一成不变,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在特殊情形下,惯例表也是可以调整的。
抗逆力。作为家庭、作为父母,要给给了孩子一个心理的安全港湾。心理的安全港湾就是无论我遇到什么挫折,即便这个世界都与我作对,但是在我的父母那里,在我的家庭中,我都是可以得到包容、爱和关怀的。对孩子来说,这是他人生的底线。抗逆力的核心其实是爱、尊重、信任,这些东西才是抗逆力的核心,而不是把孩子带到沙漠里走。
在培养孩子逆商的时候,家长要掌握几个比较重要的小技巧。第一,当孩子遇到困境的时候,要好好说话。要考虑孩子的感受,别上来就批评、指责,这让孩子感觉特别糟糕。第二,要让孩子知道,犯错误也是可以的。第三,家长要帮助孩子一起,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专注于解决问题,去学会怎么样才能够做得更好。
学习力。如果你解决掉了前面所有的问题之后,孩子就自动地进入了一个“我要自我成长”的过程。孩子要想有好的学习能力,他就要有好奇心。他要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要永远保持提问的能力,因为有提问能力的孩子才会真的去思考。让孩子能主动地对外输出,并且还能获得成就感,他的成绩自然就会慢慢提升。还有一种能力,就是深度阅读力。有思维过程的阅读,阅读力就是学习力。
一定要给孩子创造对外输出的机会,让孩子用他的知识帮助别人,在班上讲出来。他自己找到了用知识来帮助别人的乐趣,倒逼他更需要把每个知识点都搞明白。这种方法既能帮孩子找到成就感,又能够帮助孩子记忆。这也就是费曼学习法(通过复述概念并反馈结果来加强记忆),知识的输出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让孩子用阅读时间来摘抄。看起来很勤奋。虽然花了很多时间,但问题是他所做的这个工作,没有让大脑产生摩擦,没有让它使过劲儿。他应该把书本放在一边,用脑子想,或者默写,或者讲出来,这都能让大脑产生摩擦。
一个家长与其花很多时间、很多钱去寻找上辅导班的办法,不如在自己身上投入一点精力,让自己稍微懂一点教育的原理。在任何一个环境下,只要这个小屋子里有爱,父母是开明、开放的,是爱学习的,是自己在不断进步的,这个孩子就能够创造出奇迹。
孩子天然都是一颗好的种子,家长作为土壤,只要别做很多破坏性工作就好了,最好还能给孩子一点助力。就像我们说的,家长不要成为孩子人生的阻力,不要成为孩子人生的天花板,而要成为他人生的助力。如果能使用一些好的方法,改善自己基本的认知,就能激发孩子身上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