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3爬南山记
爬南山记
中秋节放一天假,和周末凑在一起,共三天。算个小长假了,是得计划计划。我和妻制定了女儿的学习计划,安排好我们看的书和需要做的家务。毛毛要求安排爬南山,囡囡附和。妹妹是姐姐的粉丝,对于姐姐的想法向来不遗余力地赞同。两姐妹兴致如此高,妻也同意。我平日也喜欢南山。查看天气后,全家定于周日去。
毛毛每天有学习任务,等她完成,已十一点了。索性午休了一下,两点再动身。妻因单位要上报一个表,提前骑电动车带女儿动身,我则步行前往,约好在张家园子桥头碰面。
山上竟然很少人,妻说可能都回老家团圆去了。南山是县城附近唯一的游玩处,节假日,张家园子和雷家滩的两条山路上行人摩肩接踵,前呼后应高声说笑之声如烧开之水声。今日也好,难得清静,倒可享受整个南山为我一家所有之待遇了。慢慢走,细细观,暖阳照,清风拂,时有虫声吟唱,间杂鸟儿鸣叫。美妙的自然之声!往日人多,人声淹没了自然之声。一条红色的木蠹蛾爬在了石桌上,女儿很兴奋,蹲在旁边看了半天,囡囡还总想拿手摸。我小时候看见过很多这样的虫,但都是青色的,我们叫“青老虫”,罗山人的叫法。红色的我还是第一次见。今天妻为了给女儿讲清楚,特意拍照在手机上查询,才知其学名是“木蠹蛾”,竟然还可以食用,据说还是道美味!
我在山顶处才见了五六个中学生模样的少年,坐在石凳子上玩手机,不时说一些属于他们年龄段的话,偶尔叽叽呱呱地笑。我们在背着太阳处铺了几张报纸,脱了鞋,坐着休息,嗑瓜子。妻和女儿在用扑克玩“赶毛驴”的游戏。我遗憾没有带本书来。张岱的或梭罗的最好。山林清幽,风和日丽,一个下午,一杯清茶一本书,可不是一段人间美妙时光!?嘿!
美妙的时光里总会有美妙的事,可见好事成双不仅仅只是人们的憧憬。竟然遇到了我的恩师新建先生!先生一个人上午就上山游玩了。我知道先生平日就喜欢山林水涧,常常不拘时间,随性而去,乘兴而归,也不拘什么名山灵水——不知名的一些小山小涧,也常有先生的踪迹。前年正月我陪先生走沿黄路北上佳县,在清涧太极湾和吴堡黄河二碛的河岸,先生就久久地坐在水边,看着黄河东流,一言不发。
先生和我随意聊了些家常,因先生手机电量耗尽,就告别下山了。我站起目送先生,先生摆摆手,慢慢踩着台阶下山。我看见先生头发略显稀疏,平视不明显,俯视就很清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在罗山上初中的很多细节闪现在脑海:先生黝黑浓密的长发,先生给我们读《在困难的日子里》的姿态......至今,已是快三十年前的事了!眼前,先生已拐过弯,身影完全被树荫遮住了。我回到报纸上坐下。孩子们玩得正开心,大呼小叫的。
先生是我初中的授业老师,我一直认为自己爱读书爱写写划划的爱好是深受先生的影响。这一爱好填充了我的空闲时间,也丰富了我的内心。在困难的时候,无人理会的时候,遭遇坎坷的时候,我都是和书在一起——和古代的先贤或异域的智者——他们总能给我力量或让我看到光亮,我也就慢慢挺过了那些日子!而我,一个靠出卖苦力来谋生的卑微如草芥的小民,这样的不堪境况几乎是家常便饭!如果不是依靠阅读,我可如何度过?靠酒精麻醉么?靠赌博刺激么?......我想不来。
因此,我的内心对先生总是充满了感恩之情。去年,九月份在交口和先生及东海先生聚过一次,今年七月份又在小平的店里见过一次,都是别人设的席,我是陪同者,都没聊几句。我这些年日子过得颇为艰难,身不由己,偶有朋友们召唤,也往往无法赴约,至于我自己能设席聚客,促膝畅聊,囊中却也无法支持。这次是第三次见面。已经一年时光了!在先生众多弟子中,也许我是最没出息的一个——至今一事无成——日日为了一家四口温饱已是拼尽全力,难有余力再顾其他,但对先生的感念我却始终不敢忘。今日偶遇先生,对我来说,实是一件开心之事!
妻子和女儿玩够了扑克牌,提议一起顺小径走走。将东西收进背包,我们和女儿一起将瓜子皮等垃圾用纸盛起放进附近的垃圾箱。然后,我们转到石门楼的大广场,顺松木小道到公园里。公园里有几个老者在拍照拍视频,说说笑笑,很愉快的样子。妻说起今年岳父岳母来我家,我们一起陪他们爬南山,一天下来,岳母说再别带她爬山,没意思,比在山里干一天活都累!最近二老在家打酸枣,每天晚上和妻视频,都很开心,说又打了多少斤酸枣,酸枣价格又如何如何。我想起暑假收拾老家地方,我邻居大爷八十九了,每天早上早早上山锄地,中午还要靠到一点多才回来!其子放伟叔笑着说大爷走了一辈子地里,不让去还吃不香睡不好,随便他高兴!此事引起了我的深思,每个人的成长过程,生长环境都不同,确实不能以自己的看法去强求他人,如果看不明白这一点,有时好心却办了坏事,弄得彼此都不愉快。退休的干部在公园拍照拍视频,人家很开心,受了一辈子苦的农民却觉得没意思;反之,亦然。一切随性就好。
暮气四合,大自然把一切美好的景致都收敛了起来,我们开始下山。河对岸的小城灯光亮起,街道上车流如河。反衬之下,南山更加漆黑。白日里美丽的景观忽然陌生起来,甚至可怕起来。虫鸣也不悦耳了,反加重了可怕的气氛。山路上没有其他行人,幽幽的太阳能路灯照射下,忽然有点如《聊斋》电视剧里的场景。我们不由加快了步伐,谁也不再说话!
忽然想起假期维修老家地方时,东邻大伯来访,说地方就得时常营造,否则就败了。大伯说“营造”一词,令我一惊,我知道“营造”出自《晋书·五行志上》,意指建筑工程及器械制作。这么大的词怎敢用到小老百姓的窑洞维修上?又联想到罗山人把“坟”叫“陵”一事,就理解了。罗山人本来如此,对人间等级自古来就不甚认真,埋葬帝王诸侯的叫“陵”,我小老百姓就只能叫“坟”?我偏叫陵!嘿,罗山人哩!
对于人造的事物,罗山人不甚认真,但对于大自然却很是敬畏,无论大小的山,都是说“爬山”,从不敢说“登山”。“爬”,多么谦卑的一个动词!
此刻,我们已到了山下,两个女儿大呼小叫向灯光处跑去。
回到家已近九点,累了,我早早上床休息,两个女儿还兴致勃勃地在客厅看电影《新愚公移山》,不时有笑声传来。躺了会儿,我倚在床头,写下小文,以记今日之愉快。
202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