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不做叫“鸡汤”,它有毒。知道还践行才叫知行合一。
![](https://img.haomeiwen.com/i4411616/6e43e6424c58943b.png)
序:
一稼老师,从上海交大到哈佛,从银行到硅谷,她表面风光,内心焦虑迷茫。
历时5年,耗资100万元,她遍访名师、游学各地,了悟生命是一个整体,要用有限的资源,平衡地经营那些重要命题。一起看看一稼老师,先给了哪十条她自行合一在做的事情。希望现阶段的延伸归纳一起赋能。
1.健康是革命的本钱。
思:
这条本身是第十条 ,但是调到第一了。因为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这是最经常提,也是最容易被我们消耗的事情。也是当前自己最最值得反思的事情,那些简单的道理就是太“简单”,所以也最难。
当我们听到了某些新闻“xx瘁死”,第一反应除了惋惜,其实我们更多的是害怕,明明知道有些事情是错误,却还在以身试险。
就像前段时间我丢给自己并尝试找出答案的问题。自问自答。
问:“ 身边总会有不同的人在用自己惨痛经历警戒我们,为什么最后我们还是会重蹈覆辙? ”
答:当作为旁观者角度看待问题时,我们或许会习惯性给自己一些“镇痛剂”,告诉自己一定以此作为警戒,但为什么最后还是无可避免的犯错?
是我们不怕伤害还是不知道失去的代价是什么?都不是,其实我们心里都非常清楚。只是你的“感同身受”并没有停留太久,简单来说,是针没刺到自己的肉,所以不疼。经过外界各种诱惑和时间的冲刷,我们的注意力成功被夺走,于是也就忘记了那次的“感同身受”,风一吹,也就这么散了。 人最怕不是犯错或是受伤,而是他人的经历都没能唤醒你,是你一次次让自己在徘徊和觉醒中选择了前者,从而陷入一个永不停止的旋涡里循环而不自知。
所有生命的美好意义和热切憧憬都需要一个健康的体魄去支撑。把革命的本钱养好了,才更有精力和时间去探索更大的世界和迎接美好。
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少熬夜,保命要紧~
就像一嫁老师说的那样:身体好才能更好的拼。
行动:
目前有做简单的爱意冥想、偶尔跑步,但非常需要把运动时间再增长些,把熬夜的坏习惯慢慢改过来。
2.永不妥协,坚信美好人生的存在。
思:
在自己人生中里困难,黑暗的那段时光,所幸选择的是迎难而上。
外在的事情看似没多大变化,但想法心理活动早已大不相同。
原也以为自己的冲劲和求知欲早就被岁月消磨干净。但有时候人生就是很奇妙。
一个人,一句话,甚至一本书。刚好在需要的阶段就这样出现了,解决了你现状不自知的问题。
坚信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也是因为有了某种信念才让我们获得亲情、爱情、友情甚至更多。
把注意力从不值得的事情或者负面能量上离开吧,我们都是最普通也最不简单的人,要有坚信的力量,每个普通的人都可以经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得到,是否坚信甚至足以改变我们整个人生。
格局多大,成就多大。那些在我们看来“过得都比你好的人”,并不是她有多么好的背景和优势,而是她更懂得不放弃自己,一直不断优化自己。所以你会发现,优秀的人一直持续优秀,而努力的人也一直在快马加鞭。
不去妥协,只为自己。
行动:
遇到挑战,把“我不行”改成“我试试”。
3.我可以通过不断重塑自己来实现任何目标。
思:
重塑这个词语听起来就不简单,可能需要付出很多精力和时间,甚至对于有些人来说,要掉层皮。
但同样,它是让人向往且吸引的,只因相当于重生一次。
有人可能很多时候活的都稀里糊涂的,如果有机会重生,你会愿意吗?
相信你会有答案。
每个人都可以从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到可以真正掌握并运营自己的人生,这就是那些不断重塑自己的人拥有的权利和价值。
一嫁老师说,想要的东西,都可以通过不断学习,不断重塑自己来实现,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对啊,哪怕你的起点再低,状态再糟糕,优秀的人都会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个过程。大步迈出便可。
行动:
不断试错,把宝贵的失败经验化成珍珠,再一颗颗的串起来。
4.我经手的任何事情都是我的个人品牌,我100%负责。
思: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张瑞敏
我们容易忽略的细枝末节,往往是最能体现个人价值,哪怕一件再微不足道的小事,既然决定做,那就尽自己的力量做到最好。当你变成值得让人相信的时候,那机会便离你不远。
品牌打造的路虽然道阻且长,但每次都可以是一次大大小小的积累。
越积累,越稳定。越稳定,越容易实现弯道超车。
学习技能的前提,便是对自己负责。说的每句话、每个举动都有可能成就我们的思维模式。
很多事情,我们都需要去主动创造,为自己负责,更为他人负责。
因为喜爱,所以执着~
行动:
趁着还能走还能动,还能思考还能跑,决定要做,就尽力吧。把基础先打好,框架有了,再往里填充内容。
5.近朱者赤,越近越好。
思:
学习就和做人一样,首先态度要端正,正如你信任的人把辛苦做好的白灼虾和配料放在你面前,你选择拒绝,不懂其真正滋味和感恩,那你又还能奢望下次会有红烧、麻辣、椒盐和油焖口味的出现在你面前吗?
同样,已经有人把重要的知识咬烂嚼碎喂给你,如果连吃我们都懒,恐怕神仙都爱莫能助。
就像我们付费课程一个道理,每个人的初衷都是希望自己变得更好,那为什么却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结果呢?一种人仍在原地踏步,好像一辈子看到了头,自己仍然不痛不痒的蜷缩在舒适圈里,而有些人,你看到了她很累,很拼,最后却闪耀得照亮了每个人。
希望我们都可以成为后者,虽然过程会有些漫长,那就在创造的过程拥抱接纳吧。
那些优秀而努力的人,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就像彼此就是对方的镜子和杠杆。靠近会让我们的思维和憧憬潜移默化在改变。
榜样的力量是很好的精神支柱,我们可以靠近他们,模仿他们,但是请记住,你得先是你,才是他人。
行动:
虚心学习,靠近那些你想成为的榜样,先模仿再做无法超越的自己。
6.教是更好的学
思:
这不再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而是深入人心的真谛。
为什么优秀的人进步速度和思考维度能和我们大不相同。因为他们在学的同时,也在教。教的时候,在分享。
维度大,格局便大,教和学最好的诠释,有些人有所学成,便停止了,而有些人,为家人为朋友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而前进。不断在壮大,于是便有了飞跃的裂变。
分享是件很快乐的事情,也许你的分享并不能让每个人都认同或在当下有感,但又何妨?
每个人的经历和思考方式都不一样,当然有人受益有人无感。能做好自己,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你追求事物的目的不同,那享受的结果也大不相同。
行动:
如果还做不到教,那就从分享开始吧。
7.以终为始,要事第一。
思: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当方向错误,目的的可能离你更远,不妨可以把应该做和懂得如何做
搭配成cp.不论我们再怎么强调方向的同时,前提是真的有开始行动。不然,可能连成长
的机会都没有。
冠军战略,做自己的第一,和每个昨天的自己比,突破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积累带来大改变。
把目光放长远,分清主次。例如能支撑坚持的信念和初心是重要的,他人的期待是次要的,例如突破的成长收获是重要的,结果是次要的。
行动:
和每天的自己比,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有什么期待,并要完成什么目标。
8.利他都是最好的利己
思:
老生常谈的话让人麻木,但也是耳光打得最响。
当于你而言前提条件还不充足时,不要气馁,一切以积淀为主。可以好好反思自己,之前有没有帮助过他人。有没有带来过什么价值?当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便是检验的最好钥匙。
人分为三类,索取、平衡、和付出。
人物乃至事物不论大小都有其意义所在,怎么成为极少数的那部分人?需要先了解比例最多那群人的发展趋势,平衡则更属于人类存活的最大本能之一,你极致帮了他多少,那别人便会如何回馈你。例如阿德勒心理学说的那样,我们没有权利改变和控制别人,怎么办?那就从改变自己开始。
行动:
对自己负责,从身边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
9.帮助世界前,请先帮助好你身边的人。
思:
这句与之前分享的“我们总把礼仪留给陌生人,坏脾气丢给亲近的人”不谋而合。
如果身边最重要人都没有得到你的爱和珍惜,哪怕你对其他人再如何大爱甚至拯救世界又如何?
最爱你的永远在第一,其他人只能排第二。每个人都应该去寻找使命感,但在这之前,亲密关系是我们最应该先处理好的事,也最值得探讨和不断学习的地方。拯救世界前,先拯救自己。那些大爱和能量的前提是我们先照顾好自己和爱的人。
相辅相成是缺一不可。
行动:
沟通是很多事情的灵丹妙药,时间一天天在过,如果大自然是无私的给我们馈赠,润物细无声,那我们的爱难道也要隐藏起来吗?家人,我很爱你们。
10.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在实战中高速成长。
思
生活中总觉得自己缺少了什么,却从未真正去寻找,有些事情觉得自己明明可以做到,却事与愿违,有些人觉得认定了白头,最后却分道扬镳...
是不是像极了大多时候的你我,总想着一切准备就绪,才整装出发。那如果你总觉得没准备好呢,你的行囊永远没装满呢?
没有任何时候比我们现在更年轻了。
把做到完美的想法舍弃吧,那很遥不可及,因为任何事情总有不同的意见和不完善。换个角度想,这难道不是一种逃避吗?
不完美我们能反而更能认清自己,认清事实,发现并解决问题。
立flag这件事情,有人把它当作了目的,有些人只在乎过程,不论哪种,我们在设立前都应该和自己说,设立是因为知道自己能完成所以才选择这样做,倒逼自己是很快的成长方式,那当自己没有什么信心和把握怎么办?
那可以先从小目标开始,当难度不大,有了成就感后再开始加大筹码。
行动:
72小时定律很好用,不要等,不要拖,拖着拖着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先小目标完成,再迭代。
知道不做叫“鸡汤”,它有毒。知道还践行才叫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