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心当平凡的普通人
一提起“平凡的普通人”,大家会有什么感受呢?我想很多人都会嗤之以鼻,心里会起来会有“太没出息了”“一点都不上进”等等批判的声音。几年以前第一次听清一山长提“做一个真正的人”,内心是非常触动的,也开启了我学习基础心理学历程,去弄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人”。后听仁波切说:要多传递给孩子信心,不是作为名牌大学生的信心,也不是作为社会成功人士的信心,而是作为一个平凡的普通人的信心。引起我内心的共鸣,深感踏实安宁。
一。为什么不甘心当平凡的普通人
儿时父母常提“人这一生平淡踏实就好”,我虽然找不到话来反驳父母的话,但是内心是非常不认同的。心想着人这一生起码要干点事出来吧,能轰轰烈烈更好。内心的这股劲儿帮助我从贫穷农村走向了大城市,同时也给我带来了诸多的焦虑、纠结和茫然。原因很简单,这个世界除了寥寥可数几个李嘉诚、马云外,绝大多数人都沦为了普通人,我亦如此。我否定鄙视自己普通人身份,内心分裂也是很自然的结果。
社会文化在不断的强化人需要快速、需要成功、需要赚钱。这些都导致个人不甘心当平凡的普通人。常听到身边的声音“你快点”“必须在一天内赶出来”“不成功则成仁”“他有钱啊,啥事做不成”“一定要努力读书,赚大钱”等等;再看看各类广告,双十一的广告光鲜靓丽背后是钱的味儿,美容塑身背后也是钱权地位的预示;有机会去直销和保险等行业体会下,无不与成功紧紧关联在一起,激起人内心强烈的欲望,无法令人安心,又何尝谈当平凡的普通人呢?我们跟随社会的大潮,活在社会的标准中,忽视自己内心,也越来越不敢承认自己是普通人。
二。什么是平凡的普通人
平凡的普通人,不需要证明自己,不需要彰显自己,而是踏实地处理好生活中任何一件普通的、没有光环的事情。穷则独善其身,处理好自己的内在,处理好家庭关系,做好自己手头的事;达则兼济天下,有余力帮助别人,是给予和爱的力量,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牛逼。
杨蓉莲,剧组茶水工,刚入行时,制片对她说:你只用照顾导演和大明星,其他人不用管!然而莲姐却自己破坏了规则,不管你是万人爱戴的大明星,还是无人知晓的灯光师,她都一视同仁,记住各人的饮食习惯,细心的为每个人准备饮食。
韩寒说: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养活自己,养活家人,生活不是攀登高峰,也不是深潜海沟,它只是在一张标准的床上睡出你的身形,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居里夫人得了诺贝尔奖,奖牌变成了玩具。对她来说真正令人满意和开心的是认真做好研究所带来的品质感,自己在过程中收获的快乐。
以上种种大家是否可以窥得平凡的普通人的奥秘,普通人并不是懒散和庸俗,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活出的状态。
三。甘心当平凡的普通人意味着什么
甘心当平凡的普通人对不同人的人有不同的意义。对于我来说,我需要放弃很多很多东西。
我需要放弃求认可的比较心,在我的成长经历中,所做所为所想大多是为了求得外界的认可,因而我与周围各种各样的人做比较。当平凡的普通人,意味着,当我看到身边的亲人和最近的朋友突飞猛进、财源滚滚,我不再羡慕不已、慌忙跟随,我不再心生嫉妒、愤愤不平,也不再评判二三,以“咱早就懂”来掩饰内心的不安。
我需要放弃获得成就感后的傲慢心和执着,这也是为什么李连杰在资产过亿、声名显赫时,还想着去西藏学佛,甚至想完全跟随师父学习。陈道明也曾表示顺境比逆境更难修心。当平凡的普通人,意味着,当我取得成功、走在周围人的前面时,我依然能清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自己在干嘛,依然能够内心宁静,而且随时能够放下所谓的成功,甚至甘心默默无闻。
我需要放弃对过往的不满和对未来的焦虑,踏实做好手头的事情。当平凡的普通人,意味着,不管我是读一本高智慧的书籍,还是穿针引线缝缝补补,我都能安住当下,认认真真的做好。
当我意识到自己甘心当平凡的普通人时,相当于步入到一个全然陌生的世界,非常地不自然,而且常出现“不适应”的症状,需要在生活中不断的调整自己。你或许会问:那你为何还要自找苦吃。原因无他,皆因我心向往之。
甘心当平凡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