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恩系列

肯恩行旅75

2019-03-19  本文已影响0人  快乐的学徒

第七十五课:光明已经来临了

耶稣在本课所谈的是「真实世界」。他秉持《练习手册》的一贯风格,继续向我们精神喊话。然而,即使表面上说得一片光明,耶稣显然并不指望他的学生今天就能与光明认同,否则这类讯息不会反复出现于《练习手册》。可以说,这些鼓舞人心的话不过提醒我们,在愤怒、判断、痛苦、焦虑所交织的乌云幻相背后,光明确确实实存在。它是真实世界的真理之光,始终在小我分裂且疯狂的阴森梦境之外熠熠照耀着。

现在,我要先点出一个重要观念,它好似乐章的主旋律,不断对我们诉说:并非光明来临,而是我们终于迈向光明了。纵然在我们的体验中,是光明进入心中;但事实上,光明不曾离开过片刻,它始终在我们心内照耀。只因当初决定远离光明的是我们,因此,如今要返回光明也只能靠自己。如果仅仅看本课的文字表面,光明的来临仿佛跟我们的心境没有任何关联,是它自己大剌剌地进来的,果真如此,岂非影射了曾几何时它也兀自离开我们?

为此,我们务必了解,《奇迹课程》的用字遣词常常运用的象征手法。本课真正要传达的讯息是:当初既然是我们执着于小我的分裂幻相以及个体性而离弃了光明;如今,也只有靠我们自己才能意识到这个错误选择,从而看清小我的幻相,除了黑暗,它从未带给自己幸福。唯有领悟这点,我们方能说出「一定另有出路才对」,转而设法寻回自己所离弃的光明。其实,问题不单单在于我们离开了光明,小我还一路恐吓,说我们不仅背叛了光明,还遗弃甚至毁灭了光明代表的爱!从此,我们控诉自己罪孽深重,萌生极其深重的罪咎和恐惧,最后不得不把罪咎投射出去,那个与自己十分肖似的上主形象,就是如此这般打造出来的,整个世界所反映的也正是这种充满分裂、罪咎及攻击的自我概念。

我们一旦意识到自己不过犯了一个错误,听信了错误的向导而步入歧途,内心便会忆起那位神圣向导,开始向祂求助。祂的圣爱令我们明白,自己以为的罪不过是个错误,而且早已被爱修正了。如此一来,罪咎、否认或投射再也没有立足之地,世界也无从滋生了。到达那一境地,我们才算进入了内在的光明,也就是《奇迹课程》所说的真实世界。

(1:1-2)光明已经来临了。你已经痊愈了,你也能疗愈别人。

「我已痊愈」的意思是:我心内的分裂之念以及一切的苦果都已经一一化解,上主之子终于恢复了自己受造之初的原貌。如此,才表示我已然拒绝小我的黑暗,接受了救恩的救赎之光,成为一位疗愈者,既然圣子奥体和我是同一生命,自然与我也一并痊愈了。这正是第一百三十七课「当我痊愈时,我不是独自痊愈的」之深意。

(1:3-4)光明已经来临。你已得救了,你也能拯救别人。

「你已得救,也能拯救」以及「你已痊愈,也能治愈」,这两句话前后紧密呼应,表示我们已经从自己的错误选择以及罪咎所引发的种种痛苦中脱身了。在那神圣的一刻,我们成了上主唯一圣子的化身,和耶稣一样,成为弃绝黑暗而选择光明的正念象征。

(1:5)你活在平安中,不论你到何处,平安都与你同行。

这是基于「观念离不开它的源头」的道理。在这一整天,不论身在何处或埋首何事,我们的正念之心会充满光明(其实这光明始终都在我们心内)。我们并非如何刻意地随身携带什么光明,它的呈现是如此浑然天成,毫不费力,只因光明对心灵而言,就犹如呼吸之于身体,乃是它的本有本然。「观念离不开它的源头」,身体和它的妄作(如攻击与判断)一样不曾离开它的源头(即妄心中的罪咎之念);同理,身体一旦成为耶稣的仁慈道具,照样离不开它的源头(即正念之心内的光明之念)。平安的光明会自动透过上主之子的心灵向外散发,这是「不论你到何处,平安都与你同行」这句话的深意。

(1:6-7)黑暗、混乱及死亡已经消逝。光明已经来临了。

请记住,这两句话也是根据「非此即彼」的原则。虽然小我一向利用它充当攻击的借口:「我若不宰了你,你就会宰掉我。」但耶稣也能善用同一原则,却赋予截然不同的内涵:「只要我与光明结合,黑暗便无以为继;这并不是因为我打败了黑暗,而是黑暗一碰到光明,自然便消失了踪影。」由此可见,耶稣眼里的「非此即彼」原则纯属「非二元」的境界:一体光明一旦出现,黑暗与分裂立即遁形,只因我心灵之意愿与上主旨意全然一致。更何况,除了上主旨意之外,没有其他的心灵或旨意存在,那么,分裂岂有存在的余地?综合言之,这两种老师都能发挥「非此即彼」的原则,小我把它当作攻击与谋害的借口,圣灵则借由它传递救赎,给人一颗定心丸——天人之间不曾分裂过。

(2:1)今天我们要庆祝你漫长的噩梦终于有了幸福的结局。

请把这句话当成耶稣的「精神喊话」。不过,如果你今天感到沮丧或闷闷不乐,可别用这句话来批判自己又搞砸了。在《练习手册》的结尾,耶稣曾说过,这个课程只是一个开始而非结束;整部《练习手册》也处处透露了他绝不期待你此时此刻就能终结小我的梦境。虽然如此,在精神喊话之际,他仍不遗余力地用这个救赎原则提醒你:光明已经来临,因为它从未离开过你。

在整部《奇迹课程》中,耶稣不断从各种角度提点我们,我们心中还有另一套思想体系,完全不受小我左右。但问题是,在我们心目中,除了小我以外,其他都不存在;我们对上主、耶稣和救恩的诠释也完全依照自身特殊性的需求,幻想身外的某人某事会来拯救我们,丝毫意识不到另外一位导师的存在。说得更露骨一点,我们根本不认识梦境之外的耶稣,只熟悉那「存心嘲弄真相的梦境」中的小我(《天恩诗集/暂译》P.121)。正因如此,耶稣才借着本课这种说法,来提醒刚刚起步学习宽恕的我们:每个人心中还有另一位导师,祂始终将引领我们重见光明,驱散苦难与死亡的噩梦;而且,这光明有上主为我们担保。

(2:2)如今,阴森的梦境已经消逝。

再换个角度来讲,耶稣在本课给予我们一个人生的理想,就是彻底与光明认同,纵然他明知我们在觉醒前还有好长的路要走,但至少我们已经知道目标何在以及如何抵达了。我们也可以把本课视为耶稣的邀请,他好似说:「你若跟随我的教诲,仔细研读我的《正文》,用心操练每天的练习,你的噩梦必会消散而享有平安的。但如果你还坚持自己的方法比我更好,那么,这场分裂、特殊性和个体性的梦魇就会永无止尽地持续下去了。你真的愿意为它们付出那么大的代价吗?」

(2:3-4)光明已经来临。今天,光明的时代已为你、也为所有的人开启了。

如果基督之光照耀着我,必然也照耀着所有的人,因为我们属于同一基督。这个观点不论重复多少遍都不为过。也因此,这句话不只是说「光明已经来临」,它还意味着:「我已经选择了光明来取代小我追逐个体利益的噩梦,我也明白那光明是为整个圣子奥体而来的,因为在圣灵的幸福之梦里,每一个人的福祉都同等重要。」

(2:5-7)在这新纪元,一个新的世界由此诞生了。旧的世界业已过去,且无迹可寻。今天我们会看到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因为光明已经来临了。

耶稣说:「旧的世界业已过去,且无迹可寻。」这让我联想到自己最爱引用的一句话:「你连天堂之歌的一个音符都不曾错过。」(T-26.V.5:4)请记得,过去的罪孽丝毫影响不到现在。接下来,这段的「今天」一词,并不是指小我罪咎眼光下的现在,而是神圣一刻的现在。我们一旦进入崭新的真实世界,把宽恕当成我们的处世原则,不再发动攻击,小我的整套体系就此瓦解了。不少学生曾问过我,当人们从梦境彻底觉醒,是否还会记得梦中那个世界?答案是「否」,因为那个世界不曾存在,故也无可记忆(nothing to remember)!旧的世界一旦消逝,不会在新世界残留任何痕迹的。过去的便永远过去了,因为它不曾真正存在过。

(3:1)今天的练习充满了欢乐,因旧的世界消逝了,新的世界开始浮现,我们为此感恩不已。

「旧的世界消逝了」,不是因为耶稣或这部课程做了什么,这个成就完全是靠我们发挥了心灵的选择能力。耶稣在此让我们惊鸿一瞥,自己一旦放弃了个体性、特殊性以及判断等等幻相之后,世界竟是如此美妙,正如我们反复引用的这段《正文》:

你若不以评判的心态对待自己及你的弟兄,那种如释重负的平安绝对超乎你的想象。(T-3.VI.3:1)

(3:2)过去的阴影再也无法遮蔽我们的眼光,隐藏不了宽恕所带给我们的世界。

请注意,这一小段话其实另有弦外之音:过去的阴影(也就是罪咎所残留的痕迹)着实会遮蔽我们的眼光,令我们看不到「宽恕所带给我们的世界」。换句话说,我们的攻击与判断之念绝非无心而发,而是别有所图——我们存心用它们来隐藏宽恕所带来的光明世界。故唯有透过宽恕,才开启得了深深封锁的心灵,体验到隐身门后慈爱的耶稣。但我们必须有勇气正视自己的防卫机制,看清自己是如何将罪咎阴影投射到弟兄身上的,如此,才开启得了这扇严实禁锢的心门。这个观念,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了,《正文》到了尾声又无比诗意地为我们重述了一遍:

从此,再也没有一个幻相值得信任,再也没有一点黑暗遮蔽得了基督的圣容。(T-31.VIII.12:5)

(3:3-5)今天我们要接受这崭新的世界,也是我们真心向往的世界。我们渴望什么,就会得到什么。我们若真想看到光明,光明必会来临的。

再一次,耶稣又用快乐为饵来诱导我们了,因为幸福快乐才是人心的真实向往;说真的,若非这一由衷的渴望,我们是不可能找到幸福的。为此,《正文》不断教导我们,接受宽恕的光明,就是享受幸福平安;反之,沉溺于罪咎的黑暗,根本是自找苦吃。我再引用一小段《正文》,来看看耶稣如何标举他的教学原则。他特别指出,凡是懂得正面施教的人都知道:「通过实质奖励远比经由痛苦学习的效果要好得多。」(T-4.VI.3:4)唯其如此,他要我们把「喜悦」和「积极的学习心态」联想在一起,再把「痛苦」和「漫不经心」等同视之;唯有浸润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才会因着学习的喜悦而愈来愈渴望他的光明教诲:

你怎能教人接受他存心想要抛弃之物的价值?他就是因为藐视了它的价值而弃之如敝屣的。你最多只能教他看清,缺了此物,他是何其痛苦,然后把那东西慢慢挪近,让他亲眼看到,此物的出现又如何减轻了他的痛苦。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帮他把自己的痛苦与此物的缺席联想在一起,再把他的幸福与此物的出现联想在一起。等到他对此物的价值慢慢改观之后,自然就会想要它的。这正是我教你的途径,教你将痛苦与小我,喜悦与灵性联想在一起。而你过去教自己的那一套,与我的教法截然相反。你有选择的自由;然而,有上主的赏报在前,谁还稀罕小我的奖励?(T-4.VI.5)

(4:1-5:1)在「长式」练习里,我们要全心全力着眼于宽恕所显示给我们的世界。这是我们唯一想要看到的世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今天,真实世界会在眼前升起,让我们一睹它的风采。我们的眼界会豁然开朗,因为光明已经来到。我们今天不再去看小我投在世界上的阴影了。

「小我投在世上的阴影」,即是指罪咎之心所引发的痛苦及攻击之念。我们已经十分明白,小我是如何根据虚幻的个体意识打造出同样虚幻的罪咎惧之世界的。小我绝不会轻易放过世界的分裂之念,它会设法将分裂之念深埋于心灵深处,直到压抑不下而投射出去为止。就是这套罪咎的信念,在我们心目中的世界投下了一道漫长且绝望的阴影,最后造就了这具身体,成为我们眼中一切痛苦、忧虑以及死亡的根源。然而,要记得,这些可怕的阴影不过是吹弹即破的一片薄纱罢了,小我用它来掩盖我们不想面对的真相(T-21.VII.5:14)。一旦认出自己的错误,我们便有了重新选择的机会,甘心用宽恕来取代判断,用光明世界来取代小我的罪咎阴府。

(5:2)我们要看光明;在光明内,我们看到天堂的倒影反映在整个世界上。

在世上是绝对看不到天堂的,最多只能看到天堂的倒影,就是所谓的真实世界。一开始,我们得先往内看,看清小我在自己四周投下的罪咎阴影,一个充满失落、背弃、牺牲和死亡的世界。然后改变自己的心念,向耶稣求助,不再着眼于任何阴影,只瞩目于耶稣内心反映在世间的光明。

(5:3-5)当你开始作「长式」练习时,先向自己宣告这个解脱的喜讯:

光明已经来临。我已宽恕了世界。

众所周知,「喜讯」一词在《圣经》中是指「耶稣降生成为世界之光」的这一福音。耶稣借用这个颇具历史内涵的词汇,赋予崭新的意义。因此,这个喜讯并不是指耶稣之光进入了世界,而是耶稣之光不曾离开人心片刻(纵然我们内心认定自己早已扑灭了这一光明)。也就是说,这个喜讯证明了圣灵的救赎原则真实不虚。想一想,世上还有比这更好的消息吗?

正因为发狂的心灵一直要我们相信自己已经毁了心内那个爱的世界,我们才必须先宽恕那个自认为已经毁了世界之光的自己,也才可能因而真正宽恕世界。由此可知,此生此世能够接受耶稣的爱,意义何其深远!这表示我们既不曾与爱分离,也未曾毁灭圣爱之源。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我们万分高兴自己企图把光明打入阴府的计划没有得逞,因为光明不曾离开我们片刻。我们一旦接受了这一可喜的事实,所有的烟幕便消失了,黑纱掀开了,阴影隐退了,唯有光明永远存留。我们唯一要做的,仅仅是宽恕自己当初所犯的错误,如此而已。真的没有比这更大的喜讯了!

(6:1)今天不要再留恋过去了。

「过去」,不过是罪咎的代言人,确实如此,我们真的相信自己曾经犯了违逆上主之罪。每当我们放不下某个怨尤,就知道自己又掉回过去的梦魇了,因为每一个怨尤就等于过去梦魇的一片阴影,它会勾起自己最原始的怨尤,陷自己于万劫不复之地。因此,我们愈来愈清楚,不肯宽恕,表示我们存心守住罪孽深重的过去,不惜把自己的怨尤投射到身上,凸显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借以保住自己的个别身份。

(6:2)让心灵彻底开放,洗尽所有过去的观念,涤清你自己造出的每一个概念。

后面第一百八十九课的祷文,优美地衬托出本课这一小段话的深意。虽然我们日后还会解释该段祷文,此刻不妨提前引用一下,因为它实在太重要了。

你只需只样做:静下心来,放下所有你对自己以及上主真相的看法,放下你后天学来的一切世界观,放下你所执著的种种自我形象。放空心中所有的念头,不论它是真是假,是好是坏,不论它是你珍爱的想法或是羞于启齿的观念。全都放下吧!不要执著你过去学来的任何想法,或任何经历带给你的信念。忘掉这个世界,忘掉这个课程,双手空空地来到上主面前。(W-189.7)

言下之意,我们必然会为「耶稣说对了,我们搞错了」而感到无比庆幸。是的,我们错了,因为我们竟敢相信这个充满攻击和痛苦的世界真的存在;耶稣对了,因为他告诉我们这一切完全是我们一手打造的幻相。唯有如此,我们才会真心接受耶稣的教导,相信平安的赏报必然远远大于痛苦的惩罚。直到那时,我们的心灵才会被他的教诲所净化。

(6:3-9)今天,你已宽恕了世界。此刻,当你注视它时,好似素昧平生。你无法预设它的模样。你只是等候着它的显现。等候之际,请以最大的耐心慢慢复诵几遍下文:

光明已经来临。我已宽恕了世界。

耶稣告诉我们,我们给予不了自己一个真实世界,因为真实世界只等着我们选择它而已。此外,我们的耐心并非用在等待耶稣(那可有得等了),我们其实是在等候自己,只因我们如此害怕光明,深恐光明一到,自己这阴暗的个体生命就会消失于无形。我们再次看到,耶稣毫不隐瞒,他很清楚我们目前无法着眼于业已宽恕的世界,我们根本不必装出一副境界高超的模样——这种傲慢实在有失上主之子的身份,更糟糕的是,这种傲慢还会让我们永远想不起自己确实是上主的唯一圣子。

整部的课程,可谓处处显示了耶稣的教学风格,在他坚定不移且清楚明白传述真理之际,字里行间却每每流露出温柔与耐心,充分体谅我们尚未准备好接受他的教诲。请各位切身感受耶稣的耐心,这一点十分重要,唯有如此,我们才可能以身作则,为他人示范这一耐心。每当我们开始懊恼弟兄的错误,乃至逐渐失去耐心时,这种状况,无疑正透露出我们不想接受耶稣对我们的错误所展现的耐心;同时,还意味着我们宁可继续把错误视为一种罪,也不愿为这些错误想法负起责任。正因如此,我们才会将这些想法投射到对方身上,作为自己失去耐心的理由。反观耶稣话语所流露的爱心和耐心,实在堪为我们所有人的表率。

(7:1)你明白,你的宽恕必会带给你慧见。

我们又回到慧见的主题了,它的上下文是在讨论「经由宽恕途径来接受真实世界」的道理。耶稣要说的是,若非透过宽恕,我们是不可能看见的;如果我们自以为看见,那也必定是一幅已遭扭曲的画面。也就是说,唯有宽恕,才能洗去罪咎覆盖在眼睛上的阴影;也唯有宽恕,慧见才可能来临。

(7:2)你了解,圣灵必会赐给宽恕者这种眼光。

耶稣并不是说,当我们判断他人或自己时,圣灵就会扣留祂的礼物;毋宁说,如果我们心中充满判断,等于拒这份礼物于千里之外。说穿了,我们当初选择判断就是想拒绝这份礼物的。然而,因着上主的恩典,圣灵的慧见不只赐给了所有的人,它其实就在每个人的心内,而且无一例外;它一直在等着我们的宽恕,接受上主的礼物。

(7:3-11)你相信,此刻祂绝不会辜负你的期望。你已经宽恕了世界。就在你观看及等候之际,祂必与你同在。祂会让你看到真实慧见下的真相。这是祂的旨意:而你已结合于祂内了。耐心地等候祂吧!祂必会现身于你的。光明已经来临了。你已宽恕了世界。

如果仅仅撷取文字的表面意思,这段话好似要我们等候圣灵的来临。然而,事实绝非如此!这种表相上的理解,就跟基督徒在等候耶稣「二次来临」等候了两千年同样的荒谬。在《奇迹课程》里,「二度来临」不是指耶稣的来临,而是我们的来临(T-4.IV.10:2-3)。当耶稣说「耐心地等候祂」,其实是要我们耐心地等候自己释放恐惧,直到内心可以接纳圣灵的临在为止。也因此,我们的观看及等候,所反映的,无非就是耶稣的无限耐心:

你对弟兄的耐心就是你对自己的耐心。难道上主的孩子不配你以耐心相待吗?我向你显示了无限的耐心,因为我的意愿与天父的旨意一致,我是从祂那儿学来无限耐心的。曾在我内的天音如今也在你内,它要你因造物主之名耐心地等待圣子奥体。(T-5.VI.11:4-7)

(8:1-3)告诉祂,你知道你不会失败的,因为你信赖祂。也告诉自己,你正笃定地等着仰望祂所许诺的世界。从这一刻开始,你会以不同的眼光去看一切。

显然的,这又是一种比喻的象征说法,而并非真的要我们告诉圣灵什么话,圣灵怎会需要我们的提醒?这个「告诉祂」一语,不过是鼓励我们加强信赖圣灵的决心。如今,我们愈来愈能体会「放弃『靠自己日子会更好一点』之信念」,以及「慧见能带来幸福美果」,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了。我们会看到一个洋溢着共同福祉的温柔世界,它和追逐个别利益而充斥仇恨的小我世界,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8:4-5)如今,光明已经来临。你会看到上主在太初之始许诺给你的世界;在这世界内,时间就要结束了。

这一句「在太初之始许诺给你的世界」颇有玄机,因为句中这个你并非你心目中自认为的你。试想,在太初之始,你根本就不存在,你岂能活上一百五十亿岁。这个「你」,耶稣显然是指人心内的抉择者,上主在太初之始便已向这位唯一圣子许诺了「光明已经来临」——救赎原则的真谛即在于此。在我们相信自己与上主分裂的那一刻,上主不仅赐下了许诺,而且也早已实现了,只是我们始终不肯接受这个事实而已。于是我们把这一拒绝投射出去,开始责怪圣灵、上主及耶稣没有信守诺言,甚至怪到《奇迹课程》头上。耶稣要修正的就是个错误。自从天人好似分裂的太初之始,救赎便已存在我们中,它静静地映照出上主对我们的许诺以及我们对祂的许诺。下面这段引言十分发人深省:当我们选择疾病而拒绝疗愈时无异于放弃上主的承诺而向小我投诚了。

上主必会信守自己的承诺,圣子依然。「你是我的爱子,我也永远是你的至爱天父;愿你像我一样完美,而且与我永不分离。」上主之子就是从这个承诺诞生的,虽然他已记不得自己曾答复过:「是的,我愿。」上主随时都在提醒他这一承诺,只要他甘心放弃生病的承诺,真心盼望心灵的疗愈与合一。他的秘密誓约在上主旨意前毫无招架之力,因他拥有上主的承诺。他早已将自己许诺给了上主,任何其他的意愿均非他真心所愿。(T-28.VI.6:3-9)

同样的,上面这段话显然并不是针对那个自以为在阅读、研究或操练的我,而是向活在时空之外的唯一圣子喊话的,也就是那个只相信自己而拒绝与自性认同的抉择者。后面还有一课,说得更加言简意赅:

也愿我别忘了自己的虚无,我的自性才是一切。(W-358.1:7)

(9:1-4)在今天的「短式」练习中,同样欢欣地自我叮咛:你已自由了。每十五分钟左右就提醒自己一次:今天是值得庆祝的特殊日子。向上主的仁慈及圣爱献上你的感恩吧!在宽恕的大能中欢迎雀跃吧!它会彻底治愈你的眼光。

在此,耶稣又一次要我们体验他的讯息所带来的喜悦。宽恕弟兄和宽恕自己原是同一回事,而这正是终结苦难的唯一途径。明白了这个道理,有谁不愿每十五分钟就念想一次「光明已经来临」以及「光明非我莫属」?只是,我们得先接受自己的光明真相,才可能享有光明的祝福。

(9:5-7)你相信这一天是你新的开始。过去的阴影再也遮蔽不了你的眼睛,今天你一定会看见。你所看到的一切如此赏心悦目,你愿今天永不消逝。

请注意耶稣提到的「新的开始」,恰好是《正文》第三十章的章名。他可没说「旅程即将结束」,虽然本课许多说法好似给我们这种印象,这纯粹因为他不是从线性时间观出发的。他说「光明已经来临」,只因光明一直在我们心中。但话说回来,接受这一光明是一段漫长的过程,我们必须先释放自己罪咎阴森的过去,才可能享有基督慧见的喜悦。如果我们不再像从前那般把罪咎当真,也不再投射罪咎到别人身上,这就无异于向基督慧见发出了邀请。基督慧见一受到我们由衷的欢迎,便会自然延伸至真知的永恒之境。

(10)接着说:

光明已经来临。我已宽恕了世界。

当你面临诱惑时,就向那好似要把你拉回黑暗中的人说:

光明已经来临。我已宽恕了你。

只要如实地操练,光明慧见便会挟着宽恕的喜悦翩然来临。如何才能加速它的来临呢?方法无他,就是仰赖我们努力保持儆醒的那份愿心,不再纵容任何怨尤,宽恕便会驱散罪咎的黑暗。长夜漫漫,我们每一个人以及整个世界,都被这一黑暗折磨得太久了。

(11)让我们把今天献给庄严宁静,那是上主愿你栖息之地。今天,你看见了真实世界默默地取代了那个你信以为真而且罪不可赦的世界,当你庆祝自己的慧见诞生之际,应记得,不只把这份庄严宁静保留在你的自我意识里,还需随时随地看到它的踪迹才行。

耶稣继续用快乐的结局为我们打气,他保证我们必会获享平安,我们不只需全心全意渴望这份平安宁静,还要全心全意甘愿放下不宽恕的世界,诚诚恳恳宽恕自己的特殊伙伴,便能迈向光明之境,这光明,不只是我们的存在现实,更是我们必然的奖赏。耶稣在《正文》有一段美丽的描述,正好为本课做最完美的结语:

这种美妙不是一种幻觉。它是「真实世界」,光明圣洁,在朗朗日照之下熠熠生辉。它不再隐藏任何东西,因它内的一切已被宽恕,想要隐藏真相的幻觉在此已无立足之地。……当你把宽恕的眼光投向世界,世界会在那一瞬间报以种种美丽来祝福你的眼光。因宽恕真的能够转化你的视野,让你看到真实世界正温柔宁静地穿越这个无明乱世,为你消除那些扭曲你的知见而使你陷于过去的种种幻相。……欢欣地迎向你的救主,满怀信心地与祂一同步出这个世界,走进那充满宽恕与美善的真实世界。(T-17.II.2:1-3;6:1-2;8:5)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