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文|白素心
很久以前就听说过一句话,“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多年来我一直从字面上去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且从不认为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认为这只不过是一句大白话罢了。
本来嘛,小孩子饿了就会哭,当妈的如果有好几个孩子,自然是看到哪个孩子哭了就喂谁。孩子能有什么坏心眼?手心手背都是肉,当妈的又怎会有所偏袒?
然而步入职场多年以后,我才终于理解了,为什么一些年龄大的职场人士,都特别喜欢说这句话。
周末接到通知,一年一度的职称评聘又开始了。之前因为各种原因,我的职称评聘被耽搁了十几年。最近几年终于隐约看到一丝曙光,尤其是今年,自己感觉希望特别大。
然而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总结原因,忽然发现套用那句“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来形容特别贴切。
几年前我们学校突然出台了一项规定,凡是下乡镇支教的老师,在职称评聘的时候可以加20分。规定一出,没有晋上职称的老师都开始抢着去支教。
去农村支教这件事听起来好像很艰苦,其实在我们这里并非如此。反而支教回来的老师都说,去支教其实是享福去了。因为乡镇学校的教学氛围很轻松,琐事也少,不像我们学校强度这么大,各种检查评比也多。
我也跟随其他老师每年写申请,然而年年申请年年没有我的份儿。因为我只是按照学校的规定走程序,不像有的老师会私下单独找领导。
头几次申请被驳回,学校给的解释是打分没有比过人家。这个我服,我一个普通老师,打分自然是比不过想出去的领导们。
后来等到我的打分能比过人家了,学校的规定又变了,说是优先考虑毕业班的老师。这个我理解,中途换老师,学生和家长不愿意,会给学校增添很多麻烦。
终于等到我教的学生毕业了,因为还有一位老师比我年龄大,学校说让年龄大的先去。我没说什么,又让了。
可是第二年出去的还不是我,因为之前有一位老师想出去支教,但是那年刚好他班里有个学生出了点事儿,学校没让他去,所以这个名额就留给了他。我认了,一切以大局为重。
再后来没名额了,因为学校缺老师,不愿意老师出去支教了。我本以为自己倒霉,不曾想竟然有一个同事愣是找了领导,然后就放她出去了。
当我得知还有一个可以支教的机会后也如法炮制,第一次为了个人问题去找领导,结果没成功。领导不仅找了一大堆理由搪塞我,甚至还埋怨我没有早把想法和领导说。
我听了想骂娘,我严格按照学校的程序办事倒是还做错了?哪次学校出了支教的通知我没写申请?非得一哭二闹找到领导办公室,领导才会优先给机会?
因为一直没有出去支教,所以好几次职称评聘我都没能出线。
去年教代会修改了这个支教加20分的决议,改成了加2分,所以今年我感觉自己希望特别大。谁知道今年还是按照原来规定执行了,说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估计是人家有支教经历的老师不愿意按2分加,所以又找领导了吧。
无论如何,晋职称对我来说是无望了,我这心里郁闷得要死。如果是我比不过别人也就算了,可事实上却是掺杂了太多人为的因素。难道像我这样只会低头拉磨的老实人,在职场上就注定吃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