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成长励志哲思

沉思录Ⅱ·卷四(2)

2019-08-13  本文已影响0人  AA三省

第27章 沉思录Ⅱ·卷四(2)

    真正好的邀请应该是这样的,我们可以邀请别人来听这样的话:你不能分辨好与坏,善与恶,什么是你应该关心的,什么是你不应该关心的,你总是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你不该关心的事情之上,而忽略了那些有价值的东西,因此你总是使自己陷入困境之中。你真是一个可怜而不幸的人啊。除非哲学家的话能让我们明白什么才是好的邀请,否则他们的话都将没有丝毫意义。

    哲学家的学校就应该像一家医院,完全健康的人是不会来到这里的,真正需要来这里的人或是肩膀脱臼,或是脓肿,或是溃疡,或是头痛等等,在这里我们只能感受到痛苦而不会有快乐。面对这些病人的病痛,我们难道要邀请他们坐下来,然后向他们讲述那些精致而空洞的话或是观点吗?如果这样做了,诚然能赢得他们的称赞。但是在他们离开的时候,他们肩膀脱臼、脓肿、溃疡、头痛等病痛会有所好转吗?不会,这些病痛不会得到任何改善。

    记住,那些离乡背井、远离父母亲人、朋友和财富的年轻人,他们不是为了赢得你空洞的称赞或听你美丽而毫无意义的话。

    那些非同寻常的、充满了神秘的,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的事情,人的一生中不一定能遇见多少,但是一旦遇到了,我们就要以非同寻常的方式来处理它。这时,对于这些病痛缠身的年轻人来说,我们仅凭自己的智慧无法治愈他们,尽管我们的智慧可能十分丰富。我们还需一种拥有合适的位置、合适的体质之类的特定的万事俱备的状态。

    当然,对于拥有这种状态的人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上天赐予了他们担当这个角色的权力。就像上天让苏格拉底拥有了反驳所有错误见解的能力,赐予了第欧根利出任能够指摘他人的高贵职位,赋予基诺为别人提供积极指导的能力。

    可是你呢,你的做法却与此完全相反,作为医生,你除了药物外,再也不能为病人提供任何有用的东西,甚至你对药物的使用方法也是一知半解。你可能这样说:“别人有眼药,我也有啊。”那么,请你自问一下:“我知道怎么使用这些眼药吗?这种眼药应该的使用时间、正确的使用方法,我清楚吗?它又适合于哪些病呢?”如果你都不知道,那么对于如此严重的事情,你为何又要去冒险呢?难道你对这些事情都毫不在意吗?明知道这件工作不适合你,你为什么还一定要去做呢?把它留给那些有能力做而且能做得很好的人,难道不是很好吗?如果你不想成为那些让哲学家蒙羞的人或是有损行业声誉的人,那就把那些不适合你的事物留给那些有能力做而且能做得很好的人去做吧!

    如果我们遇到了那些让我们着迷的抽象原理,坐下来静静思考,反复咀嚼才是解决之道。但是,你还不能称为哲学家。

    就算是别人给予你这类称呼,你也该礼貌地拒绝,你可以这样说:“我还不能算是哲学家,因为我仍然对一些事执著渴望,仍然会冲动行事,对于我从前喜欢的东西,我现在仍然喜欢,我处理事物的方式也没有变得更好。”只有这样反复地思考自己,提醒自己,我们才能做到真正的思考;如果你不想这么做,只愿做你现在正在做的事情,那就继续吧,因为,这很适合你。

    缺损其实并不可怕

    你应该为自己的怯懦和低贱更甚于逃亡的奴隶而感到羞耻!逃亡的奴隶更加勇敢坦然,你却不敢想象没有生活依赖品的日子,难道这些可怜的人失去了这些东西就完全不知出路了吗?生活最终等待我们的无非是生病、死亡或是一些不可预知的意外。其实,这些都是你经常在别人面前夸夸其谈的,甚至还告诉朋友们,你是何等的藐视死亡。

    一个老乞丐,是因为“老”你才觉得他是一个乞丐么?当然不是,而是因为他靠近死亡的状态,那种无奈的孤单的等待死亡的状态。你跟他们不一样,年轻,健全,能做很多事情来养活自己,为什么要为那些生活必需品而害怕到发抖呢?你害怕的到底是死亡还是贫困?这才是我们的问题所在!

    因为害怕而感到丢脸,那么你到底觉得什么是丢脸的呢?在家做家务,接送孩子上学,还是头疼脑热?是你没有家族财产,或是没有得到父母的帮助?难道没有人告诉过你,你之所以觉得这些事情是丢脸的,是因为这些事情说出来以后会被旁人责备,当然,这些是理所应当被旁人责备的!就像你也会责备别人而不是因为那个人的原因。其实想想,状况似乎在你的能力控制之外。

    就像你现在的家庭,是你生来就不能改变的,那些没有得到或者已经形成的东西,不是你的能力可以改变的。这一点哲学可以教会我们许多,不要因为那些没被赐予的东西而感到丢脸,更不要把太多的希望放在别人身上,那些没用的呻吟换来的只会是更多的担心。

    举例来说,你说自己害怕饥饿,那种身临其境的饥饿好像切切实实存在一样,但事实上呢,你害怕的是什么?恐怕不是饥饿本身的感觉吧,你怕的是在饥饿之前的一系列事情,更确切地说,你害怕的是在饥饿来临之前,你无法像一个高枕无忧的贵族一样生活,你怕身边没有万千的侍者。你怕饥饿只是一个借口,怕没有办法过这种生活才是你最深的恐惧。为害怕得不到一种几近残废的生活而感到恐惧!你很可怜,现在让我来告诉你,什么样的生活才不像是残废的,或者说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健康的。

    健康的生活不是因为谁来主宰而变得健康,不管你贫穷还是富有,不管你从事的工作崇高还是卑微,健康的生活源自于你自身的那些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拥有的东西,它们不会失去,有了它们你就不会为失去那些所谓的生活必需品而感到恐惧。这些东西就是你自己的意志,坚强的可以战胜一切的意志,使得你的生活充满信心,你不再为任何事情而感到恐惧。自信的你像是一个万能的工具,任谁也不愿意丢弃,而意志不坚定的人最终的下场是连一个愿意与他共进晚餐的人都没有,因为跟你在一起没有任何意义,你甚至连自己都不相信,这样没有意志的人还有什么意义存活下去呢?

    话说回来,担心饥饿的人会是什么样的人呢?会比没有意志的人更好么?当然不会,残疾,贫穷,不管什么样的境地,只要你意志坚强,不会没有事情做,而谁又会不给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一些报酬呢?

    神是我们生命的指挥官,是正义的指挥官,只要我们是拥有高贵品质的人,是拥有坚强意志的人,神是不会惩罚我们的,所以我们不用为一切而感到恐惧,即使你所害怕的事情已经到来,自己的意志也无法改变,那么我们就要做好等待,等待神的召唤,召唤我们的归去,不管怎么样,一切都是神的旨意,我们都是要加以礼赞的。并且是乐意服从的。

    所以不管什么时候,我们要信赖自己,坚定自己的意志,就像特洛伊战争中的战斗英雄一样,虽然面临的一切都很困难,但是奥德修斯却丝毫没有向现实屈服,依然像一头不可战胜的雄狮一样,去做一些让可悲的人们瑟瑟发抖的事情——向别人乞讨食物。

    奥德修斯依靠的是什么?是那些很多人认为失去了就无法生存的身外物么?是财富,还是权力?当然都不是,是我们之前一直提到过的意志,尽管陷入了困境,奥德修斯还是知道什么事情在他能够很准确的判断,什么事情在他的控制范围之内,意志,意志是让我们顺利获得胜利的唯一条件,是让我们从卑贱到高贵,从贫穷到富有的法宝!

    你还在为一些不曾得到的,或是不属于自己的,甚至是还未发生的事情感到浑身发抖么?与其这样浪费时间,还不如从现在开始磨炼自己的意志,不要再为这些问题而害怕:“一旦生病了我该怎么办才好?”没有什么怎么办才好,好好养病,早日康复。“到时候会有人来照顾我么?”当然会了,神和爱你的人们不会离开你的。“会有人为我准备食物么?”“我会一个人在一间不舒服的房间里,睡在一间硬邦邦的床上么?”“我最终会怎么样呢?”……

    不要再问这些没有用的问题了,到时候自然会有人为你准备食物,就像为其他人准备食物一样,你当然会睡在一间不舒服的屋子里,当然会有一张硬邦邦的床,而最终的结果,谁也逃不过神的召唤。其实说到底,你所有的问题,最终的恐惧,根本不是对于环境,食物或是其他什么问题,而是对于死亡,说到底,你惧怕死亡。

    而我在这里说的所有的话只是想让你了解,恐惧的最终根源是什么,从而锻炼自己,最后你将战胜恐惧,坦然地面对死亡,你会明白,这才是你通向自由的唯一途径。

第28章 沉思录Ⅱ·卷五(1)

    骄傲自大应摈弃

    走向智慧生活的第一步就是戒除骄傲自大。

    我们的认知是有局限性的。虽然生活中总是有许多号称“百事通”的人,他们不仅精神紧张、思考轻率,还总是把当前的事硬套进自己想当然的印象里,并且还要不停地说:“哦,是的,这件事就是这么回事的。”他们的想法是多么的虚假和愚蠢。

    然而,真正强大的人,他们每付出一分,都能学到有用的东西,都能取得进步。因为他们知道用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甚至会以一种初学者的眼光按照世界的原样和要求来看待它。他们懂得自己认识的局限,知道自己无知,并且愿意承认这一点,也不会局促不安地加以解释。

    再看看那些拥有超人的智慧和广博知识的人吧,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吧!他们总是很有勇气保持自己的童真天性,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为我们对万事万物的了解少得可怜,就像智慧的人说的那样,根本不存在盖棺定论、一劳永逸的知识。那么就让我们学习那些拥有智慧的人吧,了解到我们所知的东西是多么的少,面对那些安排巧妙、数量浩繁的信息和数据,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它们弄得眼光缭乱。谦逊地告诉自己:“哦?真是那样的吗?”那么,你就不会再被那些花言巧语、虚情假意、蛊惑人心的人或事所欺骗。

    记住,智慧生活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保持精神上的求知欲。

    骄傲、狂妄自大总是阻碍着我们追求智慧的生活,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从逻辑上来说,头脑清醒和妄自尊大是不可能共存的。那些狂妄自大的人,总是用骄傲与狂妄来掩饰自己的怯懦与平庸,而头脑清醒的人总是能看清现实,放下骄傲自大的念头。

    如果你真的企盼内心的平和,希望通过努力获得成功,那么你就要放弃自高自大的态度。因为自负就像是一扇挡住了我们求知和前进道路的大门。即使我们拥有崭新的知识、宽泛的可能性以及建设性的观念,但是,如果我们过于自负,那么我们只会在对于自己的知识、能力或者经验的过度自傲中沉溺。更有甚者,如果你总是企图显示出你应有的力量或权威,这是要命的。

    自负只会使你周围的人疏远你,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忍受身旁有一个愚蠢傲慢的人。自负也会使你自鸣得意,甚至拒绝所有的有益身心的改变。那么你就只能在一个圈子里面打转,粘在一张网上无法摆脱,你的生活不会有所改变,你也不会得到一切的新奇与快乐。

    学会观察与倾听吧。骄傲自大的人总是会像麻雀一样唧唧喳喳地不停地叫,然而这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会观察与倾听的人,他们总是会去注意到底发生了什么,而不是他们认为发生了什么或者希望发生什么。

    要用谦卑的态度做好所有的事。面对新鲜的事物时,我们可能会因为缺乏经验而踉跄前行,可能要仅凭我们的直觉去摸索,在这过程中有可能会迷失方向,也有可能会铸成大错。

    骄傲自大的人之所以平庸,是因为他们在面对新鲜的事物时,缺乏尝试的勇气,因为他们害怕显得自己无能。然而,当某事完成时,他们只会拿它去当做支持他们以前的观点与结论的材料。

    智慧的人之所以明智,是因为他们总是有完成任务的勇气,不会害怕事情做得不好。他们更看重的是新的经验能提升自我的能力,而不是结果如何。

    小心谨慎地利用那些偶然碰见的重要的知识,当它们出现在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时,要学会思考,不要自鸣得意,也不要变成一个虚荣的人。

    那么,当我们实现了那些本来很难实现的有价值的目标时,我们就不应该骄傲了吗?

    我们可以为我们的成就感到满足,但是那并不是骄傲自大。要明白一点:满足和骄傲自大并不是一回事。骄傲自大的人总是只关注自己,对他人的情感或事情却总是缺乏兴趣。

    所有的事情都是迈出的第一步很难,获得智慧也是一样的。因为我们的心灵脆弱而又固执,我们惧怕劳累,惧怕我们的付出没有回报,也惧怕陌生的事物。那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要能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当我们通过努力取得了进步,我们的信心和决心也在不断地自我完善中得到增强。渐渐的,我们也不会再因为惧怕而与自己最感兴趣的事背道而驰了。

    其次,我们要善于看清我们脆弱的恐惧、爱情中的困惑和自控能力的不足。然后,坚定而有耐心地拔除我们的灵魂中的这些不正确的观念。

    也不要再试图在他人面前表现得看起来很不错,是怎样就是怎样。面对现实,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自己不再哗众取宠。

    品质与名望更值得我们追求

    “为什么我们总是要为一些事情感到恐惧和焦虑呢?”“为什么我们总是要在意我们是否能得到他人的承认,或者是与他人相同的机遇和奖励呢?”这些恐惧和焦虑在职场在生活中都太普遍了!

    “难道恐惧和焦虑就能为我们赢得好的名声,就能使我们成为他人的榜样吗?”不能!尤其是当我们在担忧和恐惧的是我们的声誉和影响如何时,恐惧和担忧纯属是在浪费时间。

    我们常被这样的忧虑所困扰:“他们对我的看法并不好。”或:“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这种困扰完全是不被需要的。因为他人的看法,我们没有办法控制,就算我们很在意我们的名声也是一样的。

    名声真的很重要吗?我们既不是一个有影响或有名望的人,也不是身居要职的人,即使有好的名声也不会对我们的品质有任何影响。其实,重要的是,我们要在我们能够真正控制且能真正有所改变的我们的生活领域内,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真正做到这样的话,我们就不会再为我们没有伟大的名声而忧虑了。

    有人可能会这样说:“只有有了权力和名声,我才能帮助我的朋友!”是的,没有权力和名声,我们可能无法帮助朋友得到金钱或权力,但是,事实上是没有一个人会指望别人能够提供他自己都没有的东西。因此,就算你帮助了朋友,他们也可能无法料到这些帮助是你提供的,对你的名声没有任何帮助。

    不过,当我们拥有了金钱和权力,还能与朋友分享,这的确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如果我们能在有钱有势的同时,还能保持我们的荣誉、名声,保持对朋友、家人的忠诚,保持自己的尊严,那么我们就应该去做。但是,如果要得到这些,要牺牲掉我们个人的正直忠诚,那么这么做是愚蠢的。

    如果给你一个选择,拥有若干金钱和作为一个值得信赖和尊重的朋友,这两者之间你会怎么抉择呢?那么,对我来说,还是帮助我成为一个好人吧,不要迫使我去做那些有损于品质的事。

    “那么,面对国家的利益和义务,品质和名声,我们又该如何呢?”想清楚这句话的含义,如果所谓的义务只是要为国家捐出大笔的慈善捐款,或者修建华美的建筑,那么这就不是一个问题了。因为我们每个人能为国家做的,不是我们力所不及的事,而是做好我们能做的就足够了。就像是五金工匠只会制造武器,而不会去生产鞋子,而鞋匠只会做鞋,而不会去生产武器一样,只要做好自己的职责即可。

    “可是,如果别人与我做着同样的事情时,我又该怎么办呢?”其实这也很好啊,因为你完成了你的职责,你就对社会和国家作出了贡献,他人与你从事同样的事情是不会改变或降低你的贡献价值。

    “我又应该如何看待我在社会上的地位呢?”如果我们能保持我们的品质,正直诚实、尽忠职守,那么无论我们的地位如何,这都是很好的。但是,如果我们为了为社会作出贡献,而损害了我们的道德责任。不负责任、不知羞耻的人,是不可能为社会和国家作出贡献的。

    记住,真正重要的是要做一个有品质并且能履行职责的好人,这比拥有名声和权力要重要多了。品德比名声重要多了!

    那些有教养的人和愚蠢的人总是存在着天差地别。有教养的人都知道,品德是不可战胜的,因此我们不能因表象而迷失,或是受到欺骗,或是发怒。我们要想获得宁静而智慧的生活,就要学会尊重上天与我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就要使我们的理性与自然和谐一致。我们要在行为活动上表现为一个有同情心和自觉性的人。

    品德高尚的人都懂得始终如一的道理。要想过一种智慧的、有道德的生活,那么我们就要使我们的思想、语言和行为都保持始终如一。但是在那些愚蠢的人身上,是看不到这此标准的。当我们的思想、言语和行为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时,我们的努力就会简单而有效,我们也不会再为品德的好坏而忧虑。这样我们就能在追求高尚的生活的过程中,放弃那些只图一时之快或者漫无目的的想法,那么我们的生活也更舒服轻松。

    除此,品德高尚的人还懂得坚持的重要性。许多人都会为了使自己变得更高尚而做出努力,但是,他们往往又不懂得坚持的道理,一旦后来遇到道德上的挑战,他们就会产生倦怠的情绪而放弃了原先的坚持。可是,如果我们能够充分的认识那些肤浅或虚幻的欢娱给我们带来的一时的迷惑,并尽力摆脱这些迷惑,转而尽最大的努力去完成我们的义务;如果我们知道在当下的环境中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做到了最好,那么我们的心情都会感到很轻松,不会再轻易就说放弃。我们的头脑就不会再为找借口或托词来为自己辩护而感到自责焦虑。我们能清清楚楚地知道,我们的目标在哪里,我们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

    对于那些品德高尚的人来说,事情其实都是很简单:想到要干什么时,就不要犹豫,只要去做就好;如果已经开始去做,就不要后悔或中途停止,一定要把它做完。

    迅速提升品格的最佳方法就是学习那些值得效仿的人。那些重要的人、德高望重的人,就是我们学习的对象。如果我们有机会遇到这样一个人,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对他过于敬畏,因为,无论他的才华有多高、影响有多大,但他也只是一个人而已。所以我们不必过于紧张,心中要明白这个人有哪些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要在我们的生活中模仿他的言行举止。学习他、模仿他只是我们提高自己品德的方式之一,并非是弄虚作假。

    当我们的名声或意图遭到怀疑,因此而引来谩骂或批评的时候,不要试图去辩解,也不要惧怕。

    只有那些道德上有缺陷的人,才会不断地辩护和解释。而道德高尚的人,从不会为此去辩护。他们知道最好的辩护是用品质来说话。

    要知道:我们无法控制他人的想法,也无法决定他人对我们的印象,如果努力地去辩护,只会贬低了我们的品格。所以,当有人告诉我们,有人在背后对我们的行为指指点点或是批评我们的某种行为,我们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和精神去找借口解释。

第29章 沉思录Ⅱ·卷五(2)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豁达面对这些批评,笑笑地说:“我还有缺点呢,我想他一定还不知道,不然的话,他不会只提这一点了!”

    谨慎地与他人交往

    如果把一块将要熄灭的木炭靠近另外一块燃烧着的木炭,燃烧着的木炭很容易地就能引燃将要熄灭的木炭,也有可能是熄灭了的木炭使燃烧着的木炭熄了火。与人交往也是这样的,如果我们与他人频繁的交往,我们就很有可能被他们所同化,在不知不觉之中接受他们的兴趣、观点、价值观以及他们的思维习惯等等。尽管他们没有恶意,但是可能他们缺乏素养,对事物的判断标准过于偏激,所以他们同样会对我们产生有害的影响。因此,鉴于这种巨大的危险,我们应该谨慎地与他人交往。要记住,与浑身烟土的人为伴不可能一身清白。

    要谨慎的选择你的朋友,选择你应该与谁为伴。并不是别人对你友善,你就要与他在一起,也不是他人对你的事情感兴趣,你就要与之交往。尽量选择那些能够提升你的品格、激发出你身上最大优点的人。如果他人总在你面前提起某些事件,并且热衷于嘲笑或者显露他们的坏心眼,这时你应该怎么办?你不能像发现琴弦音准不对就马上调准音色,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事前谨慎的选择交往的对象。

    为什么我们会被他人所同化呢?只是因为我们不能拥有足够坚定的信念使他们认同我们的想法。那么,为什么他们比我们更强大呢?因为他们无用的废话只是源于他们的内心,是他们的真实观念,而我们所谈论的劝告之类的论断仅仅是源于我们的双唇。这些观念在我们的内心并没有根深蒂固,我们没有某种能力来保护自己不受他人的影响。这些俗人的力量就轻易地胜过了我们。要谨慎地避免像蜡一样的东西,蜡在阳光下就会融化,当我们的观点也像蜡一样时,就要远远地避开阳光。哲学家的建议是:稳定你的观念吧,不要再随波逐流。否则,你自身的价值与理想会变得模糊,甚至被玷污,你那本来坚定的心也会动摇。

    要怎么样才能稳定自己的观点呢?进行自我训练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训练养成良好的注意力和自我观察。当我们在为是看马戏还是观看角斗士表演而左右为难的时候,我们仍然不会有任何变化。我们唯一要做的是,问问我们自己最想要干什么,然后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

    在与他人的谈话中也要保持警惕,要能控制谈话的主题。人们在谈话时,话题的意义、暗含的意思和个人的动机变化都很快,谈话可能会迅速转移到不健康的话题。如果我们稍不警惕,就很容易被同伴所谈论的低级下流的话题污染了我们的心灵,随波逐流也是很自然的事。

    直到你心中拥有明智的观点,在你明白醒悟之前,你要慎重选择交往的对象。

    怎样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人呢?对一个人优秀与否的真正考验,就在于对那些常被忽略的行为细节是否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与人交往之中也是这样,道德的影响都是双向的,因此当他人的思想行为对我们产生影响的时候,我们的思想行为也会对他人造成影响。那么就请确保我们自己的思想、言辞和行为对那些与我们交往的人能产生积极的影响。经常问问自己:“我的思想、言辞和行为对我的朋友、家人、邻居、下属等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我是否尽责地提升了我自己和那些与我交往的人的精神层次?”要把发掘他人的优秀品质当做自己职责所在,努力地做出好的榜样。

    与观点、看法、行为、言辞一样,忧虑也具有传染性。他人的消极观点很容易就会对我们产生影响,如果我们不明智地采取消极、无效的态度,最终受到伤害的只有我们自己。

    当你碰到心情低落的朋友、伤心的父母或遭遇厄运而沮丧的同事,要当心自己不要被这些显见的不幸所压倒。你的反应可能有两种后果:一种是你也被这些显见的不幸所压倒,从而影响到你自己的人生观和对事件的解释;一种是没有分清事件的本身和你对事件的解释,别人可能丝毫没有感到压抑,但是未经鉴别的反应可能会伤害了他。无论是哪种情况,有人受到伤害是事实,但是最终的结果,受到最大伤害的人依然是你。

    不要轻易地与你所关心的人一起陷入悲伤的情绪之中,这并不是代表善良和友爱。真正有益的做法是,保持超然的态度,避免夸张的反应,对任何人都是有好处的。同时,在你与悲伤沮丧的人交谈时,要能学会倾听他们,适度地表达善意和同情,不过不要让自己也陷入他们的情绪之中。

    尽情参与人生这场盛宴

    人生就要像赴宴一样,举止要优雅得体,而且要有礼貌。如果当菜肴还未传到,就请你耐心地等待;如果菜肴只是从你眼前经过,不要总是想着它,它并不属于你,你最好享用你自己盘中的食物;只有当菜肴递到你面前时,你才可以伸手取下适量的一份。

    人生也是一样,轮到你的时候,你自然会有一份,没有轮到你,你的渴望和嫉妒都是无用的。因此,对任何事你都要保持优雅,克制自己的欲望,抱着感激的态度,不论这件事关系到你的孩子、爱人,还是你的工作和财富。

    真正值得我们追随的典范,是那些不会受到原始冲动支配,视人生如赴宴的人。

    不论在任何场合,举止都要体面,都要像一个高贵的人那样。不要让环境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我们应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行为标准。不要因为狂欢和痛饮让我们感受到快乐,就投入其中,尽管这样的聚会或游戏中并没有任何思想性可言。就算是参加公共活动,对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也要坚持,不要迷失了自己。

    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行为标准,你的举止必须要得体。但是,有的时候,你的行为看似得体,可能并不符合逻辑;有的时候,符合逻辑的行为,在有的场合中并不得体。比如在宴会中,你真的饿了和你能吃最大的一份并不是一个事情:在逻辑上来说,你真的饿了是可以选择最大的一份餐点,但是在宴会的场合上来说,你的举止是不得体的。

    所以,请记住,举止得体与事情是否合乎逻辑并不是一回事,他们各自都应该有适合的场合。就像选言判断中,命题“或者是白天,或者是黑夜”这是正确的、恰当的,因为这两种情况中至少有一种情况是存在的。但是在人们的交谈中这样的说法根本就说不过去。

    要重视言谈中存在的道德的力量。那些追求高尚生活的人,总是会大量地关注人们的行为和言辞中的道德的重要性,虽然这种力量总是被人们所忽视。在他们看来,言辞上的完美就是合乎道德的生活的最重要的标志,也是精神上修行最重要的目的。

    那么,怎么样才能使我们的言辞更符合道德的要求呢?

    最重要的是在说话之前,确定地知道自己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油嘴滑舌和大谈自己都是不好的行为,那是对他人的不敬和不自重的表现。谈论自己一时的想法或感受,这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是如果不加节制,不计后果地大谈特谈,是极其危险的。当我们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心中的想法的时候,总是很容易忘记那些真正有意义和价值的想法,然而,那些随意的言辞并不会有任何的作用。

    在社交场合和职场上,对于你的言辞有更高的要求,你必须要做到两点:一是对于你自己的言辞,要尽量使它们有主旨、目的和价值。如果你把喋喋不休的闲谈当做是有意义的谈话,只会影响到你追求更高尚、更有意义的目标的坚定信心;二是对于他人的言辞——可能闲谈有引你驻足倾听的魅力,而你极其容易受到这些言辞的影响,因此不要驻足于他人无意义的闲谈,更要避免受其影响。当然,对于他人无意义的闲谈,你也可以巧妙地把话题引到更有意义的问题上。不过,当你发现你的意图并不成功,或者自己是处于没有什么利害关系的陌生人中,你只需要保持沉默即可。

    言辞轻率和喋喋不休都是不得体的。说话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是你的用词常常因为不小心而得罪他人,你不可能做到随时随地都能警惕你的言辞,所以,请记住,能保持沉默的时候尽量保持沉默,能不说话的时候就闭紧你的嘴巴。

    最后,记住,你注意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注意你的言辞,并不意味着你只能谈论高尚的话题或是很有哲理的话题。你可以闲谈,但是如果你总是注意那些琐碎无聊的事情,并且毫无节制地谈论它们,那么你也只能是一个琐碎无聊的人;如果你总是喜欢谈论他人,这其中包括责备、褒奖和攀比,那么你也只能成为一个心胸狭窄的人。

    对于谈话中的幽默又该怎么处理呢?欢笑并不等于嘲笑。那些充斥在酒吧里的流于粗俗和丑恶的毫无节制的玩笑,并不是真正的幽默。真正能够为你带来享受和欢乐的幽默,总是带有高尚的格调。

    在交谈中要有判断力。这种判断也是双向的,判断你自己的言辞,也要判断他人的言辞。

    首先,对于自己的言辞。一方面要判断其是否过于自夸。想想你是否曾经强迫他人倾听你那些惊心动魄的冒险故事,尽管他们都听了,你要明白这只是他们礼貌的表现,因为没有人会真的在意你打仗和冒险的故事。

    真正的哲人的处世方式,并不是妄自尊大,而是自谦。他们总在不断地告诫我们:经常过度谈论自己就是自吹自擂,这样只会招来他人的讨厌,没有人愿意与自夸者为伍。另外一方面还要判断你的言辞是否过于粗俗。那些粗俗的、挑衅的、油滑的、卖弄的言谈,并不能显示你的聪明、练达或者和蔼可亲,相反的只会让认识你的人降低对你的尊重。

    其次,对于他人的言辞,要判断其是否过于粗俗无聊。因为许多人为了使自己的话语更有说服力,或者是为了达到羞辱他人的目的,他们都会说一些下流的话。面对这些人,又该如何处置呢?如果你发现你的周围有人讲了粗俗无聊的话,你的选择可以有三种:第一个也是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尽可能的离开;第二个是退一步的处理方法,你以严肃的态度告诉他,你为这样粗俗的话语感到不快;第三个处理方法就是保持沉默。

    对于我们重要的事情,不要随意讨论。因为大多数人对待某种观点,都是看不到其中潜在的优点,而只会抓住这种观点的短处大做文章。所以,一旦我们把那些对我们很重的事情对他人讨论,那么这些事只能像是秃鹰一般被人享用,把对我们最重要的东西妄加解释、判断,甚至扭曲事实。

    这时,不仅我们的心情会受到影响,而且那些重要的事也不再受到珍视,我们的目标也有可能会动摇。所以,在我们把自己那些重要的想法和计划展示给他人之前,尤其是那些反对者和浅薄者之前,我们必须要在心中仔细斟酌一番。这对于那些创业初期的人来说,更为重要。如果你的计划或观点不被他人重视,甚至被他人扭曲,这是极其危险的。

    学会自我克制,你的热情才不会被消耗掉。

第30章 沉思录Ⅱ·卷六(1)

    只有行动才能获得智慧

    我们常常在问:“什么能使我们真正地获得快乐?”我们常常会看见这样一个现象:许多人都在追求快乐的生活,但他们并不清楚什么才是真正快乐的生活。他们认为获得财富和地位就是快乐的生活。然而,财富和地位只是实现快乐的手段,但这并不是快乐生活的本身。这些错误的认知,有的时候还会使我们更加远离快乐的生活。

    尽管我们实现快乐的这些手段似乎让我们感到了快乐,但是,构成快乐生活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我们内心的行动,而非那些外在手段。记住,不要把实现快乐的手段和快乐生活本身混为一谈。

    获得智慧并非言谈就可以实现的,最重要的还是要我们采取行动。行动才是实现智慧的关键。频繁地宣称自己是智慧的人,或者是与那些并不欣赏你的精神追求的人谈论智慧的问题,都是毫无意义的,不要这么做。你可以做的是,通过你的行动,在你的行动中展示你的品格,表明你正在努力使自己变得高尚。

    了解或谈论知识与利用知识是不同的,只有能利用知识行动的人,才能获得智慧的人生。如果他人向你宣讲那些伟大的思想家的思想(比如克利西波斯的作品或者观点),试图来影响你的人生。那么,你就要仔细想想,什么才是重要的。

    对那些深奥的话题夸夸其谈真的有意义吗?没有!只有了解自己,使自己的意图、行动与事物的存在方式保持一致,才是最重要的。那些能够将这些哲人的思想付诸实践的人,才是真正理解这些伟人的作品和箴言的人。

    说和做,只是两回事。智慧的人生,行重于知。说有价值的事远远不如做有价值的事来得有意义。

    对于博学,不可以过于看重。

    我们的榜样应该是那些行动与原则相一致的人。智慧的生活,原则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将原则付诸实践。

    比如说,对于“我们不应当说谎”这一原则,智慧的生活应该是:

    首先,将这一原则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其次,是证明“为什么我们不应当说谎”,即证明这一原则的合理性。

    最后,要把前两步加以联系,从这些联系中指出为什么这些解释能够证明这一原则的合理性。

    三个步骤中,虽然后两步都各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第一步。只有把“我们不应当说谎”这一原则运用到实践之中,才能杜绝我们一边巧妙地证明说谎是错误的,一边又在说谎。认知和行动往往都得不到统一。

    关于践行理想,现在开始是该严肃而认真地对待了。因为在这个问题上,已经没有多少时间来让你迟疑不决了。

    一旦你选定了你的精神准则,并将之作为范例,就要把它当做法律一样遵守;放弃它们,就如同犯罪。

    如果他人不认同你的准则,那也没有关系。不要去在意,也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个毫无意义的问题上。你更应该关注的是,成就你更为高尚的自我。

    从现在开始把你的准则付诸实践。你的人生已经不允许你再找借口或是拖延了。你已经不再是小孩了。如果你明确地知道自己能够变得更好,那么就赶紧付诸到提高自己精神修为的实践之中吧,这样才会让自己更快乐。否则,你拖延得越久,就越容易流于平庸。那么就从当下开始,做需要做的事,做有意义的事,立志成为一个不同凡响的人。那么你才能不再让自己失望,不再趋于平庸。

    虽然,智慧的人生需要行动,但是行动不代表莽撞,行动之前需要再三斟酌。要养成这样的习惯:在采取可能的行动之前,要进行调查研究;在继续行动之前,不可冲动行事,要退一步统观全局。

    每一次行动,都要谨慎。确定第一步如何走的时候,我们就要考虑到前因后果,再开始行动。真正付诸实践的行动,一定是要经过谨慎思考而得到的东西。

    如果你在巨大的热情的支配下,未经思考就展开行动,刚开始,你是斗志昂扬,因为你根本没有考虑到事态的发展趋势。但是后来,一旦遇到那些始料未及或不尽如人意的后果时,我们就只能灰头土脸地收场。事后,我们还会这样忏悔:“这件事我本来是可以做成的,那件事也是一样的。如果我能这么做的话,一定能成功。”

    举个例子来说,比如你希望在运动会上夺冠。这很好,因为这是件美事。

    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要考虑一下前因后果;实现这个愿望你需要付出什么?每走一步,对你的要求又是什么?结果会如何呢?整个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你的付出对你有益吗?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就行动吧。

    想要夺冠就要在赛前做好准备,你的行动就必须遵守训练规则,要严格地控制自己的饮食,拒绝那些美味佳肴,只吃一些适当的食物;要定时进行强制训练,无论骄阳如火还是寒风凛冽;同时,就算有机会,也不能喝酒和饮冷水。总之,你必须听从你的教练的指挥,就像看医生时你要听从医生的指示一样。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你必须在黄沙里摸爬滚打,有时甚至被扔到沟里,有时你的手脱臼了,有时脚踝扭伤了,有时嘴里还会灌进不少的泥沙。但是,经历过这些以后,你还有可能会失败。

    当你考虑了这些情况以后,如果你仍然抱有希望,如果你的决心依旧坚定,那么就开始接受运动员的训练吧。如果你还是觉得这个事情是有益无害的,就全身心投入吧。

    如果你没有考虑清楚这些情况,还像一个业余爱好者那样,仅凭感觉或兴趣就去参加游戏,那么你的行为就无异于孩子。他们时而玩摔跤,时而玩角斗,时而扮士兵,时而又像个音乐家,时而又演悲剧。你也跟他们一样:时而是摔跤手,时而是角斗士,时而是演员,时而是音乐家。但你的灵魂又与猿猴有何异处?你模仿所有你见过的东西,但你也总是见一样爱一样,熟悉了以后就把它们丢在一旁。因为你行事之前从来没有深思熟虑或严格检验过,而是三心二意地草率行事。

    做事之前,把事情考虑清楚,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做。除非全身心地投入,否则我们就是空虚而肤浅的人,我们的天赋也得不到发展。

    书籍是智慧的载体,它拥有训练头脑的力量。要获得真正的智慧,就要正确使用书籍。

    读过书和你从书中学到了什么是有差别的。不要只是说你读过什么书,重要的是,通过书籍,你是否学会了更好的思考,并且成为一个更具有辨别和反省能力的人。

    尽管书籍非常有用,但是如果只是把书的内容化作自己的一部分,而不能从中学到思考的方法,那么是不可能取得进步的。

    关注自己是道德人生的组成部分

    大多数人总是过于关注外在的东西,为表象所迷惑,总是看不到能帮助我们的和能伤害我们的都是我们自己。

    但是智慧的人却不一样,他们都知道时时保持警觉。对他们而言,好事和坏事都是源于自己,他们不会责备或者指控他人,也不会指望他人相信我们自己才是有价值的、不同凡响的、出类拔萃的人。比如,当他们遭遇挑战,他们首先会反观自己;如果是被人指责,他们也不会被影响,只是对自己微微一笑;受到诽谤的时候,他们也不会为了自己的名声而辩护,因为他们觉得没有必要。

    智者在行动的时候都会保持警觉,会在事先想好事情的前因后果,但是,他们也不会指望不出任何一点的问题。

    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使自己的愿望与生活的法则协调,只力求避免那些会妨碍他们发挥正常的能力实现愿望的事。他们不会苛求事事都如意,因为,他们知道生活是什么样就该是什么样,不会因为自己的愿望而有所改变。

    如果在某些事情上,他们显得不够老练或成熟,这对他们来说也是无关紧要。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只要能适当地处理好事物,并且在必要的时刻只关注自己和自己的愿望是否合理。

    要想清楚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你想自己不同凡响或者拥有超凡的智慧,那就明确这些问题: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的理想是什么?你欣赏的是什么人?他们有什么特点值得你欣赏?

    用你的日记本,写下你想成为哪种人,并准确地描述这些人的行为举止。这样,无论你是独处还是与他人在一起的时候,以便你能参照这个来自我定义,注意你的言行举止,并且能够长期坚持这样做下去。

    才能和天赋的完善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就像是伟大的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样。要想完善自己,首先要知道你自己是谁,你能够做些什么。然后不断地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也要不断地接受挑战。这样,我们才能在德智体各个方面都取得进步。

    不过,一定要清楚自己是哪种人,如果我们没有成为那种人的资质,却偏要成为那种人,那么就是贬低了自己。这样的情形一旦发生,结果是,不论是我们自己本来的领域,还是在我们所期望的领域,你都不能得到发展。

    所以,不要自欺,学会自我掌控。接受上天对你的旨意,并努力地适应它。因为根据上天的安排,我们每个人都各有各的天职。

    应该如何对自己提出要求?

    对自己的要求,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要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长处和弱点。

    比如,你想成为一个摔跤手。那么就请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能力,时常问问自己:我现在拥有参加比赛的能力吗?我的肩部、背部和大腿都有超常的力量吗?我的身体是否足够敏捷,我拥有的能力能使我在这项比赛中夺冠吗?

    记住,你的想法和你是否有能力去做是两回事。想要夺冠或者熟练地做某事是一回事,能真正地以高超的能力去做这件事又是另外一回事。

    不同的人生来就是要做不同的事。

    另外一点很重要,要想获得成功,除了要具备这一特定领域内所需要的能力外,还需要我们能够做出一些牺牲。

    比如,如果你希望能通过你的智慧掌握生活的艺术。那么你要想清楚的东西,除了什么是你能做的,更重要的还有什么是你不能做的——所谓的牺牲。问一下你自己:“我还可以暴饮暴食、喜怒无常或者长期沉浸在低落和忧愁的情绪之中吗?”明显的,答案是不!所以,你不能再饮食无度,不能再动辄动怒或是沉浸在自己的消极情绪之中。

    同时,你还要开始重新审视与自己交往的朋友:他们是否值得交往?他们对你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他们的习惯、价值观和行为举止,能对你有所提升,还是强化了你懒散的习性,尽管这些习性是你希望摆脱的?如果他们为你带来了消极的影响,那么你就要能果断地舍弃这样的朋友。

    如果你按照智慧的生活的准则来生活,你还有可能会被他们嘲笑,也有可能会对你的工作、身份地位造成不好的影响,甚至会使你的公共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陷入绝境。

    所以,智慧的生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如果你是真诚地希望获取真正的智慧,你就要对自己下工夫。

    要获得智慧的生活,除了付出那些必要的、为实现我们的最终目的的牺牲和代价以外,我们还要付出努力。

    付出努力也是需要谨慎的。首先,要充分考虑努力的方方面面,包括努力的结果。如果你觉得这是好的,那么就竭尽全力去做,不要惧怕任何风险。如果根据你对自己如实评价,知道你自己并没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风险,你还没有准备好或者你并不适合,那么你就要认清事实,你应该走的是一条更适合你的、更现实的路。千万不要自欺欺人。

    自欺的后果是严重的。如果明知这条路不适合却偏要走,明知自己不是那种人却偏要成为那种人,明知自己的目标不可企及,依然执著,那么结果是可悲的,甚至可能一事无成。你可能最先想要成为一个智者,然后是官员、政治家、领袖等,但是,最终你还只是一个小角色。

    我们不可能不停地尝试各种角色,同时还能过上一种完美且富有成就的生活。我们都只能是一个人,扮演好一种适合自己的角色。

    生活让我们选择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好人或坏人?但是只能是一个人。

    我们可以选择弘扬和坚持真理,也可以选择去追求那些外在的没有实质意义的东西。好人与坏人的区别也仅在于此。

    作出选择的只有我们自己,我们可以好好修炼自己,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也可以因外在的东西而迷失自己,随波逐流,最终沦为平庸。

    那句形容女人的“秀外慧中”其实适用于所有的人。

第31章 沉思录Ⅱ·卷六(2)

    女性啊,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就在为自己的容貌所受到的关注所累,男性对她们外表的阿谀奉承,成为评价她们的唯一标准。这是不幸的。因为这使得女性错误地意识到自己唯一的价值就是去讨男人的欢心。她们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打扮自己,不得不扭曲真实的自己去奉承他人。外表成为她们赖以生存的唯一载体。

    可悲啊,她们抛弃了对自己真正有价值的内在禀赋。

    然而,更可悲的事实是,许多人(男女都有)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都把时间浪费在修饰外表和留给他人印象上,内心的建树却是一无所成。

    值得庆幸的是,真正有智慧的人都跳出了这扭曲的观念,他们知道即使那些错误而肤浅的理由(如家世或外表)带给我们很多的东西,但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内在自我和我们拥有什么样的品质。

    上天的意志并不是我们能左右的,它总是会不经过我们的意见就分配好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将要担任的角色。可能是穷人、富人,也有可能是领袖、公民。不管我们被赋予了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唯一能做的和应该做的就是,努力扮演好这个角色,把戏演得尽善尽美。如果你注定是个读者,那就好好阅读;如果你注定是个作家,那就好好写作。

    自己的人生要自己决定。要能像医生一样,学会医治自己。

    想要追求智慧,那么就不要希求那些灵丹妙药或者指导者,因为他们根本就不存在。就像是想要追求欣欣向荣的生活一样,最灵活的智者、最时尚的书籍或食品或信条都办不到。

    只有依靠我们自己,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做得到。要充分地磨炼自己,不要再寄希望于外在的事物,也不要依赖或顺从他人。自己的灵魂要自己自主。

    我们自身的价值呢,它又在哪里?

    我们自身的价值,它的根源绝不在外部。这主要表现在两点:它无法在他人对我们的看法中,或是在我们与他人的交往中找到。

    首先,他人的看法并不能决定我们的价值,哪怕是赞美,对我们自身的价值来讲也是无力。因为他人,甚至是你最亲密的人,也不一定能理解你、认同你或是分享你的快乐。真正成熟的人,是不会在意他人怎么对待自己的。

    第二,我们无法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找到我们的价值,即使这些人很优秀也不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去做。如果现在我们就开始做对我们自己有用的工作,那么就竭尽全力吧,不要在意旁边有谁在看着你,也不要在意你的努力能赢得多少赞美和荣誉。体验他人的感受是不可能给予我们自身的价值的。也不要羡慕他人的成就和优点,那是他人的,我们也有我们自己的优点,这是我们自己的,不是他人能给予的。

    我们自身的价值在于我们真正拥有了什么。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吧,然后你就会知道该怎么做了。

    记住,我们真正拥有的是,对我们自己的观点、资源和机遇的运用。

    比如说,如果我们有大量书籍,我们能做的就是去阅读它们,并且从中获益,将书中的智慧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如果我们有专业的知识,那就要把它们运用到专业的领域里去;如果我们有工具,就要把它们运用到建造或修理东西上;如果我们有好的想法,那就要把它们付诸实践,并坚持到底。

    只有最大限度地运用你所获得的和实际拥有的东西,才能创造自己的价值。

    当我们认识到了什么是真正地属于我们的,并且使我们的行动与自然相和谐,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快乐和自由。

    关于简朴的生活。那些渴望过智慧的生活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把自己从专注于自己的利益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当我们发现,如果只需要花少量的东西就可以满足我们的需要的时候,那就减少花费吧,不要妄自尊大。

    如果想要培养过简朴的生活的能力,那就向穷人学习吧。看看穷人的生活是如何节俭,穷人对苦难是如何忍耐;与我们自己的情况对比一下,那么就会知道该做些什么了。

    过简朴的生活,只是为了自己这样做,而不是为了哗众取宠。

    为难自己源自我们对事物的看法

    伤害、妨碍我们的并非是事情的本身,也不是他人。事情的本身不会伤害或妨碍我们,给我们带来伤害的往往是我们对事情的态度和反应。

    因此,面对死亡,真正让我们害怕死亡的,是我们对死亡的看法,我们在潜意识中就认为死亡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如果就死亡本身而言,也不是一件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那么,如何看待死亡才是正确的呢?看待死亡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审视你对死亡的看法和其他每一件事的看法:它们确实是正确的吗?它给你带来了好处还是痛苦呢?不要惧怕死亡,也不要惧怕痛苦,真正可怕的是对死亡和痛苦的恐惧。遭遇死亡和痛苦能使人的精神成熟,不要总是逃避。直面这些事件,并经常思考它们,可以使自己从死亡或痛苦中脱离出来,免生痛苦和嫉妒。

    外部的环境是我们无法选择的,但是,如何对外部环境做出回应,却总是可以选择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其发生的理由。事情的好坏,只在于我们的看法。如果我们总是一下子就跳到结论上去,迷信地给事物杜撰一些它不存在的影响,总是一下子就跳到结论上去,那么任何事情对我们来说都是痛苦的,尽管它也有对我们有益的一面。反过来,其实所有的事情都包含其有益的一面,如果你一开始就设想,这件事情到了我这里就会对我产生哪些有用的影响,那么你将会是那个幸运的人。

    每一件事情都有其两面性,都是客观而中立的。我们的意志并不能左右那些事情的产生与否或者如何产生。当我们面对一件事情,折磨人的是我们对事情的感受而不是事情的本身,让我们摇摆不定的也只是我们对事情的欲望和恐惧而已。记住,事情的本身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明智的人应该以有益的方式对其做出回应。

    如果我们对任何事情总是带有个人的色彩,如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我自己的成就,或者那是别人的失误,与我无关,或者我悲惨的命运是命中注定的,如果总是轻易地对人类的本性做出轻蔑的决定,那么任何一件事情都可能会伤害到我们。请像侦探那样仔细地观察分析事物中确实存在的,某些很不明显的,只有经过训练的眼睛才能分辨出来的益处,你就可以从中汲取到经验,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时你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

    一个人的想象力之所以失败,因为他面对一件看似困难的事情时,总是先想到糟糕的后果,因而放弃了自己去探寻其中隐藏机遇的权利。可能我们周围的人总是用好或坏,成功或失败、对或错这类极端粗浅的语言来形容或解释一件事情,而对于事物的更有创造性的解释往往也被这些极端化的语言所遮掩,我们的眼睛也被这些表象所蒙蔽,也逐渐失去了寻找机遇的勇气和信心。

    聪明的人与愚蠢的人的区别在于,聪明的人不会将希望和恐惧投射到未来,他们知道这对自己没有丝毫益处。他们不会消极地被动地接受未来给予我们的一切,完全无所作为只会带来更大的风险。他们能够为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养成个人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积极追求事物中美好的一面,经常回过头来审视自己的动机,确保他们摆脱了恐惧、贪婪、懒惰的枷锁。

    而愚蠢的人则相反,他们只能在头脑当中形成夸张的描述,只愿去看见事情不利于己的方面,使得自己被自己的想法所伤害,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他们不懂得修炼自己的意志,认为自己能够操纵外在的事物,任何理性的手段在他们那里,都只是无济于事。听凭天意的安排是他们最终的选择。

    看事物要看其本质。什么是“好”事,“好”存在于何处?什么是“坏”事,“坏”存在于何处?什么是“不好不坏”的事,“不好不坏”又存在于何处?这些都存在于人的自由意志之中!那么,我们对于自己怎么会时常陷入恐惧与焦虑感到困惑吗?当我们把即将发生的事情认作是邪恶的事情的时候,还有什么其他事情可能发生?我们只能感到恐惧,只能感到焦虑。比方说,我们出海航行,俯瞰的是深深海洋,放眼四望,一片汪洋,看不到陆地,我们就不知所措了,只是臆想如果失事了,我们就得吞下这整个浩瀚的海水。但是我们没有想到,航行仍然在安全中行进,你并未掉进海水。而且就算你掉进了海水,就一定得吞下整个浩瀚的海水吗?其实只要三四罐水就够了。那么是什么使我们害怕焦虑,干扰了我们的判断呢?是浩瀚的海洋吗?不是,只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而已。

    世间万物本来就是存在的,不是为了迎合我们的愿望而存在的。它该发生的时候就会发生,要开心地去接受你应该得到的一切。要看清它们本来的性质,这样才能避免给自己带来痛苦。

    比如说,自己喜欢的人,他的本质就只是一个人,他也会有疾病,也会有死亡,他作为人的特性与我们喜欢他是两回事。这样,如果他不幸死去,你就会平静地接受这个事实。再比如你喜欢的一个小杯子,它毕竟只是一个杯子,一旦被打碎,你不会太在意。

    事情的本身不会伤害我们,因为事或人的存在,与我们所希望的那样以及他本身所看上去的那样都是有差别的。事情就是事情,人就是人,该是什么样就会是什么样。真正会使我们恐惧和惊慌的,只是我们思考事或人的方式,或者我们对事或人的意义的诠释方法。

    因此,当发生某件事时,我们唯一能选择的,只是自己对事的态度和看法。可以平静地接受,也可以心生怨恨,甚至可以产生冲动的想法,对事物的存在方式有些反射性印象,但是千万别用它们来吓唬自己。

    怎么样才能透过表象认识事情的真实内涵?要从现在起身体力行,当每一件对我们不好的事情发生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第一句话一定要告诉自己:“你不过是一种表象而已,真相绝不是看上去那样的!”然后开始思考这件事是否在你的控制之内,是你力所能及的吗;如果涉及你无法控制的事,要怎么样才能挖掘出事情对你有益的一面。记住,忧虑解决不了任何麻烦,只会让事情更复杂。

    想让自己不被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所伤害,还要能理性地对待他人对我们的看法。他人怎么样是他人的事,这些都与我们无关,也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

    或许有人会说你的坏话或者对你不尊重,但那也有可能是他们对你有错误的印象,在他们看来,这些看法都是正确。他们对你的慢怠,并非他们自己的本意,只是源于一种错误的印象而已。

    当某一个人把一命题理解错误的时候,命题本身是不会受到任何伤害的,唯一受到伤害的只是那个持有错误观点而被骗的人。同样的道理,如果别人因为错误的看法而误解了你,这不是你的损失,真正损失是他们,因为被误导的是他们。

    因此,不要期待任何人对你的看法都和你对自己的看法是一致的。有了这样的想法,即使被人侮辱嘲笑,也不会在乎生气或受伤的感觉。你的大脑会在潜意识中告诉你自己:“在他看来,那件事就是那样,不过那只是他的看法而已,我无法改变,我也不会因为他的看法而改变,我还是我!”

    不要被一些无关痛痒的表象扰乱你的心绪。即使有人打骂你,侮辱你,是否把发生的事情看做侮辱也总是由你自己决定。如果有人使你生气,“他在使我生气”也只是你自己的反应。因此,看上去不管谁在激怒你,记住“他激怒我”只是你对这一件事情的判断。这些都不是实质上的东西,别让你自己受到任何的影响。

    不必自责或是责怪他人。如果折磨人的是我们对事情的感受而不是事情的本身,顺理成章地则是怨天尤人,傻而又傻。当我们身处厄运时,不要怨天尤人,而只能归咎于自身的心态。气量小的人总是会将自己的厄运归罪于他人,普通人则会自己责备自己。那些拥有人生智慧的人却懂得,怨天尤人的冲动是愚蠢的,无论指责他人还是指责自己,都必将一无所获。我们知道指责是没有用的。越是检讨自己的态度,就越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在碰到任何事情时就把责任推给他人。自责或责怪他人只会给自己带来痛苦。

    请每一个人记住,伤害我们的乃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换一个角度理解,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不要总是在自己的想法中受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