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思考(3)--分享两个提升碎片化阅读效果的实用技巧

2022-04-03  本文已影响0人  退休日常

碎片化阅读,以其灵活便捷高效实用的形式和特点,走进人们的生活,并成为当代人生活中的一种常态。

碎片化的阅读,的确让我们获取了更大的信息量,但因为内容的支离破碎,很难引发深度的思考,缺乏系统性,满足了一时的快感,却无益于对身心的滋养。

如何将碎片化阅读转化为系统化学习的成果呢?以下两个简单实用的方法,不妨一试。

一是进行碎片集成。即将某一时间段里的碎片时间,专注于阅读一本书,或是思考一类问题,进而形成对某一主题内容的全面了解和深度思考。

比如本周的碎片化时间就只读同一本书,虽然早上中午晚上能够用来阅读的时间都不长,但因为读的是同一本书,内容关联性很强,避免了碎片化阅读对知识吸收的零散性。

这等同于一本书把你碎片化的阅读时间给串联起来了,使多个碎片通过物理的关联集成了系统。而如果同时阅读几本书,这样会极大地分散你的注意力,就难以形成对知识的系统理解和吸收。

二是促成碎片吸收。同样以阅读一本书为例,在阅读的时段内,把你所见所闻都和这本书进行关联。比如,我今天刷到的公众号文章刷到的有趣的视频,跟我正在看的书籍内容有什么联系呢?

这等于在你的脑海里造了一个这本书的框架,无论你看到什么信息都可以往这个框架里面去装,杂乱的、零散的信息通过这个框架的加工,形成了一目了然的系统,这就是知识的系统化,它提升的是我们洞察世界的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惊叹于伟人敏锐的洞察力,这其中的实质就是在他们的心中装着这些智慧的框架。

这其实是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等同于将所读内容带入到生活中进行实践,将碎片化的阅读时间延伸到了全时段。

举一个例子,演示一下上面两个方法的应用。

假如你正在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克里斯多福的《亲密关系》,那么在这段时间里,就不要再看其他的书了,这是在进行碎片集成。

在书中你了解到亲密关系都要经历的4个阶段,即月晕阶段、幻灭阶段、内省阶段、启示阶段。

最近你看到了黄晓明离婚的热门新闻,相比于吃瓜群众,你更愿意把这个新闻和亲密关系这本书进行关联,你会去用书中的理论去思考他们的关系,他们是不是处在幻灭阶段,来不及沟通和修复,没到熬到内省阶段就离婚了。

在这个过程中,你把黄晓明离婚事件放到了《亲密关系》的框架中,清晰地看到了这段感情问题的实质,如果当事人是你,相信此时的你会给出更理智的答案。

由《亲密关系》关联到黄晓明离婚事件,这就是碎片吸收的过程。

碎片化的时间就像一粒粒珍珠,而专注于同一时期阅读的这本书,就像一条线,把这些珍珠串成了一条项链。

从碎片到集成,从集成到关联,就这样完成了由碎片化阅读到系统化学习的蝶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