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版资治通鉴【1892】什么是权变。2023-04-16
10、
朱泚将要投奔吐蕃,其部众一路逃散,到了泾州,才剩骑兵一百余人。田希鉴闭门拒绝他们进城,朱泚对他说:“你的符节,都是我授予的,为何临危相负!”让人焚烧城门。田希鉴取符节投入火中说:“还你符节!”朱泚部众都哭。泾州士卒于是杀姚令言,到田希鉴处投降。朱泚独自与范阳亲兵及宗族、宾客向北前往驿马关,宁州刺史夏侯英又拒绝他。到了彭原西城屯,其部将梁庭芬射击朱泚,坠落坑中,韩旻等将他斩首,回泾州投降。源休、李子平投奔凤翔,李楚琳将他们斩首,将首级送到皇帝行在。
11、
皇上命陆贽草写诏书给浑瑊,命他访求在奉天失散的宫女奴婢。陆贽上奏,认为:“如今巨盗刚刚平定,疲病的小民,创伤的士兵,都还没有安抚慰劳,而首先访求妇人,不符合大家对维新气象的盼望。谋划事情,善始的多,善终的少;而如果一开始就不认真考虑,结局还会好吗!陛下所赐给浑瑊的诏书,臣不敢写!”皇上于是不降诏,但直接派宦官去找寻。
六月六日,皇帝下诏,以吏部侍郎班宏为宣慰使,慰劳将士,抚慰百姓。
六月七日,李晟斩文武官员受朱泚宠任的崔宣、洪经纶等十余人,又上表汇报守节不屈的刘迺、蒋沇等人。
六月十日,任命李晟为司徒、中书令,骆元光、尚可孤也升官,各有等差,任命检校御史中丞田希鉴为泾原节度使。
12、
皇帝下诏,改梁州为兴元府。
13、
六月十五日,任命浑瑊为侍中,韩游瑰、戴休颜升官,各有等差。
14、
朱泚败亡时,他所任命的长安留守李忠臣逃奔樊川,被擒获,六月十七日,斩首。
15、
皇上问陆贽:“如今抵达凤翔准备迎驾的诸军,军力强大,我想要利用这个机会,派人去替代李楚琳(凤翔节度使),如何?”陆贽上奏,认为:“如果这样做,就跟胁迫绑架一样,如果说是铲除叛乱,则胜之不武;如果说这是正常职务调动,则用心不诚。今天这样做了,以后再到别的地方巡视,谁还敢欢迎入境!出这个主意的人,或许说这是权变之计,我看不出这有什么道理。权变的意思,是拿同类的事情来比较衡量,如今陛下御辇所经过的地方,第一站就干胁夺的事,换一个将帅,而有损万乘之君的道义,得到一方地盘,而让全国藩镇惊疑,这是颠倒轻重,称之为权变,不是搞反了吗!以反道为权,以任数为智,君上这么做必定失去人心,臣下用这种办法必定陷身灾祸,历代之所以多丧乱而长奸邪,都是这个原因。不如等陛下回到京师,安定下来时候,征召李楚琳,授给他一个官职,他喜于陛下恩典,奔走赶来还怕来不及,岂敢违抗诏命,招来诛讨呢!”
六月十九日,皇帝车驾从汉中出发。
华杉曰:
“以反道为权,以任数为智”,这十个字说透了历史一切错误,把违反道义当权变,把玩弄权术,耍小聪明当智慧,总是要搞事情,时刻要利益最大化。
什么是权变,这是篇大文章。正道的权变,《孟子》上有讲:“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男女授受不亲,是礼,是规矩;但是,嫂子溺水,小叔子就可以伸手拉她上岸,这就是权变。权变是讲遵守道义,但是,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嫂子要淹死了,你说男女授受不亲,就不对了。
后来呢,权变就不是讲道义了,而是讲随机应变,没有一定之规。最典型的说法,是“守正出奇”,说这词的人,都说是来自孙子兵法,但是孙子兵法没有这四个字,任何兵书都没有,是以讹传讹。既然没有出处,就没有解释。但联系他们使用这个词上下文的意思,就是权变,平时要遵守原则,“关键时候”可以放弃原则。那么就是不遵守原则的意思了,因为原则本来就是用来管“关键时候”的。权变,就是只要我认为结果是好的,或者可以利益最大化,在关键时候,我就可以不守规矩,不遵守道义。
德宗的思维方式,这是一贯的,前面已经有过多次了,形势稍微对自己好一点,他就要提高要价,就要进一步利益最大化,然后呢,就闯下下一次灾祸。
给他出这个主意的人呢?就是一些没有思想,没有见识的人,但是,他们想要立功,就不停的给皇帝出主意,希望能采纳一个,干成了就是自己功劳。而他们出的主意,都是顺着皇帝的一厢情愿,煽风点火。这样的人,每个领导者周围都有。
16、
李晟在长安治理整顿,为各衙门回京办公做好准备,自请到凤翔迎接皇帝,皇上不许。内常侍尹元贞奉命出使同州、华州,尹元贞却擅自到河中招谕李怀光。李晟上奏:“尹元贞矫称皇帝诏命,擅自赦免元凶,请理其罪!”
17、
秋,七月七日,皇帝车驾抵达凤翔,斩乔琳、蒋镇、张光晟等。李晟认为张光晟虽然身在贼营,但是在灭贼过程中也出了很大力,想要保全他性命,皇上不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