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一些体会

2020-05-07  本文已影响0人  卿桐

一、立诚

写作就是为了生活中的需要,把话说出来,只不过不是用嘴说,而是用笔说出来。每个人都有要说的话,你说你的话,我说我的话,没有话硬要说出些什么来,或者把别人的话当成自己的话,便违背了写作本意。写出来的东西浅进一些,平凡一些,都不碍事。自己有什么便写什么,如果硬要写出来的东西深远复杂,便是勉强了。写作要符合生活中的需要,有什么便写什么,缺什么便学什么。把不懂的硬要写上去,把浅近的硬要变的深远,就犯了虚荣的毛病,是不诚实的。写作和说话是一样的,首先要“立诚”。

二、认真

自己有什么就写什么,就是认真。把一个道理了解的清楚,把一件事情看的透彻,把一种情感体会的真切,这些都是我自己的东西,以此为范围,就是认真。明明不太理解却偏要写,没有体会过的情感非要假装体会过,没有理解透彻的意思非要装作理解透彻,都是不认真的表现。如此习作,只能练练句子,对于思想的提升是没有多大帮助的。再就是把自己要写的东西尽最大能力写出来,把一个道理阐述清楚,把一件事情的经过描绘完全。写完之后,还要检查是否便于读者理解,自己把文章写的透彻、写的明白,而读者又能领悟的清楚,就是“认真”的写作。

三、习作

凭个人的底子,努力把要写的东西写出来。底子好,写出来的东西就好,底子就是思想。思想清楚,写出来的东西就清楚。思想和语言(写作)是二而一的,语言就是出声的思想。也可以说:练习写作,就是练习思想。

四、材料

材料全凭生活中来,平时注意观察。平时思想组织的深刻,平时对事物了解全面,那么根据写作当时的意境,就能写出深刻、全面的文章。文章内容深浅,全在日常生活中的积累。文章有特长部分,那也一定是平时积累的思想和意念有特长,绝不是临时强求来的。

五、习

看了一篇文章有所收获,读了一本书有所体会,经历一件事有所感悟。当思绪冒出来时,都是写作的机会,都不能放过。立即组织思想,想写什么?要怎么写?料量过后,立即动笔,将这思想说出来。说完后又要检查,是不是我想表达的意思,如果是,表达的又是否够清楚?要是分享给别人看,别人能否理解?这便是一次习作的过程。

六、主旨

经历一件事情悟出一个道理,读一本书得到一些启发,想把悟出的道理和受到的启发写出来,这就是文章的主旨,文章内容一定围绕主旨写出来,和主旨无关的,一句也不多说,多一句都是累赘。每写一段话,都要思考和主旨有什么关系,每写一句,都要思考和段落的关系。这样写,文章才能紧扣主旨。

七、写作和说话

心中有一些意思,用嘴说出来就是声音,用笔写出来就是文字,总的来说,文字和声音是一样的,都是把心胸的一些意思表达出来。有意思才能说话,意思清楚才能说的清楚,如果没有意思非要说出些什么,没想清楚的意思想要说清楚,都属于不好好说话,说不好话,这是思想的毛病,是不好的思考习惯。

八、阅读

阅读和写作一样,都需要认真对待,读完一段再读下一段,不能只涂迅速而不顾是否理解。读书为的是获取知识,而不是片面的把书读完。这便是违背了读书的本意。和写作是一样的,都是思想习惯的问题。思想认真,学习东西、写文章自然会认真谨慎。思想上大意,那么阅读和写作也一定大意。结果是读的不深入,领会便不能深刻,写出来的东西也一定肤浅。

九、写作前后

想清楚主旨是什么,怎么围绕主旨来写,读者是什么群体。写完之后要看看,主旨讲清楚了没有,和主旨无关的废话有没有,能不能让别人看明白,句子能不能精简,单词能不能优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