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曹操--任是无情也动人
很多人看过《红楼梦》以后,觉得宝钗心机深重,把她比做曹操,对她是极大的差评。
其实曹操这个人物很复杂,似忠似奸,似好似坏,并非三言两语可以简单说清楚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18788/43d86de0f861f62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18788/cc3789d4d09eca2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18788/30e6556e383f62ad.jpg)
宝钗也是。她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从小深得父亲喜爱,读书识字,比兄长高出十倍。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18788/bd9b583fde84f99d.jpg)
进入荣国府后,与黛玉和众姐妹相比,宝钗显得“品格端方,容貌美丽,人人都说黛玉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深得下人之心。
论起才华,宝钗的文学、戏剧才情不比黛玉差,黛玉有点像青莲居士,活在自我的自由世界。而宝钗是入世的,想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种追求,和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豪迈有的一比。说宝钗是“女曹操”,从诗才来看,宝钗当得起这个称谓。
说到群众基础,宝钗也不比曹操差。曹操礼贤下士,爱才如命,麾下网罗天下人才。人才的能力和品级比东吴和蜀国加起来还多。宝钗不仅深得下人心,平辈姊妹,如湘云对她就崇拜得不行。更是得到了长辈,如王夫人、贾母的认可和钟爱。
而在借力方面,宝钗的智慧也不输曹操。曹操懂得“挟天子以令诸侯”,宝钗懂得借“金玉良缘”,实现个人的终身幸福。虽然结局是赢得了众人心,却始终没有走进宝玉的心。
在提倡节俭方面,宝钗也神似曹操。曹操反对铺张浪费,卞皇后之所以深得曹操心,也是因为她天性节俭,不尚奢华。宝钗的穿着,房间的布置,都极其简朴寒素,连贾母都看不下去了,觉得过于素净了。
而之所以同被诟病的,是宝钗的心机深重,曹操的狡诈无比。宝钗可以探出湘云在史家的窘境,可以熟悉宝玉身边大小丫鬟的性格容貌,每个小姐有什么重要的佩戴饰品,王熙凤管家的种种弊端,但是她同样可以做到“一问三不知”,藏愚守拙,甚至为了讨好王夫人,对金钏的死轻描淡写,偷听到红玉和坠儿对话后,为了转嫁危机嫁祸黛玉。
还有一点,就是二人似乎都天性凉薄。宝钗除了母亲,似乎没有深爱的人。她也不爱宝玉。她对于一切都是淡淡的,不会投入很深的感情进去,任何时候都能保持感情和理性的平衡。曹操最被人诟病的是那句“宁叫我负天下人,勿叫天下人负我”。还有就是那个杀吕伯奢全家的悬案,虽然我是不相信这个历史上真有其事。但是曹操的杀伐决断和刘备的所谓仁慈,比起来是有那么一丢丢残忍。但是成就天下伟业,大丈夫应该就不拘泥小结吧。历史上称王称帝的,有几个是善良之辈。但是曹操是有底线的人,至少没有滥杀无辜。宝钗虽然凉薄,至少没有害人,对于赵姨娘这样的卑微之人,也能给予起码的尊重。
说到底,宝钗和曹操都是充满才情,拥有远大志向,并孜孜以求的人。虽然他们的结局都很悲情,曹操没有一统天下,还成为了舞台上千年的白脸奸雄;而宝钗虽然嫁给了宝玉,却没有嫁给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