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我现在已经有了好的生活,又何必学习!
一届届学生教下来,不但没有对自己教学的总结,反倒更添了许多疑惑,眼前学生变化之大完全超出预想,爱学习、善吃苦的孩子越来越少,无所事事,懒于动手的越来越多。
现在的孩子啊,没有学习动力,不知道到学校为了什么。以前在父母和老师的棍棒吆喝下,不明白的他们也得往前挤挤,现在失去了这些外在压力,学习大都成了学生的副业。
这种情况,在偏远地区的农村情况更甚。
私底下我了解过,他们对眼前的现状也很发愁:周一到周五太长,老师作业太多,父母不在跟前,游戏时间太短等等此类。跟我们念书时候比较,唯独没有:
为生活差距而发愁,为缺少金钱而发愁。
说钱并不低俗。
一个人奋斗的根源,除去那些精神誓言带来的鼓励之外,就数它最为实惠和纯洁了吧。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贫困拮据的童年生活是很多人为之努力的动力,当窘迫的在校园里,村庄上,看到家庭富裕的孩子吃更好的饭菜、穿更好的衣物、住更漂亮房屋的时候,自尊心会受到冲击,暗自里会激励自己,改变命运。
当然,你可以说虚荣,但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很多愿望的达成,确实来自欲望,那份心底的尊严。
1
经历过童年困苦的我们当了父母,的确不想让孩子为金钱而困住手脚,丢掉本因补充的营养,失去本应读上的书籍,错过本应抓住的机会。说到底,我们不想让孩子像小时候那样吃苦;想让他们把所有精力,都用于学习上。
可把更多钱、更好的物质生活给予他们的后果,却远不是我们想的那样。
因为有了钱,他们觉得生活进行下去很简单。
因为有了钱,他们觉得学习就是浪费时间。
我们辛辛苦苦咽下自个儿劳动的痛楚,却没料到呈现给了他们一个无需奋斗即可得到全部的生活情景。他们认为:
谋生赚钱这事不是人生的本分,作乐享受才是他们的人生目的。
我们负责挣钱,他们负责花钱;
我们负责怎样挣钱;他们负责怎样花钱。
金钱不但没有收获孩子学习的专注,反而转移了在学校努力的意义。
你跟孩子说学习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好的生活。
他说我现在已经有了好的生活,又何必学习!
2
我们不只给了他们金钱,而且还赋予他们随意支配的权利。
颇像一笔巨款到了一个不会投资的人手上,因为他完全不具备支配这些资金的水平,反倒伤害了自己。
我们给他们修建上了保温防风的城堡,他们却渐渐失去了在恶劣环境中行动的欲望。
可是,这些都是我们的辛苦钱啊,一面是你在外努力的拼搏,一面是他在家极端的享受。我们说过的啃老族是在中年以后开始,不料这些孩子从上学就已然定型。
可是,我们终究是会老去的啊,坐吃山空的例子早已有之,我们更怕一个只知享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癌患者、生活侏儒病人的出现。
现在的学校里,你会见到:
饭菜还算可口,孩子们到厨窗前盛到碗里,用勺子挖上一两口之后就全部倒掉,接下来,再到小卖部,疯狂购买垃圾食品,拿到教室享用,从第一节课到最后一节课,从周一直到周五……
作业本还能再用,但他们把稍用几张的本子就丢进垃圾桶,然后从新到文具店买上新的,待写上几张后又变成旧本继续扔掉,接着从新购买……
上级给每个同学一份营养餐以示爱护,但校园里就此却多了一道风景,未喝完的牛奶袋遍地都是,未剥壳的煮鸡蛋扔在墙角……
前几天我跟他们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讲台下他们看着我努力默念经文的样子发呆。
因为父母给钱的时候,从来都是这样说的:
孩子,你努力学习吧,钱的事情不要担心。
3
我们很忙,他们也很忙。
我们要忙着谋生,他们要忙着享受。
我们很累,他们也很累。
我们为生计所迫而累,他们为选择太多而累。
我们天真地认为,给他们更好的物质生活,他们就会在学校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结果是:因为有了更好的物质生活,于是不需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我们天真地认为:给他们更多的金钱,是让他们不要被物质所羁绊,要独立寻找精神世界的丰富。
结果是:丰沛的物质生活困住了精神世界,他们在物质的城堡里酒足饭饱、步履蹒跚。
在孩子最需要陪伴的日子里,我们去挣钱了。
在孩子最需要聊天的日子里,我们进入梦乡。
是的,你挣了钱,没时间陪孩子了。
是的,孩子们有了钱,也没时间理家长了。
金钱成了两代人沟通唯一的纽带,家庭、亲情、感恩、付出被堵在成长路上,迷了方向。
4
再穷不能穷教育,
教育现在不再贫穷;
再富不能富孩子,
孩子现在已经富裕;
优越的教育条件,面临的是腰包早鼓起来的孩子们。
惶惑的教师群体,面对的是茫然面向未来的孩子们。
无意中的善意,却形成了教育领域的挑战。
更可悲的是,那些努力只给孩子金钱和物质的家长们啊,并不富裕。
那些努力挣钱却还不知回头的家长们啊,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窘迫中,生生用血汗给自己孩子成长挖了一个享乐主义的大坑,
但愿,孩子的理想,能被一沓沓金钱唤醒?
但愿,真诚的呼吁,不被一群群无知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