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习惯,从程序员该如何跑步说起
傅佩荣最近讲了一个段子。是关于健康的。有人告诉他,每爬一级楼梯可以多活4秒,如果从40岁开始爬,累积下来可以多活三个月。然后他就问那人,这多活三个月用来做做什么呢?答曰:继续爬楼梯。于是傅佩荣不能淡定了
段子有点冷。不过想想傅佩荣先生是大哲学家,追求的是生命的意义。不是如我这般总是那么怕死。
去年开始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活到70岁。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一次体检的时候心率出了点问题。当然后来在正规心内科检查有没有问题,可能是因为太焦虑了(2017年的确是个焦虑之年,罗振宇的跨年演讲的主题之一也是焦虑)。其次有时候真的感觉心力不济,用身边一些朋友的话讲,叫骨头老了,干不动了。再次,是突然意识到自己三十好几了,这三十多年多一晃而过,如果再这么一晃而过个十年二十年的。那个时候才去考虑这个问题,好像晚了一点。危机感很强烈啊。
没有目标就没有规划。活到七十岁是目标,那么该如何达成这个目标。张遇升在得到上讲了一门课《怎么健康活过100岁》,讲的很好很有道理。第一时间买了课程,听了一遍。收获很多。因为他说的那些好习惯我都没有,坏习惯全占。真是一种无言的羞辱
既然有高人指点,我这小白当然要紧紧跟着。于是开始制定各种计划,有传统的作息表上墙,也有高科技的滴答清单和番茄钟。结果却是让人不堪的,除了再一次证明了我是一个意志薄弱的人,吃不得苦也经不起诱惑。没起到什么具体的作用。计划们各种的泡汤了。
比如其中一个目标是一年骑行1500公里目标。目标分解下来,去掉节假日,每周差不多30公里。我坚持了一段时间,大约500公里左右。然后有一位医生和我说,不要骑车容易压迫前列腺。本来就已经开始痛恨骑行的我终于找到理由,内心小小的愧疚了一下之后,很开心的取消了骑行的计划。
而且进一步的是,既然其中一项计划被取消了。那么似乎意味着整个计划都不在完美了,变成了一个有缺陷的失败计划。于是整个计划破产。
这真是赤果果的学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不能让人活得更长久一些。
这就更加的让人焦虑了。人生烦恼读书始。知而不行等若SB。而我似乎就是那个......
今年10月初的一个早晨,太阳特别好,把阳台照射的明亮而欢快。于是我开始思考人生。看着墙角蒙尘的跑步机。想着自己是否只自能活到五十岁,以及我将如何到达人生的终点。是一会排成S型一会儿排成B形么,能不能有个更好看的姿势?或者说,如果真的只能活到五十岁,那现在要去做什么?人总是要向死而生不是么,何况我是一个有终局思维的人。要如何做,多年之后才能不那恨自己。
思维就这么蔓延着。让我上跑步机跑半个小时,我是坚决不会干的了。因为既然坚持不下去,那么再去做徒劳尝试只会得不偿失。不过我想起了《微i习惯》这本书,也许可以试一试作者的挑战一个俯卧撑的技术,虽然之前并不认可做的的观点。
于是就决定先跑个5分钟试一试。上机,选好“中年人跑步模式”,才发现最短只支持5分钟。好险,差一点又计划破产了。于是就这么跑了第一个五分钟。然后就有了很多然后,10月中旬的时候发了一个朋友圈,算是立了字据要把这件事情坚持下来。下面这张图是最近的成果:
关于习惯的养成,到底要用一个什么样的姿势才好。
我曾定下无数目标。比如练字。下图是我买的字帖和宣纸。但是结果是,前一段时间参加考试。考完我最担心的是,多年不拿笔,阅卷老师能不能认得我写的答案。
还有,前几年决定学会使用一门乐器。这个还好一点,总算是识了谱,能够拉出那么一两首曲目。不过距离我想要的《回梦游仙》有点远。
这些都是发了朋友圈,立了字据的。还有还有更多的就不说了。经常发现宏愿,要做一个自律的人,要成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要锻炼出过人的毅力。可惜最后,大部分宅男拯救计划都成了灾难计划。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暴十日寒。还好没有生活在古代,要不按照儒家君子那一套来,一定死的难看
《微习惯》书中说,养成习惯基本就两个方法:动力法和意志力法。动力发很简单,就i像哄小孩一样,做完一件事情给糖吃。但是作者说,养成习惯最好不要靠动力方法。动力方法需要外部激励,容易审美疲劳。就像一个月薪三千的,涨一千块的工资会很开心。但是给月薪十万的涨一千的工资,说不定会导致人辞职不干了。动力法最大的问题是会有后遗症,一旦动力减退或消失,人就会虎头蛇尾,影响自我认知。
培养一个习惯实质是让大脑从一个舒适区到另一个舒适区。如果能够成功到达,那么就会有所成就。比如跑步,跑到一定程度大脑会释放内啡肽,人会感觉很爽。这个时候就算是到了舒适区,有些人会因此爱上跑步。
从一个舒适区到另一个舒适区同时还是一个自我认知改变的过程。会让人重新认识自己。如果迁移成功,潜意识就会自我肯定,从而形成正反馈,让人能走的更远。反之,则会自我否定。现在的电子游戏都使用了这个原理。公司的HR也喜欢用这个手段(小伙伴们可要看清了,不要被人误了前程)。
意志力方法,也就是通过咬牙坚持,可以让人做到舒适区的迁移,且不会有后遗症。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坚持28天就能养成一个你想要的好习惯。
不过意志力方法要求人离开舒适区。但是更多人坚持不到这一步。比如我的大脑似乎就没有释放内啡肽的功能,因此无法体验到跑的很爽的那个感觉。所以我的跑步计划从来都是失败的。意志力法,因为反人性,所以成功率并不高
作者的基本理论是,意志力非常宝贵,要省着用。至于如何省着用,那就是把目拆分成小到不可思议的地步。这样子每一次的行动都不会有意志力被消耗的感觉,这样就能使人长期坚持,直到达到舒适区这个成功彼岸。
总结一下。
第一、做好意志力管理。这东西很珍贵,不要随意浪费。
第二、人是喜欢完整性的。就像我之前因为骑行的目标泡汤了,就放弃了整个计划。所以不要搞太多的目标,盯着一个目标就好。
第三、把事情拆分成小到以及容易到不可思议。这样会避免失败,也会应为觉得特别容易做到而避免放弃。
第四、个人经验之谈。时间也要才分到小的不可思议。因为时间真的是太宝贵了和不够用了,作为一个程序员写代码、发朋友圈、刷抖音。人生真的太忙,以至无暇思考未来。如果让跑步一个小时,只会觉得浪费了好多时间,人生难道就是用来跑步的吗?但是五分钟就不同,我的实践中根本没有时间成本的感觉。
第五、其实比决定做一件事情更重要的是决定不要做一件事。现在是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一切唾手可得,因而一切都显得那么廉价。自律因此更显可贵。这么多年我自认为可以拿出来说的一件事就是不看电视剧。不是完全不看,而是每年最多只看一到两部,这样相比我的人生多出了好多时间。
另外,要声明的是书中也有很多观点我并不能接受。比如什么为了给大脑创造一个回报,无缘无故的哈哈大笑。我从不干这种事情,成功再多次也不会。
电影《阿甘正传》中,甘在某天突然想跑步,于是他就跑了起来。然后他跑过了栅栏。然后他发现自己可以跑的更远一点,于是跑出了小镇。然后他发现还可以跑的更远一点,于是他在整个美国跑,还让很多人跟着他跑。整个过程,没有去寻找意义,也没有目标,只是觉得自己可以跑的更远一点。
对的,只是为了跑的更远一点。这就是我想要的,没有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