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山碑注释及翻译

2019-08-25  本文已影响0人  Dr_hejiasheng

《峄山碑》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

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1]。

戎臣[2]奉詔,經時不久,滅六暴強。

廿有六年,上薦高號,孝道顯明[3]。

既獻泰成[4],乃降專惠,親巡遠方。

登於繹山,群臣從者,咸思攸長[4]。

追念亂世,分土建邦,以開爭理。

功[5]戰日作,流血於野,自泰古始。

世無萬數,陀[6]及五帝,莫能禁止。

廼[7]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復起。

災害滅除,黔首康定,利澤長久。

群臣誦略[8],刻此樂石,以箸經紀[9]。

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丞相臣斯[10]、臣去疾[11]、御史夫=臣德[12]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曰:可。

峄山碑注释及翻译

注:

[1]武义直方:武,用武。义,正义。直,正直。方,方正。

[2]戎臣:武臣、武将。

[3]廿有六年,上薦高號,孝道顯明:即《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二十六年事。

[4]咸思攸長:即登山所思,所思即后文。

[5]功:通"攻"。

[6]陀:延续。

[7]廼:即"乃"。

[8]誦略:诵其大略。

[9]經紀:指代史书。

[10]斯:李斯。

[11]去疾:冯去疾。

[12]御史夫=德:即御史大夫名德,姓不详。

译文:

始皇帝建立了国家,在最初开始的时候,继承了先世的爵位称秦王。

他讨伐叛乱与逆贼,威力震动四方,为人勇武正义直率方正。

武将们尊从他的命令,经过了不久的时间,消灭了残暴而强大的六个国家。

在秦王二十六年时,臣子们献上尊号,彰显秦王的孝道。

在名号议定完毕后,皇帝就特意降下恩惠,亲自巡视远方。

巡视中登上了绎山,跟随皇帝而来的大臣们,全都思绪悠长。

追忆乱世之时,王侯剖分土地建立起很多即邦国,开启了纷争的缘由。

每天都发生国家之间的攻战,战士们血流在原野中,从很久以前就开始了。

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万代,一直延至五帝之时,都无法禁止这些战争。

直到今天的皇帝,合天下为一家,才不再发生战争。

还消除了各种灾害,百姓们生活快乐安定,皇帝的恩泽惠民永久。

大臣们称颂大致的情况,刻在这块砾石上,来记载这段历史。

二世皇帝说:此前金石所刻的说尽了始皇帝的事迹,如今我袭用了皇帝称号,而金石刻文中没有说是始皇帝,这样时间久远了,就象我们这些后代所做的一样,无法显出是始皇帝的功绩和德行。

丞相公李斯、我冯去疾、御史大夫德冒死进言:我们请把诏书完整刻下来,这样金石刻文的来历就清楚了。我们冒死请求。

二世皇帝批复说:可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