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写作大师班》/第九章 场景编排9
10.4.6 结局
契科夫说过,最后90秒是任何戏剧最重要的部分。那是因为最后的场景是故事最终的汇合点。有时最后一个场景包含一个或更多的情节冲击点,而且以揭露形式呈现。不过情节内容这是通常都已处理完毕了,最终的场景就像开头场景一样,成为整个故事的缩影。作者再次凸显主题模式,让观众体会到可对角色的这种描绘也是更大世界的运作方式。简而言之,观众获得了主题揭露。
想写出出色的结尾场景,必须了解:
一,它是整个故事那个倒三角形的顶点,
二,这个场景本身也是个倒三角形,这个场景及整个故事的关键词或关键句,要在最后出现
,如果处理得好,最终场景能带来最大的漏斗效应,最后出现的关键词或关键句在观众心中和脑海中引发巨大的冲击力,在故事结束后仍久久回荡。
了不起的盖茨比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结尾那么有名有其道理,盖茨比死了,尼克体会到他跑到大城市追求功利的虚幻,决定回到中西部,在最后一夜,尼克看了富人割据一方的这个东岸小天地最后一眼。
菲茨杰拉德笔下的最后场景序列值得细读,他借尼克之口说,随着季节结束,大宅也关上大门。这是故事中的一个具体事实,象征富人派对所代表的虚假乌托邦。随着盖茨比之死而消逝。作者随后快速回溯时间,同时放大视野。你可想象美国开国之初,这个小岛是浑然天成的伊甸乐园,一切都是可能的。新大陆郁郁葱葱,在海上盛开隆起,满足世人最后的美梦,这与眼前的小岛形成强烈对比。盖茨比、黛西和汤姆等现实人物的欲望将岛上的茂林变成大宅,妄想和虚无派对等错误的崇拜物。
在这个宏观的比较之后,菲茨杰拉德重新聚焦于盖茨比这个人,他的欲望像激光似的指向黛西家码头另一端的绿灯。盖茨比和古典神话英雄一样,怀抱着错误的梦想,并不知道他从中西部踏上这条人生路时,一切就已潜藏在这个国度的暗黑一面之后。
故事即将来到故事及场景结尾那个倒三角形的顶点时,菲茨杰拉德提到象征,虚假欲望的那盏绿灯,许多故事在结尾让主角满足了欲望,一切圆满结束,但菲茨杰拉德舍弃了这种虚假的结局,他让小说结尾出现永不止息的欲望,可人生目标远离我们,我们付出更多力量去追求它。小说的最后一句是一个主题揭露,揭露足以代表整个故事。于是,颠扑向前,逆水行舟,一次又一次退回到过往。
沿海一带的夏季,别墅大都关闭了,四周几乎没有光源,只有渡轮的灯火在海湾上时隐时现,月亮爬得更高了,地上的别墅越来越渺小,一座古老的岛屿逐渐浮现,正是当年荷兰水手眼中的新大陆,郁郁葱葱在海上盛开隆起,这片树林让地给盖茨比,这幢别墅过往也曾经在风中呢喃,满足世人最后的美梦。就在那电光实火的瞬间,在这片新大陆的面前,他平息落入诗意的冥想,虽然他不了解,也不想了解,那是最后一次,人面对面看见了最极致的惊奇美景。
我坐在沙滩上,遥想那古老陌生的世界,想一想盖茨比发现黛西家码头那盏绿灯时,心情一定也像发现新大陆那么惊奇。他历经千辛万苦才踏上这片蓝色的草皮,梦想离他好近好近,仿佛伸手就能触及,他不知道美梦赶不上他的脚程,被远远抛在纽约以西那片遣人遗忘的广袤中。那儿的黑色原野是人民的古刹,在夜空的覆盖下起伏绵延。
盖茨比相信那盏绿灯,相信那就是他未来的高潮。年复一年,高潮在我们眼前消退,我们扑了空,没关系,明天再跑快一点,手再伸长一点,总有一天,我们总有一天。
于是,颠扑向前,逆水行舟,一次又一次,退回到过往。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66569/95bc5352f749bd8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