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读书札记七
真正的爱是自由的选择
没有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就认为人生不够完整,以致无法正常生活,这就构成了心理学上的“依赖症”。
过分的依赖只能导致病态的人生。当然,我们必须区分病态的依赖和对依赖的正常渴望。不管年龄大小、不管成熟与否,我们都希望获得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心理健康的人承认这种感觉的合理性,却不会让它控制自己的生活。
就如同饥肠辘辘的人,只想着向别人讨要食物,却拿不出食物帮助别人一样。
他们不在乎依赖的对象是谁,只要有人可以依赖,就会心满意足。
所谓消极性依赖,是指患者只在乎别人能为他们做什么,却从不考虑自己能为对方付出多少。
导致消极性依赖的根源是缺乏真正的爱。
真正的爱与自我约束相辅相成。
过分依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与心智成熟完全无关。过分依赖的人只关心自己的滋养,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只想自己过得丰富而充实。他们渴望快乐和享受,不能忍受成长的痛苦、孤独和寂寞。他们既不关注自己心智的成熟,也不关心别人心智的成熟,哪怕是他们依赖的的对象。他们只关心别人是否能永远满足他们的需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常把过分依赖错当成“爱”,而忽视了心智的成熟和心灵的进化。
不是所有的“精神贯注”都是爱,那些与心智成熟无关,不能给心灵带来任何滋养的“精神贯注”,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
爱的唯一目标,乃是促进心智的成熟和人性的进步。
培养某种爱好,是自我滋养的有效手段。要学会自尊自爱,就需要自我滋养。
如果他们懂得自尊自爱,就不会自欺欺人,以低级、肤浅的目标代替自我拓展和自我完善。从另一方面来说,通过权利和游戏,也未必不能实现爱的目标。有的人投身政治,只是想凭借政治影响力,为人们谋求幸福。有的人努力赚钱,只为供子女上大学,或是用金钱购买更多的时间和自由,这样才有条件去学习和思考,去推动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对于这些人来说,金钱和权力不是最终目标,人类才是他们爱的对象。
我们爱的真正对象是人。只有人类的心灵,才有成长与进步的能力。
因为真正的爱的本质之一,就是希望对方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
真正的爱的滋养,远比一般意义的抚养复杂的多。
其实,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
在不合理的给予和破坏性的滋养背后,尽管动机多种多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给予者以“爱”为幌子,只想满足自己的需要,却从不把对方的心智成熟当一回事。
爱是一种极为复杂的行为,不仅需要用心,更需要用脑。
爱绝不是无原则地接受,也包括必要的冲突、果断的拒绝和严厉的批评。
他们一厢情愿,把自我牺牲当成真正的爱。其实,他们的潜意识蕴藏着更多的是恨,并渴望得到发泄和补偿。
很多的时候,我们自称为别人着想,可能只是为了逃避责任,满足自己的愿望;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出自个人的意愿,核心动机是满足自我的需求;不管别人做什么事,真正的原因都是为了自己。
真正的爱能够使人发生改变,在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扩展,而非纯粹的自我牺牲。所以,爱在某种意义上是自私的,最终追求的是自我完善。区别爱与非爱的关键不是自私或无私,而是行为的目的。真爱的目的永远都是促进心智的成熟,出于其他目的的“爱”都不是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