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易改,《红楼》难拍
偶然发现,我们社区新开了一家“壹等书房”,是一家书店。壹等书房,取“阅读是壹等事”之意。起名是一种学问,这名字就起得挺好,寓意好,又好记。
其实,这里原本是街道文化活动中心,以前似乎从未见过有什么文化活动,只记得在全民戴口罩期间,这里曾经充当过核 酸检测点和疫苗接种站,我那两针疫苗就是在这里接种的,
如今,这里被改造为一家书店,书店不大,书籍主要有两大类:文学类图书(大多是小说)和少儿类图书。对于爱看小说的我来说,有这么一个书店,实在是太方便了。
小说中有一部分是作家签名版,有一定的纪念意义。不过,我现在是不会再轻易买书了,家里的书已经没地方放了。书店门口贴着一张告示,上面写着:加入会员之后可享受折扣购书、折扣购饮料、免费借阅图书等服务,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参加书店举办的各种活动。
于是,我就花88元办了一张会员月卡。
今天下午,书店举办了一场活动,名曰“《西游》易改 《红楼》难拍——刘晓蕾著《情僧、英雄与正经人:14位人物解透红楼梦》分享会。”恰逢周末,我也就欣欣然前往了。
活动邀请了该书作者刘晓蕾和媒体人潘采夫、作家兼制作人庄秋水,围绕着这本书以及《红楼梦》中的一些主要人物,展开了一场讨论和分享。
《情僧、英雄与正经人:14位人物解透红楼梦》选取了《红楼梦》中十四位具有典型性的主要人物,对其性格、精神特质以及人物间的复杂关系进行细致解读,力图还原曹雪芹笔下辽阔而深远的人性世界。
在活动现场,作家刘晓蕾分享了她的创作体会,并与其他两位嘉宾一起,就《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畅谈了各自的喜好和看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26473853/c9b50f7324d854a5.jpg)
作家刘晓蕾将《红楼梦》中的人物分为三类:情僧、英雄和正经人。情僧如贾宝玉、林黛玉、尤三姐等,英雄如探春、贾母、王熙凤等,正经人如贾政、薛宝钗、袭人、王夫人等。
刘晓蕾认为,所谓的“正经人”就是正常人,他们遵循传统,循规蹈矩,看重功名利禄,处处小心翼翼,不敢表达真实的自我,活得无奈而憋屈;贾宝玉是“情僧”的代表,他简直就是情感的化身,纯情又多情,对谁都掏心掏肺,对待林黛玉更是情深意切,真是“智极成圣,情极成佛”。而探春则是“英雄”的代表人物。在那个封建礼教森严的时代,探春虽为一介女流,却敢于站出来,管理家务,改革弊政,那份胆识、魄力和才干,着实让人佩服。勇敢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红楼梦》被认为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急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而在刘晓蕾看来,尽管生命中充满了无常,死亡是每个人的宿命,但重要的是生命的展开,这也是生命的意义。
至于说到《西游》易改,《红楼》难拍,刘晓蕾和庄秋水一致认为,《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都比《红楼梦》容易翻拍,因为前三者讲述的都不是寻常的生活故事,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戏剧冲突,这样的故事比较容易吸引观众。而《红楼梦》则不同,它就是日常生活、过日子,绵密、琐碎,反而不容易出彩,而且,要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也极考验演员的演技。
活动共持续了两个小时,最后二十分钟,是观众提问、互动环节,总共有三位观众发言,三位都是男士,大概还是男士比较勇敢吧。
其中,第一位男士的发言蛮有意思的。这位男士说,关于《红楼梦》的研究有很多,有研究人物的,有研究社会百态的,有研究文学价值的,等等,可以说不计其数,却少有人研究其中的场景,而他专门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究。经过仔细比对和实地观测,他发现,《红楼梦》中的所有建筑和场景,都能够在圆明园里完全对应上,并且大部分场景是按15:1的比例缩小了的,部分场景是实际大小。
这位男士还带来了一式若干份图纸:圆明园(大观园)景点对应图,图纸上方是圆明园景观图,各处分别标有编号,下方是圆明园景点和大观园建筑的一一对应说明,非常详尽。
![](https://img.haomeiwen.com/i26473853/d2ea15ebddf6a439.jpg)
这位男士就坐在我的旁边,活动结束时,我加了他的微信,并讨得一份图纸,也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我打算有空时重温一遍《红楼梦》,再拿着图纸去圆明园实地探访一下。就怕我这外行根本看不出啥门道来,不过,就当去圆明园逛一逛,也是极好的,哈哈。
我猜想,这位男士可能是做房地产或建筑行业的,难得他有心,从场景、建筑的角度去看《红楼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思路。
世界之大,一草一木皆是风景,宇宙万物,一花一叶皆有生命。这些,我们都可以去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