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赢了自己,输了世界又何妨 |《斯通纳》
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尼采
——这部小说,推荐给所有的大学教师,以及觉得自己与世界格格不入的人。
一.从农家子弟到大学教授
一个农村出身的苦孩子,由于偶然的机会命运垂青,考上了大学,并全身心地迷上了文学。
由于不善言辞,更不善钻营,唯有对文学的专注,让他受到伯乐的青睐,留校当上了大学老师,彻底摆脱了农家子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
同时,还娶到了心仪的漂亮姑娘,娘家还是城里的有钱人,养育了活泼可爱的女儿,又到郊区买了大房子,在外人看来,这是似乎是一个农家子弟华丽丽的逆袭故事……
但没想到,这次逆袭花光了后半辈子所有的运气——
对文学的热爱,让他对自己的命运表现出巨大的漠然。因为在职位上没有任何野心,在人事关系上不会圆滑世故,甚至有点固执,斯通纳放弃了晋升的机会,得罪了同僚,这个同僚后来还偏偏成了上司,从此屈居人下,被排挤、穿小鞋,逆来顺受一辈子,最后得了癌症,至死也没能扬眉吐气……
二.大学教师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在《斯通纳》这部小说中,约翰·威廉斯描写的正是一个失败的大学学者的故事。
这部小说也自然引发了我们对大学和大学老师这一群体的思考——
记得大学毕业时,同学们的出路泾渭分明:平时那些精明强悍,学习成绩又高,社团领导能力又强,又极善于和其他人打成一片的同学们,绝大多数都去各大外企应聘,成为金领粉领职场精英;而平时性格比较温婉,对书本的兴趣胜过对人事交往的同学们,则很大一部分留校、读研读博搞学术。
做大学老师显然有很多的好处,如威廉斯说的“有着良好的身份感,因为自己作为在某种意义上不会倒闭的某个机构的终身雇员享受着那点可怜的安全。”理想的象牙塔里的世界,价值观相对简单纯粹,不需要处理那么多的人事关系,不需要追名逐利。
那么可不可以先这样得出简单粗暴的结论:喜欢当老师搞科研跟文字打交道的人,也许天生性格里就有与世无争的一面?他们喜欢和单纯的孩子、学生们打交道, 倾向于逃避社会竞争和复杂的人事关系;他们有着高贵精神的棱角,害怕在外面的社会被打磨得圆滑和八面玲珑。
现实中的大学教师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传统认知中,大学是象牙塔,是避难所,是外面世界暴风雨中的一座小茅屋。威廉斯在小说中借助斯通纳的好友马斯特思之口给大学下了一个定义:“大学就像一座庇护所……是给那些体弱、年迈、不满以及失去竞争力的人的休养所。” “大学就是为我们(这样的失败者)而存在,为这个世界的弃儿而存在。”
如今,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大学早已没有那么纯粹,或者说大学早已沦陷为外部世界的殖民地,为外部的功利世界提供滋生的土壤并输出价值观。这些年来,商业社会的苔藓已经开始侵蚀象牙塔地基的石柱,并从底部蔓延上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外在气象。始于大学内部的争斗和文人学者之间的倾轧不见得比“外面的世界”更无辜更手软。
尽管如此,马斯特思最后总结道:“可即便像我们这样不堪,也比外面那些人强,满身污秽,比那些外面世界的混蛋强。我们不做坏事,我们心口一致,我们因此得到报偿,这是一种天然美德的胜利……”
斯通纳是众多与世无争的大学教师之一,中国谚语说“百无一用是书生”,斯通纳正像一个手捂缚鸡之力的书生,在和妻子、和上级,甚至和学生的斗争中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最后他被病魔打败,但他临终前捧着自己写下的一本书,就像捧着自己得以延续的生命,毫无遗憾地离开了整个世界。
三.输了全世界
1.被妻子打败
斯通纳的婚姻生活可谓蚤满华袍,名存实亡。一个出身名门的漂亮姑娘,不费什么力就追到手,但结婚一个月,斯通纳就知道自己的婚姻失败了,他在家庭内部为自己找了一个终身的敌人和霸主。从此,他忍受着控制欲极强的妻子所施加的精神压迫和空间压缩,把自我蜷曲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生活。
2.被学生打败
当沃尔克——一个带着外面世界气质的学生来到他的面前,试图用投机取巧、世故和心机攻破斯通纳的堡垒时,被他毫不留情地拒之门外。当这个学生嘶喊着“这件事没完”,斯通纳感觉“他的感情已经被榨干,觉得自己老态龙钟、疲惫不堪。”
果然,这个学生凭借关系、心计还是攻破防线,进入大学。斯通纳为维护象牙塔所做的微弱抗争以失败告终。
3.被上司打败
沃尔克事件成为斯通纳被上司打压的导火线。与世无争的斯通纳在之后几十年,都不被上司各种暗整、穿小鞋,就像命运依然无情地欺压那些早已宣布停战的投降者一样。斯通纳用各种理由说服了自己接受这些并非来自命运而是来自人为的安排,他的种种努力显得如此势单力薄。
4.被爱情抛弃
他生命中唯一一段迸出激情火花的是与女学生的婚外情,而当“外面的世界”开始侵入他们短暂的欢爱,他任其自然,从没有去争取什么。因为他很现实也很畏缩地认识到无论如何也无法活着逃离这个世界。“他拥有了爱,然后又放弃了,把他释放进混乱的生命潜能里。”
5.被疾病打败
最后,他得知自己得了癌症,感到“一种柔软干缠在他身上,一种倦怠感爬上他的四肢。一种有关自己的身份感猛然袭来,他感觉到了这个东西的力量。他就是自己,他知道自己曾经是什么样的人。”
四、 战胜自己
也许看到这里,你会有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觉。恰恰相反,斯通纳不是一个甘于平凡的平庸之辈。
他积极地学习文学,积极地追求心仪的姑娘,积极地科研和写作,遇到心机学生能够坚决将其拒之门外,受了上司排挤时也不是没有去争取过。
他只是没有那么努力地去争取,在他看来一切人事上的斗争都是可笑甚是卑劣的。他一生都没有浪费时间在这些无谓的争斗上,可以说,他一生都在尽量回避这些人与人之间的争斗,逃避到文学和精神的世外桃源。追求自我的宁静使他对自己的命运走向呈现出巨大的漠然。
斯通纳是婚姻的隐忍者,只要妻子能给他留一小片读书的空间,他便可以忍受来自外界的压迫。在为自己打造书架打磨木材时,“他逐渐打造成形的是他自己,他要置于某种有序状态的是他自己,他想创造某种可能性的是他自己。”
最后他连家里这一小片灵魂的自留地也被无情地征用了,他退而把灵魂最后的乐土搬到了外面——办公室,在那里潜心自己的创作。只要妻子稍微放松控制,“他发现不仅生活下去是可能的,甚至偶尔有些许欢乐也是可能的。”
直到四十二岁时,斯通纳在这场与上司之间漫长的消极斗争中,经历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中年危机:“往前,看不到任何自己渴望享受的东西;往后,看不到任何值得费心铭记的事物。”这时候他差不多要失去自我,连自己也被打败了。
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消耗了他的能量。直到有一天,他忽然觉得跟上司玩的这场游戏,“似乎显得无聊和下作了,一股倦怠感油然而生”。于是他放弃了战斗,又一次选择回归自己宁静的内心,逃往精神的桃源。
弥留之际,他捧着自己毕生精力写下的那本书,他知道,自己的一小部分,已经在那本书中,并将永远与书共存。
五. 后记
斯通纳用一种无为的态度,与世界的各种争斗保持疏离,他清醒而又冷漠,似乎看着的是别人的命运。他始终记得导师斯隆对他说的话:“你必须牢记自己是什么人,你要选择成为什么人,记住你正在从事的东西的重要意义。”由于他的退让,来自现实世界方方面面的打击,在他身上,都像一记重拳打在棉花上。
中国人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斯通纳用一辈子的忍让,换来内心的和谐与宁静。他的现实虽然逼仄,却拥有一片灵魂的原野。
从珍爱的女儿那小小的身体中,斯通纳终于感受到一种对自己柔软天性的悲悯:“由于跟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它只好寄离在一个不可能是自己家园的地方。渴望温柔和安静,它却只好以冷漠、麻木和喧闹为食粮。这种天性,既是在陌生和充满敌意、不得已要生存的地方,也没有蛮力击退与之做对的残暴势力,只能退缩到一个静谧之地,那里荒凉、狭小而宁静。”
好友马斯特思曾经一语指明斯通纳的秉性:“你同样在弱者之列——你不会跟这个世界拼搏。你会任由这个世界吃掉你,再把你吐出来,你还躺在这里纳闷,到底做错了什么……你无法面对它们,你又不会与它们搏斗。因为你太弱了,又太固执。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安身之地。”
其实他错了,斯通纳用自己的那本书表明,他这样“一个普通、懦弱、老实的人,不用金钱,不用枪炮,不用砖瓦,用头脑、心灵和纸张筑起了一道墙,把自己安置其中,悠然度日,然后坦然并心怀感激地,面对必定要死亡的人生。”
也许这种态度,正是很多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与现实和平对抗的方式。
现实的运行规则一直在变,历史如江川一般向前演进,个人以其微薄之力,耗尽一生去和任何一股力量对抗,都是虚妄。老子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每个人终其一生,最终的任务就是找到安放灵魂的家园,并且用最大的力量去捍卫这个家园,除此以外的任何一切,一点都不重要。
也许有人要说,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人生输家,一点也不励志,跟鸡汤和成功学也没有任何关系。
也许,作者只想告诉我们:凭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最终都不得不面对一辈子就是普通人的命运。在命运里,每个人的生活都有无可奈何无法掌控的一面,我们终将花费毕生精力,像斯通纳学习怎样在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中,找到安放自己灵魂的狭小空间,自尊又舒服地活下去。
人生的战场上,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输了世界,只是输掉了表象;
战胜自己,就战胜了生命的本质。
赢了自己,输了世界又何妨?
一本好书,既不歌颂某种人,也不贬低某种人。不去传播某种价值观去教化读者,而是让读者认识到,有这样一种价值观。一个人所了解的价值观越多,才能形成成熟而独立的个人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