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百法明门论第23讲 ——随烦恼1(忿恨恼覆诳谄矫害)
妙果寺则金法师
二〇一九年八月二日于妙果寺宿觉讲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各位同修晚上好,阿弥陀佛!
今天晚上继续来学习《大乘百法明门论》。
上讲回顾——六根本烦恼
上一堂课我们把六根本烦恼介绍了一下。六根本烦恼内容也挺多的,其中慢烦恼里面就有七种慢,见里面有五种见,我们都通通过了一遍。这些内容光学一遍是不够的,要反复去复习。
烦恼法一共二十六个,加上四个不定的,作为我们凡夫来讲基本上都具备。所以学这部分内容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佛菩萨讲的这些内容就像一把手术刀一样的,把我们内心的病灶啊、恶性肿瘤啊,都给挖出来了,不像那些很激动人心的“佛法”,让人听得很激动、很高兴,而这些烦恼法的内容听了可能会很不舒服,因为对照一下,发现我们内心都有。但是如果不去了解,这个问题就不存在吗?不是的,不去了解,凡夫也有。只有我们去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烦恼,然后通过佛菩萨教导的方法去转化它、净化它、解决它,这样子我们才有希望,否则的话一直就在这个六道里面,被这个烦恼业推着跑。所以烦恼又叫“使”啊——驱使我们六道轮回,所以要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才行啊!
那我们上次六根本烦恼稍微回顾一下:
第一个,“贪”,贪——主要是从我们取五蕴的这个角度来讲的,所以六根本烦恼里面的贪主要针对于五取蕴,对五取蕴的这种染爱耽著为贪的体性、为贪的自体的含义。所以这个贪跟一般我们讲的贪不一样。
第二个“嗔”,嗔——就是于众生,损害为它的自性。一发起嗔心来了就要伤害众生了。
第三个“痴”,痴又叫无明,就是于业因、果报、真理、三宝这种对境无知、不了解为痴的一种心理状态。
第四个“慢”,慢——就是在自己跟别人的关系当中,把自己抬高。就是很自然地要把自己突出来,站在第一位、排在第一位,这个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无明!慢有很多种:慢,就是一般讲的傲慢;过慢——过分的慢;慢过慢——就是特别的慢;我慢,就是执著有我有我所对的一切,这样子就没有办法不慢了,因为我一定是最重要的;增上慢就是对于这种殊胜的圣者境界,或禅定境界,本来没达到,他说他达到了,但不是故意的,而是因为他判断错误而导致的;卑慢——明知道自己不行还要傲慢;邪慢——就是知道自己不行、知道自己不具备功德,然后要去骗人家,说自己有种种功德,还自以为是。
第五个“疑”,疑——就是对于真理、对三宝这种阐述真理的这种对境,在那怀疑不决——“有没有啊?”,这样子就障碍了我们在这个三宝的对境当中得到功德。
第六个“不正见”,不正见也叫恶见,或者一个字就叫见。恶见、不正见就是对于真理在那里颠倒地推度——凭着自己凡夫的妄想在那里去瞎猜。以这种染污、颠倒错误的智慧为这种邪见的体性。第六个不正见包括了身见(执著身体为我)、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这些都是烦恼法,这些六根本烦恼都会障碍我们见到真相的,都会障碍我们觉悟的。这些内容都要反复地去学习、对照自己。只有我们认识到自己内心的烦恼,我们才有对治的可能,如果我们都不认为它是烦恼,我们都不认识它,你说你要去对治它,这不是一句空话吗?你连个对治的目标都没有就不可能解决它,所以第一步我们要认识它。
好,这些就是我们讲的这个六根本烦恼。上次课有点赶,这里有一句话没有注意,今天更正一下。邪见里面的关于“谤”,就是否定因果这个方面的内容:
“谤无此世他世、无父无母、无化生众生,此谤为谤作用,谓从此世往他世作用、种子任持作用、结生相续作用等。”
“谤无此世他世、无父无母、无化生众生”,也就是没有中阴身。这个谤,他这里讲是谤作用,比如说从这一世到他一世有这种流转的作用,他说没有;还有父母的种子,比如说可以产生这种受精卵可以形成胞胎,他也否认他说没有;还有中阴身,可以从这一生过渡到下一生,他也否定没有。那么这个就是一种典型的、我们讲的顽空,佛法里面给它取个名字叫恶取空,就是很恶劣地执著一个空啊。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哲学里面讲的虚无主义,他就否定这一切,这种知见有的。那么这个跟《般若经》否定一切有什么不同呢?《般若经》是否定凡夫境界,他没有否定圣者见到的真实境界,而他这里就是否定一切了,以此为究竟、彻底,这个就是明显的邪见嘛,对吧?不见真实导致的一个邪见。所以这个是不可取的,是邪见的一种。
新课学习——随烦恼
下面我们学习后面的随烦恼。
【论文:五随烦恼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矫、八害、九嫉、十悭、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昏沈、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
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叫随烦恼。大乘基法师告诉我们说:
“言随烦恼者,随他根本烦恼分位差别,等流性故。”
就是说这二十个随烦恼是随着六根本烦恼分化出来的、安立的。通俗讲就是从六根本烦恼里面细化出来的二十种小烦恼、枝末。六烦恼就像一个根,从这个根上分叉长出了二十个枝桠,他们的根就是六根本,离开了六根本就没有这个二十随烦恼。等流性就是说从哪个上面分出来的,它就属于哪一个的性质。比如说从贪分出来的那个随烦恼,那个随烦恼的本性就属于贪的,其他的也一样。
好,我们看一下《佛学大辞典》怎么解释:
“于大乘百法中,对于六大惑(就是六随眠,也就是六根本烦恼)之根本烦恼而名其余二十为随烦恼。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之十,为小随惑。无惭,无愧之二,为中随惑。不信,懈怠,放逸,惛沈,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之八,为大随惑。此三种二十之烦恼,尽随他之根本烦恼而起,故名随烦恼。”
这个都好理解,那我们就这样过一遍。
下面看第一个“忿”。
【论文:一忿】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忿者,依止现前不饶益相,瞋之一分,心怒为体;执仗愤发所依为业。当知忿等是假建立;离瞋等外,无别性故。”
这个《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是无着菩萨的后代的弟子对无着菩萨的一个《大乘阿毗达磨集论》的解释。
“忿者,依止现前不饶益相,瞋之一分,心怒为体”,就是当下已经正在发生的这个境界,是你不喜欢的,你认为得不到利益的,这个时候你面对这样的一个对境,产生了一种瞋心,就是发怒啊,所以这种状态就称为忿。
它有什么作用呢?“执仗愤发所依为业”,“执仗”就是执着棍子执着刀仗、武器,要怎么样啊?要发作要伤害人了,有这个作用。可以触发、导致忿者拿着东西或者说种种武器,甚至拳打脚踢都算在内,这个执杖只是一种代表的含义,就是说要伤害人了,忿有这样的作用。
所以他说“当知忿等是假建立;离瞋等外,无别性故”,因为这个忿是从嗔根本烦恼分化、细化出来的一个心理状态,离开了嗔以外没有它自己的体性,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就叫假建立、假安立、假施设,三者都是一个意思。从这里就知道这后面的二十个随烦恼,全是根据前面的六根本烦恼假建立的,离开了六根本烦恼没有这个二十随烦恼的自体。先把握这一个总的情况,后面的具体的我们就不再细讲了,有时候会提一下。
我们看大乘基法师怎么解释这个“忿”的:
“言忿者,依对现前不饶益境,愤发为性;能障不忿,执仗为业。执仗者,仗谓器仗。怀忿恨者,多发暴恶,身表业故,瞋一分摄。”
这里稍微详细一点。他说这个忿是什么呢?就是对正在现前的这种不能给你带来利益的这种境界、这种对境“愤发为性”,就是要将愤怒爆发出来,就是以发怒为这个忿的体性。
它有什么作用呢?能够障碍不忿的平和心态,然后还有“执杖为业”。他这里解释什么叫执杖?“仗谓器仗”,就是种种武器、器具,一发怒了是不是抓着个东西就扔过去了?或者拿东西打人了对吧?
“怀忿恨者,多发暴恶,身表业故,瞋一分摄”,只要那种心出来了,一般都会发生什么呀?暴力啊,这种凶恶的行为,就要伤害人了。这个都能够理解,我们都有亲身的体验过的,这个不抽象的。
这个二十六个烦恼法我们应该都不抽象,都很亲切,我们都有体验。其他前面的十一个善心所,我们听起来有点抽象,因为有些我们很多都没体验过。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要认清楚自己的现状啊!
“身表业故”,就是已经忿怒了,开始发作了,只要发作了一定有表现的,是不是啊?身体表现、言语表现,所以就一定会有表现出来。
【论文:二恨】
《大乘广五蕴论》:“云何恨?谓忿为先,结怨不舍为性。能与不忍所依为业。”
什么是恨?这个恨我们应该也很熟悉的,谁没恨过一个人呢?没恨过一个对境吗?肯定都恨过,对吧?恨自己的小孩叫恨铁不成钢,是不是啊?这个恨啊——恨人、或被人恨啊,都有经历过的。
恨怎么来的呢?“忿为先”,就是刚才前面的那个忿、忿怒,对于不饶益不如意的对境,发过怒、发作过的,然后“结怨不舍为性”,那个忿的对境情况已经发生了,人也骂了也打了,该发的脾气发了,本来过去就过去了,对不对?不,你把它记到心里面打成结了存到心里面不放,这个时候就在你心里面留下了怨恨,这个就是恨,这个恨不像忿发作了就没了,它留在心里面,因缘条件成熟了,又会出来的。
“能与不忍所依为业”,只要心里面留下了恨了,就不可能一直忍得下去的,只要条件成熟了,它就要爆发出来。比如说你恨一个人,之前产生冲突了、骂了打了,然后结怨在心里面留下了恨,恨了以后呢?没见到他还好一点,对吧?哪一天遇到了,那个恨心是不是就出来了?你就忍受不住了,包容不了了。所以这个都很生动,不要多说。
大乘基法师:“恨者,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冤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业。热恼者,谓结恨者,不能含忍,恒热恼故。”
这个详细一点,大乘基法师说恨就是先前已经有忿的情况出现了,然后对于那样的一个情况“怀恶不舍”,心里面就产生了那种很恶劣的心态啊,甚至憎恶对方,就是不放下这样的一个心。
“结冤为性”,也叫结怨,怨恨的怨,一样的意思。它有什么作用呢?能够障碍不恨的心态,能产生热恼为它的作用。热恼是什么意思呢?当我们有忿有恨的时候,心里面一直处在一种燥热动乱的状态,躁动不安就叫热恼,会导致这样的一个心理作用。看到恨的对象了,想平静都做不到啊,就忍不住,包容不了,一直处在那种热恼的状态,这个就是一种苦,对吧?
【论文:三恼】
《大乘广五蕴论》:“云何恼?谓发暴恶言,陵犯为性。忿、恨为先,心起损害。暴恶言者,谓切害、麤犷。能与忧苦、不安隐住所依为业,又能发生非福为业、起恶名称为业。”
这个“恼”我们也听过很多的,平时日常生活当中都会用到这个字的。那我们看一下佛法怎么定义这个“恼”呢?“谓发暴恶言,陵犯为性”,恼了以后,很粗暴、很恶劣这样的一种言行举止就出来了。同时呢,“陵犯为性”,陵就是欺负人家,欺凌、侵犯,就要做出这样的一个表现了。以粗恶的语言行为欺负侵犯别人,这个就是“恼”的一个状态。所以“恼”的一个反应是马上就要伤害人了?
好,“忿、恨为先,心起损害”,这是说恼生起来之前肯定也是有忿的、有恨的。忿过了,但是他不放过,他要留在心里面成为恨,结怨为恨嘛。那么恨了以后,下次遇到这个对象了,恼就出来了。所以我们一看,人家说冤家路窄,为什么冤家路窄啊?本来各走各的道嘛,为什么不是冤家路不窄,都很好走,冤家碰到了,路就变窄了呢?就要摩擦呢,就要冲突呢?就是因为你之前已经有忿有恨,现在遇到了就要恼。所以这些是不是我们凡夫经常有的心态啊?然后呢,就要损害对方了。
“暴恶言者,谓切害、麤犷”,什么是暴恶言呢?就是切害,切害就像刀切一样的,那个话说出来就像用刀刺你割你一样的。我们说这个语言就像刀啊,是不是啊?人家说我刀子嘴豆腐心啊。其实这个话不对,刀子嘴的人,那个心也够狠的了,知道吧?如果心不狠,那个狠话说不出来的。所以这个话说出来就像要切人家,伤害人家。麤犷,就是很粗恶的、很粗鄙、粗暴。犷就是很粗野放犷、放肆嘛。
“能与忧苦、不安隐住所依为业,又能发生非福为业、起恶名称为业。”恼有什么作用呢?能够产生忧苦,忧就是偏重于精神上的苦。苦就是身心都可以苦。不安隐就是不安稳,让人不得安宁。我们说这个人一生恼了以后,他整个身心就不安宁了,就躁动不安了。如如坐针毡、坐立不安,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就是这种内心的煎熬,会导致这样的一个后果、一个作用。还有一个后果就是能够“发生非福为业”,什么意思呢?恼后的身口意业,会导致产生一种不是福报的后果,反过来说就是会导致祸患。“起恶名称”,会让人恶名流布,人家一说起来就知道那个人啊,脾气大、很坏的……就是会让人产生种种不好的名声。
我们看下大乘基法师的介绍:
“恼者,忿恨为先,追触暴恶,恨戾为性;能障不恼,蛆螫为业。言追触等义,谓追往恶,触现违缘,心便恨戾,多发嚣暴,凶鄙麁言,蛆螫他故。此亦瞋分也。”
他说恼是什么?“忿恨为先”,跟前面的解释都一样,先有忿有恨。然后“追触暴恶”,追就是追忆,回想、回忆起来了。比如说先有忿,结了恨了;然后遇到这个人了,他就回忆起来了,追忆起以前的那个情况;触就是触境;然后就产生暴力的语言行为,这种恶劣的语言行为,恶劣的状态就出来了。然后“恨戾为性”,恨就是嗔恨,戾就是戾气,还是一种恨,伤害性。
“能障不恼”,那这种恼出来了肯定就障碍不恼的心态嘛!然后还有什么作用呢?“蛆螫”什么意思呢?就是比如说被蝎子蜜蜂蛰了一样的,“螫”也通蛰,就是被那些毒虫咬了蛰了,这个什么意思呢?就形容让人不得安宁。被蜜蜂蛰了一下,特别是被那种很厉害的、很毒的马蜂蛰了一下,那种感觉你们有没有过啊?我也被蛰过,确实是不舒服的。若被毒蛇咬一口,也很严重的,会导致一种身心不安的状态。
“言追触者,谓追往恶”,就回忆起过去种种的那种恶劣的境界、恶缘。“触现违缘”,就是遇到现在的这种当下的这种违背意愿的,不好的缘。“心便恨戾”,那个心马上就产生了嗔恨戾气。
“多发嚣暴,凶鄙麁言,蛆螫他故。”“多发嚣暴”,嚣就是嚣张、叫嚣、大声。暴当然是暴力,凶就是凶恶,鄙就是粗鄙,麁就是粗鲁、粗言,就是种种的不好听的话。“蛆螫他故”就像那个毒虫毒蛇一样的要去蛰人家去咬人家,就是这种心态。这种心态也是嗔的一种,这个说得比较形象啊!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恼有三种,谓贪瞋痴。由依止贪瞋痴故,随彼彼处、爱乐耽着;彼若变坏,便增愁叹种种忧苦热恼所触,故名为恼。由于色等诸可乐事,深爱着已;彼若变坏;是诸有情、便为种种愁叹等苦所恼乱故。”
这个意思比较好懂,大概说一下。他说恼有三种,就是贪嗔痴引发的。那么一种就是于贪瞋痴的这种对境,因为有贪嗔痴的这种根,然后随着种种的境界,产生了贪爱的这种心态。但是这种贪爱的对境它是会变的,它变了以后就产生了种种忧愁、哀叹,种种内心的忧苦热恼,这种状态就叫恼。他这个定义稍微有点不一样。
还有一种就是“于色等诸可乐事”,就是于种种声色外境,那个心很贪爱嘛。贪爱了以后呢,那个对境变坏了,那么这个时候呢,那个有情的心,就开始发生种种的忧愁、感叹、苦、恼。所以这种状态,就是一种让人身心不得安宁的状态,这种心态要不得。
【论文:四覆】
我们看第四“覆”。这个“覆”呢,有时候又叫“覆藏”。
《大乘广五蕴论》:“云何覆?谓于过失隐藏为性。谓藏隐罪故,他正教诲时,不能发露,是痴之分。能与追悔、不安隐住所依为业。”
什么是“覆”?这种心理状态非常常见的,就是要把过失隐藏起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就是说于种种的过失隐藏为覆的自性。
“谓藏隐罪故,他正教诲时,不能发露,是痴之分。”把过失隐藏起来,有人教诲的时候,让你改正、教你怎么做,这个时候你不承认自己有过失,那是不是就没办法教导你了?所以,不承认自己有问题,把问题隐藏起来,那么人家想帮你都帮不了。这种是一种什么心态呢?属于痴,愚痴无明!本来教你不是很好的事情吗?但是因为要保住那个自我的面子,就是死活不认账。所以这种情况下,会导致没办法受教。
大乘基法师:“覆者,于自作罪,恐失利誉,隐藏为性;能障不覆,悔恼为业。言悔恼者,覆罪则后必悔恼,不安隐故,贪痴二分。若不惧当苦覆罪者,痴一分摄;若恐失利誉覆罪者,贪一分摄。”
这个稍微详细一点。
“覆者,于自作罪,恐失利誉,隐藏为性。”,就是对于自己做的种种有过失的罪业,这种情况,担心失去了利益和名誉,然后把它隐藏起来不让人知道,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小时候,我记得有一次,因为有一个误会说了老师一句不怎么好的话,被旁边的同桌告密了,告密了以后我心里很不服啊,我说我那么信任你,你去告我的密啊。然后老师就把我找过去了,非要我承认,我死活都不承认,打死都不承认,到最后老师也没办法了,就是不承认,这就是一种覆。这个烦恼太重了。
它还有一种作用就是“能障不覆”。不覆就是很敞亮、很磊落、很坦荡嘛!这是一种好的心态。覆就会障碍这种不覆,还导致一种“悔恼为业”,就会后悔,就会让你心里面恼乱,为什么呢?因为其实我们一般正常人来讲你犯了过失,总会后悔的,后悔心里面总是会恼乱、会产生不安的。所以一旦说出来了,心里面一块石头就落地了,就舒服多了。所以覆就会后悔,导致恼乱不安,会有这个作用的!
“言悔恼者,覆罪则后必悔恼,不安隐故,贪痴二分。”这里他就解释了为什么会悔恼?因为把罪过盖起来了。这个心态蕴含了两种根本烦恼,一个是贪一个是痴。他后面解释,如果是说“不惧当苦覆罪者,痴一分摄。”他把这个罪过覆盖、隐藏起来了以后,他不怕将来受苦报,这种覆的动机就是属于痴的一种根本烦恼,属痴的性质。如果是恐失去利益和声誉名誉而把罪过覆藏起来的话,这种情况下,这种覆属于贪根本烦恼的一部分。
所以这个覆是很要不得的,发现自己做错了、有过失了,发露忏悔出来改正就好了嘛!就清净了嘛!但是把它给隐藏起来,隐藏起来就像什么状态?就像你家里有很多垃圾,你不把它清除掉,你把它用东西捂起来放在那里。捂起来,它是不是越来越发霉、变臭啊?这个内心的过失烦恼也是一样的,你把它隐藏起来,它就一直在那里,不会自动消失的。不会说你把它捂起来,覆藏起来它就不存在了,不是的。因为我们的心有记忆的功能,这个记忆的功能,好的也记,不好的也记。所以当我们出现了种种罪过的时候,要发露忏悔,忏悔得清净。发露就是不覆的意思,把它发显出来、露出来给别人看,然后悔改!这样是不是内心的那些罪业就被清除掉了?就处理掉了嘛!所以覆是一种烦恼。
其实说到这里,不难发现刚才前面学的那些,它们的根总的来说是六根本烦恼,其实说到最彻底,最后的根源是什么啊?就是我法二执!就是要维护一个自我嘛!维护我的利益嘛!我的面子,我的尊严,我的种种……反正我认为好的都要维护!就是这样子的。所以要想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就一定要破我执法执,为什么呢?因为它就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啊!
【论文:五诳】
《瑜伽师地论》:“为欺誷彼,内怀异谋,外现别相,故名为诳。”
讲得很简练,但是讲得很好。他说,为了欺誷彼,誷就是欺骗的意思,欺也就是欺骗的意思。就是为了欺骗别人。“内怀异谋”,内心里面怀着种种的跟外在表现不同的谋略、计谋、想法。“外现别相”,外面表现出来的是另外一种状态,跟内心不符。“故名为诳”,就是口是心非表里不一呀,为了要欺骗别人。这种情况就是一种诳的心理状态。
我们看一下其它的解释,稍详细一点: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何等为诳?谓耽着利养,贪痴一分,诈现不实功德为体;邪命所依为业。”
这里就详细一点。他说什么是诳呢?“耽着利养,”为了去贪利养、贪好处。通俗讲就是为了从别人那里捞到好处,这还不是为了我呀,为了我喜欢的我想要的东西啊?是不是我法二执啊?你看这里就是贪痴一分,又有贪又有痴。
“诈现不实功德为体”,怎么去做呢?有了这种诳的心态怎么做呢?表现出种种不真实具有的功德。比如说,我们最常见的,有些人总要搞点神神叨叨的,说自己有神通。或者有时候不说,但他通过种种途径暗示人家他有高超的能力,比如有些人说他会算命,搞出种种不真实的功德,骗别人。为什么要骗人家?不就是为了得到利养、好处嘛!这样就会导致一个什么后果?邪命。邪命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以正当的事业、手段谋生。简单讲就是搞歪门邪道来养活自己。欺骗欺诈不就是歪门邪道嘛!
那这个诳呢?简单讲就是欺骗,但是这种欺骗不仅仅只是口头上的欺骗,这个狂有个言字旁,看到了吧?好像是说谎话一样的,其实不仅仅指说谎话,包括了身口意表现出来的一切欺骗性的内容,都属于诳的范围。所以这个诳的范围广,不只是讲假话而已。
《大乘广五蕴论》:“云何诳?谓矫妄于他,诈现不实功德为性,是贪之分。能与邪命所依为业。”
其他的差不多,这个“矫妄于他”说一下。矫就是造做,就是装腔作势、装模作样。妄就是虚妄,就搞虚妄的一套,欺骗别人,也是假装表现出种种的不真实的功德,让人家认为他实有功德,以这样的一种心为诳的自体。其他的差不多。
大乘基法师:“言诳者,为护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言矫现等,谓矫诳者,心怀异谋,多现不实邪命事故。此贪痴分也。”
诳,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和声誉名誉,然后装模作样的、装腔作势的显现出来有种种的功德,以欺诈他人的这种心理为它的自性。这个诡其实就是我们讲的诡辩诡计,就是欺骗的意思,诈也是欺骗的意思。这种心理就是诳。它有一种什么作用啊?“能障不诳”,这是必然的,还会导致邪命。他这里解释一下“言矫现等,谓矫诳者,心怀异谋,多现不实邪命事故”。跟上面差不多,了解到这里可以了。
在这里我总结一下,诳就是以身语意行欺诈业,以图利。诳就是这样一种心理状态。
【论文:六谄】
《瑜伽师地论》:“心不正直,不明不显,解行邪曲;故名为谄。”
谄是什么呢?我们一般说谄媚。这个谄就是心不正直,歪歪斜斜的。什么意思呢?就是不磊落不光明嘛!我们一般讲的花花肠子。这种心理状态不正直,不把他的动机、意图显现出来,藏着。“解行邪曲”, 解就是见解知见认知,行就是行为。就是他的思想观念、他的行为,都是曲折的、歪曲的。这种人往往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是什么呢?就是这个人黏黏糊糊的,这种状态就是谄。这是《瑜伽师地论》的说法。
大乘基法师:“谄者,谓罔他故,矫设异仪,谄曲为性;能障不谄、教诲为业。言罔他等义者,谄曲者为罔冐他故,曲顺时宜,矫设方便,以取他意;或藏己失,不任师友正教诲故。亦贪痴分也。”
这里详细一点,他说“谄者,谓罔他故”,这个罔就是欺骗的意思,迷惑人家,说一些让人家搞不清楚状况的话,简单讲就是以种种的方法手段迷惑人家。比如说花言巧语、阿谀奉承,给人家灌迷魂汤的那种话呀,灌得人神魂颠倒,被他牵着跑。
“矫设异仪”,矫就是造作,就是装腔作势。然后搞出很多不同内心真实想法的外在表现。异仪就是外在显现出来的一个不同于内心状态的仪态。“谄曲为性”,这个就是以心里面不正直为它的一个体性。“能障不谄”,当然,谄那就障碍不谄了,还会障碍别人的教诲,对吧?不能承担,心不正直,就没有办法受教啊!那个教诲进到心里面来都歪了,都变味了。同时你也没有办法教育别人,你说的话都会让人家迷惑颠倒,怎么教诲别人?
“罔他等义者,谄曲者为罔冐他故”,他就解释一下什么叫“罔他”。这个罔冐的冐啊,就相当于冒头的冒,一样的意思,也就是迷惑、欺诳他人的意思。“曲顺时宜”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通俗讲的见风使舵,八面玲珑,哪一方面都吃得开的。会审时度势啊,见风使舵呀,然后装腔作势,搞出很多种方法出来,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呢?“取悦于他”,就是取悦于别人的意思,就是让别人觉得合意,称意,别人接受他。
“或藏己失”还有一种谄的情况出现,就是要隐藏自己的过失。“不任师友正教诲故”,不想接受别人的教导、教育,为什么要这样呢?比如说有些小孩在学校犯了错,回了家以后跟爸爸妈妈讲话,他嘴巴就像抹了蜜一样的,他就要把爸爸妈妈哄得很高兴,然后是不是就是可以逃避惩罚教育呀?有些小孩就会干这个事的,因为这种心所很多都是与生俱来的烦恼嘛,上辈子已经学得很熟练了,这辈子不用学拿出来就行了。这就是另外一种谄。虽然他不是说想捞好处,但是他为了隐藏自己的过失,他也会谄。前面讲的谄,就是想迷惑别人,把别人牵制住了,然后达到他自己的目的。
所以谄有两方面的情况。这个也是贪或者痴都有,谄媚别人,想从别人那里得到好处,这是贪。后面的藏自己的过失,为了逃避别人的教育教导,这就是愚痴!
《大乘广五蕴论》:“云何谄?谓矫设方便,隐己过恶,心曲为性。谓于名利有所计着,是贪、痴分。障正教诲为业。复由有罪,不自如实发露归忏,不任教授。”
跟上面大乘基法师讲的差不多,那我们就不再多讲了。
【论文:七矫(骄、憍)】
下面一个是“矫”,或者说骄,骄傲的骄;或者说这种憍,不同的写法,但是他们的意思是一样的。这个矫呢,稍微跟后面的两者有点不一样,但是也是通用的啊。
《瑜伽师地论》:“心怀染污,随恃荣誉,形相疏诞;故名为憍。”
心里面怀着种种的染污烦恼,这个染污就是贪嗔痴慢疑邪见,对吧?但是他还“随恃荣誉”,就是仗着自己有种种比较过人之处吧,比如说大家都认可的方面,他擅长的一些技能、技巧啊,或者说他的地位呀、名声、权位呀、学问等,总之有一样东西可以让他引以为傲的。那么仗着这些而“形相疏诞”,什么意思啊?“形”就是外在的一个显现,比如说装束、穿衣、戴帽,他就搞得很怪,跟别人不一样。这个“相”就是语言啊,行为啊,也表现得跟别人不一样。“疏”就是跟社会规范、大家认可的这种风俗,他都远离、离谱、不一样。“诞”就是怪诞荒诞。所以形相疏诞,就是他的行为举止、言行,各方面都要表达出来跟别人不一样,很违反常规、常理、常态。说通俗一点,就是作怪。为什么要作怪?觉得自己了不起是不是啊?很骄傲、很自得,根本就不管别人的感受啊。
后面有一些详细的解释我们看一下:
《显扬圣教论》:“憍者,谓暂获世间兴盛等事,心恃高举,无所忌惮为体。能障厌离为业,乃至增长憍为业。如经说:无正闻愚夫,见少年,无病,寿命等暂住,而广生憍逸。乃至广说。 ”
《显扬圣教论》解释说“憍者,谓暂获世间兴盛等事,心恃高举,无所忌惮为体。”,什么意思?就是说这个人暂时获得了一些世间认为很了不起的成就,他就仗着这个而心高举、洋洋自得、很傲慢。无所忌惮就是无所顾忌,什么都不在乎,随心所欲,想怎么干怎么干。这样一种心态就是憍的自体,憍的这个含义。
它有什么作用呢?“能障厌离为业,乃至增长憍为业。”,沉浸在这样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当中,对于这些世间法觉得很了不起,他还会去出离世间吗?就不会了,就会障碍出离世间的这种情况。还会继续导致增长骄傲、骄慢。因为自我感觉良好嘛,对吧?就像一个人吃鸦片一样的,吃了感觉很好,下次是不是还想吃啊?所以就会增长这种心态。
“经说无正闻愚夫”,就是没有听到正法的这些愚痴的凡夫,处在一种年轻的状态,身体又健康,寿命感觉还可以,没有想到短命的问题。他就认为这样就很好了呀,就不可一世,意气风发,而产生了种种的骄傲、放逸,那个心态就出来了。这种情况是怎么样呢?稍微对文学有点兴趣的人,都会看到很多文学作品里面描述过这种少年得志的情况,是不是啊?有一句诗说“春风得意马蹄疾”,就是说取得了功名以后,在那种春光很美妙的环境当中,然后很自得呀,骑起马来那个马跑的特别快。就像我们现在人呢,有钱又年轻,然后又买了一辆很好的车,他开在路上就觉得很了不得啦,很骄傲啦,通俗的说法叫很拉风啊,是不是啊?感觉很良好啊,很吸引眼球啊,然后就飙车啊,故意把音响开得大大的呀。这些情况就是那些没有听到正法的愚痴凡夫干的事情,知道吧?这种心态基本上都会有的,只要条件好一点,只要他认为有拿得出手的一些资本,这种骄的心就会产生了,这个我们看得到很多的啊。
《大乘广五蕴论》:“云何憍?谓于盛事,染着、倨傲,能尽为性。盛事者,谓有漏盛事。染着、倨傲者,谓于染爱,悦豫、矜恃。是贪之分。能尽者,谓此能尽诸善根故。”
他说什么是憍?“谓于盛事,染着、倨傲,能尽为性。”,于那种很兴盛的事,很有成就的事情,贪爱、染着、倨傲,以此为资本而骄傲。“能尽为性”,能尽什么?能漏尽功德,能漏尽善法、善根,为他的一个体性。所以它是有漏之法。盛事是什么呢?它解释为“有漏盛事”,就是世间的成就。“染着、倨傲者,谓于染爱,悦豫、矜恃。”,染着就是贪爱,黏住了。就是对于某一种对境,那个心啊就像胶水一样粘在上面,抽不开来啊,这就是染爱、染着。倨傲就是骄傲。悦豫,感觉很良好,很愉快。矜恃,就是自负,因为很有成就感,觉得很有资本,那我就很自负啊。这种是属于贪的一种,其实也包括了慢,有慢的因素在里面。能尽什么呢?能尽诸善根,能漏尽种种善根啊!
大乘基法师:“矫者,于自盛事,深生染着,醉傲为性;能障不憍,染依为业。言染依义者,憍醉则生长一切杂染法故。此贪分也。不憍者,即无贪也。”
大乘基法师说的这里是矫。“于自盛事”就是自己觉得擅长的一些方面,或者说有某些突出的资本。然后产生了深深的染着贪爱呀。“醉傲为性”,醉就像喝醉了酒一样的,很陶醉啊。对自己的资本或擅长的这种情况,无非就是财色名食这些世间法,很陶醉、很沉醉、感觉很良好、很骄傲,为这种矫心所的一种状态。
有什么作用呢?“能障不憍,染依为业”,就是会人产生种种的贪染、杂染。“言染依义者,憍醉则生长一切杂染法故。”,这个杂染法还记得吗?善恶无记夹杂在一起的世间有漏法。这个骄,有时候也会让人去做一些善事啊,你看很多慈善家,很有钱对吧?然后他去行善布施做种种世间慈善事业时,他要把媒体记者全部请过去,大肆地宣传啊,然后他很高兴啊,很满足啊,很骄傲啊——你看我做这么多善事!是不是啊?这种心态就是一种矫的心态。他也做了善事啊,你不能说他没做善事啊,但都是世间有漏的杂染法。不矫就不贪这些。
【论文:八害】
《显扬圣教论》:“害者,谓逼恼有情,无悲、无愍、无哀、无怜、无恻为体。能障不害为业,乃至增长害为业。如经说:诸有害者、必损恼他。”
什么是害呀?“逼恼有情”,逼迫、恼乱有情众生。以什么为他的心自体呢?没有悲心,没有慈悯心,没有哀心,哀心也是一种悲心。无怜心也就是不怜悯。无恻隐之心,恻隐也是同情的心,就是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的心。以上这些心都没有,这样就会导致害的心态,或者说害的心态就是以上的种种心态。
害有什么作用呢?障碍不害。我们之前善心所里面是不是有个不害啊?善心所里面有一个不害心所。不害就有慈悲,对吧?上面讲的这个害里面那么多没有悲没有悯,那肯定就能障碍不害的慈悲心嘛。“乃至增长害为业”,就是害上加害,不断地强化这个害。只要有害,就一定会怎么样?“损恼他”,就会损害、恼乱他人。
《大乘广五蕴论》:云何害?谓于众生、损恼为性。是瞋之分。损恼者,谓加鞭杖等。即此所依为业。
这里有点不同,我们看一下。什么是害?“谓于众生、损恼为性”,对于有情众生,损害他,恼乱他为这个害的这种心态、体性。属于嗔的烦恼。
“损恼者,谓加鞭杖等”,损恼以什么来体现或说导致什么后果?拿着鞭、杖等武器,要伤害别人了。这里也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打个比方说怎么样体现这种损恼呢?无非就是会伤害人家。“即此所依为业”,害就是这些作用。
大乘基法师:“害者,于诸有情,心无慈悲,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言逼恼之义有害者,逼恼他故,瞋一分摄。若论害与瞋之别义者,害障不害,正障于悲;瞋障无瞋,正障于慈。又瞋能断命,害但损他,此差别也。”
这里详细一点,我们看一下。大乘基法师说什么是害?就是于诸有情众生的心没有慈悲心,损恼为这种害的自性啊。这个都好懂。
“能障不害”,害就障不害。“逼恼为业”,就是会逼迫恼乱众生为害的这个作用。其实害不光是逼恼对方啊,自己其实也是一样的,也在经受这个逼恼,对吧?自己的心已经被这种害心所逼恼了啊。
“言逼恼之义有害者,逼恼他故,嗔一分摄。”属于嗔,对吧?“若论害与瞋之别义”,那这个害与嗔什么不同呢?他说“害障不害”,害就障了那种不害的心理作用。“正障于悲”,障碍慈悲心。“嗔障无嗔”,嗔心的就会障碍无嗔的善根了。“正障于慈”。这个悲就是拔苦,慈就是予乐,那么害跟嗔就会障碍拔苦予乐。还有嗔可以断命,因为那个嗔心一起来以后有可能把人家杀掉,断人家的命根。但是害呢,浅一点、轻一点,只是损害人家,给人家带来了一种损伤,这就是嗔跟害的一个差别。所以嗔心是属于比较严重的一个烦恼,害比嗔要轻微一点,这是它们的区别。
那么今天我们就学这八个随烦恼。
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