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诗炼艺术之家中国经典古诗词

二十四桥明月夜(2)

2023-05-14  本文已影响0人  冉冉crr

其一:

千古风流,百年画卷,几人曾识英娥?
回首看、江山妩媚,烟雨婆娑。
今夜扁舟归去,空怅望、天际云河。
凭阑久,斜阳影里,独自吟哦。

峥嵘岁华易老,
叹世路,浮生如此蹉跎。
纵有酒、功名富贵,都付渔蓑。
招手故园松柏,依然在、满目嵯峨。
清平乐,催开翠竹梨窝。

(正格晁补之体,双调九十七字,前片十句四平韵,后片九句四平韵)


其二:

燕子归来,杜鹃啼去,蕙风吹过西廊。
问落花飞絮,几点残香。
多少伤怀旧曲,都付与、一枕黄粱。
销魂也,青衫泪湿,绿鬓云荒。

匆忙。
画栏独倚,仍怅望天涯,水远山长。
问故人何在,烟雨茫茫。
迷惘韶光渐老,芳菲意、难再寻常。
凭君听,冰弦浅深,吹过潇湘。

(别格李清照体,双调九十五字,前片十句四平韵,后片十一句五平韵)


Ps:古诗词创作在我看来就像“绣花”,诗词格律就好比描好的架构,我们只需要锦上添花即可。

我们都是从模仿先贤开始的。然而一开始照猫画虎,可是画皮画虎难画骨,这当然需要无数次的历练之后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我们常常会看到有的作品有篇无句,或者有句无篇,读后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都很正常,慢慢领悟其中的奥妙,古诗中很多金句是需要我们细细品味的,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格律只是敲门砖,但是我们也不要沦为格律机器人。诗词伯乐说格律的最高境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揣摩练习之后,不经意间写出的句子竟然合乎格律。这就说明了潜移默化的功效。

不少人是用新韵来创作古诗词的,毕竟新韵跟现在的发音差不多,而古韵随着时代的变迁有很多都有变化,跟现在的读音存在差异。所以从新韵入手就不会令人产生畏难情绪。但我认为入门之后还是应该掌握一些古韵知识,不然会造成我们误判前人的作品。

会写律诗的填起词来容易上路,会填词的写起律来有一定难度。个人觉得等句和不等句在语感上还是有分别的。此所谓“诗庄词媚,律正绝奇”。“能写”与“会写”是两码事。前者只是能写出合乎格律的作品,后者是不但合律而且出彩。

借用诗词伯乐说的话:靠谱的不一定是好词,但好词一定靠谱。我们都是在学习精进的路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