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不回的时光——童年逸事(16)逮田鼠
硕鼠,硕鼠,莫食我黍!
小时候,田鼠肆虐,庄稼被祸害挺严重,瓜地里的甜瓜、面瓜也经常被田鼠尝了鲜。秋收时节,也是田鼠秋收冬藏的时候。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老鼠洞。
追不回的时光——童年逸事(16)逮田鼠对付田鼠无外乎就是用老鼠夹、水灌、刨鼠洞等方法。
最初跟田鼠斗智斗勇还是发生在种瓜的时候。那时候的瓜田不仅仅有西瓜,还兼种甜瓜、莦瓜、面瓜等小众瓜。甜瓜和面瓜熟了的时候,就会散发出诱人的香甜气味,不但诱人,还诱田鼠,经常会被田鼠啃掉一半,或者钻进去把瓜种吃掉,有一些就留下几个鼠牙印。看了令人咬牙切齿,恨不得把这些可恶的田鼠挫骨扬灰。
于是我就把鼠夹改造一下,把原先拴食的改造成踏板的,把快要熟的甜瓜处用砖头围起来,只留一个道,把鼠夹安放在预留的进口处。安排妥当后就静静地等待,老鼠一般是在夜间出来活动的,白天也有但不频繁。开局第一场就大有收获,第二天一早检查支放的五个鼠夹,居然有三个夹到老鼠,一个没动静,另一个留下了一条老鼠尾巴。被夹住的老鼠个头都不小,个个肥肥胖胖的,有半斤多重,鼠夹的力道很大,夹在勃颈处,全都气息全无了。
追不回的时光——童年逸事(16)逮田鼠继续如法炮制,把鼠夹再摆放好,可是连续几天都是无功而返,难道老鼠都被消灭了吗?可是还是不断有甜瓜被啃,看来那只掉了尾巴的老鼠回去通风报信了。老鼠的智商不低,吃过一次亏,就不会再重蹈覆辙了。
于是我就到处寻找鼠洞,一窝老鼠一般会有三四个洞口,我把它们洞口三面用砖石围住,留一面放上鼠夹,用这一招又逮住两只,它们居然又从别处开了出口。鼠患未消,没办法只能采取最笨的办法进行大决战。提前准备十几桶水,把老鼠洞口用土石堵住,只留最高处的一个洞口,把水一桶一桶灌进去,水灌得差不多的时候,一只只田鼠就仓惶逃窜,湿漉漉的好不狼狈,五六个小伙伴都在严阵以待 ,人手一根木棍,看到老鼠露头就挥棒痛击,可怜一窝田鼠就这样被斩草除根。
最有收获感的就是秋后掏鼠洞。最佳选择就是田边地头的鼠洞,一是容易发现,二是便于挖掘。不过这个工作小孩子是干不了的,要有成年人来做,小孩子只是打帮手。
追不回的时光——童年逸事(16)逮田鼠找到田鼠洞之后,先用石块把副洞口塞住,然后顺着主洞口开挖,工具主要是撅头和铁锨。一般开挖半米左右,会发现鼠洞内的分叉,这时候还是要堵住一些分叉,顺着其中一个继续掘进。鼠洞内的洞穴也是有功能分类的,有卧室,有粮仓,有没有客厅不太清楚,反正只要顺着一头挖下去,要么是把躲在里面的田鼠包剿,要么是打劫了它们的粮仓。田鼠的粮仓规模可不小,里面应有尽有,花生、豆子、玉米,凡是不容易腐烂的粮食作物都会成为它们的收藏。尤其是靠近花生地边的鼠洞,最多可以收获五六十斤带壳的花生。一天收拾一窝老鼠,收获也是很大的,有时候就在地头点上秸秆,把捕获的田鼠烤了吃,那真是肥的流油,吃起来也特别香。
太阳落山的时候,大人孩子哼着小曲,抬着收获的战利品凯旋而归。
现如今到处都用农药,田鼠也不多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