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丹21天零基础写作训练营

做情绪的主人

2017-04-16  本文已影响30人  知樱

情绪处于精力金字塔的倒数第二层,是精力的第二大影响因素,更影响着我们的思维运转和意志力。

情绪的影响因素有很多,遇到困难、被批评、与父母朋友争执、内心的愿望被打破等等,都会让我们失望、失落、难受甚至抑郁。此时的我们可能对前方的道路充满迷惘,对梦想的实现不再抱有幻想,也很难坚持去学习、提升。如果没有自我疏导和他人疏导,如果不去尝试发泄,情绪的压抑终有一天会爆发,会影响到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自我疏导呢?

比如当我们和父母产生争执,父母埋怨自己没有照顾好他们,没有替他们考虑到位,没有为他们付出的够多,而我们又认为自己付出了不少时间、精力和金钱,只是可能对事情了解的不够,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父母的真正需求,但却没有得到一丝肯定,都是埋怨时,我们内心的不爽和失望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于是可能会不想和父母沟通,或是争执几句,之前想要父母开心的意愿一下子就消失了,父母和自己情绪的不满和失落更是抵消了这件事美好的初衷。

当这样的情绪出现,我们首先需要接受这样的情绪,觉察到自己情绪的产生,比如现在我的情绪的失望的,是略微愤怒的。

然后思考情绪背后的直接、间接原因,比如这次直接引发我情绪的是爸爸认为我为了省钱挑了一个便宜的素食餐厅为他庆生,结果里面的东西一点也不好吃,而让我情绪不断产生加重的间接原因是父母一直认为我不肯为家里付出,赚来的钱没有给他们花很多,之前给他们买过衣服、保健品,也都觉得不够,甚至有时候一直说没有买过(其实是忘了,或者父母的讲话特征比较绝对——比如当我有时候没有主动为妈妈洗碗,她会说我从来没有洗过碗)。于是因为这类事我经常感到很难过,有时候会有点抑郁,父母认为我现在应该把赚的所有的钱补贴家用,以回报养育之恩的意思,他们也为我买了辆车,我也很感恩,把一半的钱慢慢交给他们,但工资并不高,两年不到已经借给他们和哥哥8万,父母还是觉得我付出的不够,于是我会无法理解父母内心真正的想法。

其次要考虑对方内心的真正需求,比如父母表达不满是因为我没有选择合适的餐厅,没有好好为父亲庆生,价格不贵就觉得我比较吝啬。而对我来说,我已经询问过他们的意见,不吃火锅、不吃牛排、也不去小南国,我想之前吃过素食餐厅,挺好吃,哥哥也推荐了这家,经济实惠,所以想带他们去试试,不知结果会是这样。当阐明了我的观点,我应该以父母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就是别人朋友圈的庆生都是大蛋糕或是一桌子菜,而我们简简单单的两个盘子,觉得很没面子,也不好吃,肯定是我这个女儿不舍得为他们花钱,不是真正想请他们吃饭。

当得知了他们的需求,我虽然不能认同,但是应该尊重,反思自己做的不够好的地方有,没有提前去考察,询问可能知道这家店好不好吃的同事;没有充分调查父母需要吃什么样的东西,可能经济实惠的家常菜会比较适合他们;没有提前准备惊喜,比如买个蛋糕等等,可以让他们开心一下。所以,慢慢的我会化解我的小情绪,把这次经历当做一次教训,以后争取创造机会再次弥补父母的情感需求和面子需求。

情绪不可避免,既然产生就先接受,如果很强烈,就给自己一个空间,或自己发泄,或听歌疏导,等自己冷静下来以后再慢慢思考情绪产生的原因和背后的改进可能,最后考虑得出自己可以做出改变的地方,然后慢慢让情绪褪去,恢复正常生活状态并重新开始自己的成长道路。

让我们共同努力,做情绪的主人,绝不被情绪所影响和羁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