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终点,也是起点
此刻,窗外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也迎来了我们到支教点的第一次停电,还好亚梅带了台灯,不然很难想象还有那么多任务没完成,要怎样去度过,手机所剩电量也不多。在经过长达二十几个小时漫长的等待中,终于从西北到达西南地区,怀着既期待又害怕的心情,在来昭通之前,我一直想我真的到底能不能给他们带来什么,这几天也一直不断不断的在祈祷。我希望二十天后无论是孩子还是于我们来说,都是要用毕生去回忆的一段美好且难忘的时光。
当火车进入云贵川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一帧帧熟悉的风景,蓝的天,白的云,连绵不绝的山峰。不知道对其他志愿者来说是怀着怎样的一种心情,于我来说,最大的便是有种回家的欣喜,因为这是我再熟悉不过的地方。水海子的阿訇到昭通站接到我们,便向支教点出发,大概开车半小时左右,水海子位于海拔比较高的地方,来的路基本上是呈S型,弯道很多,还好阿訇的车技足够好。到达支教点时,寺里有很多为准备做古尔邦节的教亲们,站在寺里一眼望去,可以俯瞰整个昭通,空气里满是弥漫着牛粪的味道,想必这里很多人是以畜牧为主的,基本上每家每户门口都会有牛栓在门院里。
一切安顿好之后,我们便出去走访,师母找了两个给我们带路的孩子,分别是锁优漫和虎恩寒,她们俩都小升初毕业,初次见她们时,说着一口麻溜的昭通方言,对亚梅来说自然是听不懂她们在说什么,大抵只能靠猜测去判断。从三点半出去到六点钟才回来,一共走访了二十八家,这里姓氏比较杂,马、李、虎、杨居多,在家访过程中,看见一个六七岁小男孩蹲在窗子前看着我们,他叫虎良佳,父母都外出务工,只留他自己一个人呆在家,看得出来他很孤独,很向往与外边的小伙伴一起玩耍,我问他:“你怎么不出来玩呀?”“我妈妈不让我去。”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却如此懂事,我自认为从小就很懂事,可与他们比起来,我那又算得了什么,看着他们一个个都那么懂事,甚是心疼他们。后来家访时遇到一个八岁的小男孩在洗米,他说得做好晚饭等父母回家来吃,在别人享受童年欢乐的时候,他们所要承担的是家庭责任。这个世界,不需要责问,首先,需要在自己的心里,点亮一盏灯,然后,照进别人的心里。
走访工作昨天基本上已经完成,由于寺里要做节,加之没有多余的教室供我们上课,所以只能把时间推后到二十四号早上开始,因此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教案,今天早上和亚梅一起花了很长时间把课表和教学设计给做出来,并确定大概的上课流程。这期间,一直有孩子来我们住的地方,大都六七岁的样子,需要一边照顾他们一边忙我们的教学安排,寺里的人都很热情,嬢嬢们好到无话可说,希望他们能快快乐乐、健健康康,这里的凉粉大抵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了,或许也将会是我用一生的时间去回忆的。这几天多亏了那几个孩子们的帮忙,不然我们的走访等各种工作会很难展开,昨天一群孩子和我们走了整个村子,真的很惊奇那么小的年龄的孩子竟然可以跟着我们走那么长时间的路,这期间,不乏遇到村民家的狗冲出来对我们狂叫,我自小就很怕狗,但那一刻,我并没有退缩,我得履行我自己的职责,保护他们,孩子们虽然调皮捣蛋,可他们的心灵是无比善良的。“老师,你热吗?”“老师,我们给你介绍个男朋友吧?”“老师,你们什么时候回去?”“老师,你要吃零食吗?”“老师,我们什么时候上课。”“老师,老师……”耳畔总是围绕着孩子们用当地的方言称呼的老师(si),很多时候会想,我何德何能让他们一声声的喊我老师,很多地方,我自愧不如,与其说我们教会他们什么,不如说他们在陪伴着我成长,给予和接受都是一份馈赠,既需要谦逊,又需要勇气。
视野尽头是淡如水的一抹蓝,有房屋,有树木,有时天和地的边缘在渐渐消融,我们彼此渗入了对方,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我走出车门时,看到的不仅仅只是连绵不绝的山峰和贫瘠的土地,我看到是希望、是自由,在这里,没有谁能阻挡他们对自由的向往,我相信,他们未来的生活会更加美好。愿我的孩子们越来越好。
二零二一年七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