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笔记

断舍离——通向内心平静的艰难旅途

2017-02-28  本文已影响33人  南风散人

今天强插一篇,实在因为触动比较大。这本书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有人说是现代家居整理术。我觉得更像是内心的一种修炼。相信现在很多朋友都遇到过和我一样的问题,脱离了物质匮乏阶段后反而心里更空虚。作为一个从06年就在淘宝买买买的人有一天忽然发现,在买买买过后已经没有一点内心的喜悦。甚至有点恐慌。开始以为是买的物品有问题,于是就买品质更高的,Manduka的瑜伽垫、DAS的键盘、森海的耳机等等一系列这种东西纷纷购入,但发现内心还是有挥之不去的恐慌感。房子里东西堆得满满的,内心一直空荡荡的。严重的时候心神不宁,什么事也干不了,从一睁眼就处在慌乱中,心神不宁。

直到有一天开始抄经,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吧。那时候自己都觉得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这件事似乎不应该是我这个三十岁人该干的事。但确让我内心有了一丝平静。开始总觉得不解,直到我翻开了这本书《断舍离》说起来这个东西其实很简单,其实就是书名这三个字。

以自我为轴心立足当下

1、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那些不需要的东西。

2、舍弃那些泛滥的破烂儿。

3、脱离对物质的执念。

这是一种生活状态从加法到减法的转变,也是自己与物品之间关系的梳理。作者将断舍离的方法称为一种动禅,用行动带来内心的变化。如果我们能长时间坚持的话确实能有这样的效果。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谁才是主体还是物品?物品因我们的使用才存在价值。我们来看看什么东西是不应该存在的:

1、不用的东西,就是不经意间保存下来的,甚至你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小到随手带来的塑料袋,大到已经不知道是谁送来的摆件。有些东西真的只是因为想到要扔就心怀不安所有才留着。

2、还在用的东西,这类东西比较常见,好歹还算能用,并不喜欢所以也不珍惜,只是因为能用所有还在用。容易随意乱放。

3、充满回忆的东西,相信大部分人也会有几件吧,也许已经很久都没有从某个角落拿出来了,但满满都是怀念,这种东西拥有强大的能量,束缚着我们的内心。

说了半天这么多不应该存在的东西那什么才是应该我们保留的呢?只有对当下的自己合适且必需,并且在用的东西才应该被保留。也许你会觉得是不是有点太浪费?首先我们都不生存在物质匮乏时期,不然你也不会需要断、舍、离来梳理你的空间和内心,另外舍也并不是让你扔掉,只是让这些东西物尽其用。这种想法只能说明你还在拿物品当主体而不是自己。

然后是对当下的定义,这个作者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这个需要我们慢慢体会但肯定不是过去,至于这个期限是半年、一年、还是需要自己去体会毕竟我们不能把当下理解为此时此刻,不然我们得买多少衣服啊O(∩_∩)O哈哈~。

说道这里其实断舍离的核心内容已经结束了,断和舍是我们不断了解、梳理自己的手段,离是我们要达到的状态。

“断”就像闸门的入口,控制物品的流入,在买买买之前冷静的梳理下你这件东西和你之间的关系,是不是符合我们要保留物品的原则,要替换掉哪件物品?这点目前为止我还算控制的不错,很久没有收快递了嘿嘿~~,这里最需要注意的是打折信息,恐怕很少有人抵御的了双十一的诱惑。在双十一购入需要的东西没有问题关键是真的需要,并且不要过量。我个人就容易犯这个错误,尤其是京东买书的时候凑单,发现买回来好多我一次都没翻开过的书。

“舍”所谓的舍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确实没什么用的比如:繁重的外包装、用坏的电器、宾馆的一次性拖鞋、一次性餐具等等这些就直接进垃圾桶吧,没什么留恋的。另外就是还能正常使用但是对自己不需要或不喜欢的,送给朋友或者闲鱼吧,让它在需要的人那里继续发挥价值吧。最后一种就是可能不适合送给朋友的或上闲鱼的比如不穿的衣服,那就捐掉吧,给那些需要的人。

这是个不断精进不断审视梳理自己的过程。无论是从生活还是内心都能让我们生活的更简洁、更轻松的修炼之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