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辛弃疾诗解读诗中气韵,畅谈心中感想 ——向来诗剑最风流,情诉

2017-11-17  本文已影响0人  R木棉花

给辛弃疾加个标签是什么?忠臣、良将、满腹经纶的英才、痴情不改的多情公子,仿佛这些标签放在辛弃疾的身上都很适合。隔着时间的长河,作为千年以后的人,虽没有瞻仰其形容,然却能够从散落于世的数篇章词中窥得当年的雄姿英发的英雄豪情与身世浮沉中不变的气节。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观其词是豪放还是清绝?此时内心浮现的词是清婉。诗中的情愫即便不能精准解读,然而不灭的爱国情绪,收复河山的执拗的坚持却是贯穿在他生命的始终。或许他也曾徘徊惶惑究竟这样的执着有何意义?罢了,让一切随风而去吧,生前身后事本是一场虚幻,又何必徒增繁琐的程序,最终都将化为尘埃,告诉自己不再思量亦自难忘,所谓的命运由心性所决定看来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然而即便归隐田园,儿孙弄堂怡然自得之际亦难派遣心中的烦忧。即便自己拥有一些的幸福,可是心中的那团火依旧难以扑灭,心中的遗憾依旧难以平复,哪怕在生命的弥留之际亦不忘告知儿孙,即便魂归西方极乐亦是心系河山的收复!

生,情意幽幽,性意潺潺,所有的一切倒不如放浪形骸来的逍遥自在,而人古去今来总是自扰,岂不是庸人自寻。如果放翁存在于今,是否依旧心怀天下?

                                                                                                                                                                                                                M木棉花

                                                                                                                                                                                                    (一切均是梦里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