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散文

原来我们都在孤独终老---《一句顶一万句》

2017-03-19  本文已影响293人  JinjingJessie

无意中打开这本《一句顶一万句》,一口气读完。

孔子两千年前就曰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都以为是老朋友从大老远的地方赶来,心里很开心。可书里的教书先生老汪说得好:高兴个啥呀,恰恰是圣人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不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这个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来的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只不过借着这话儿,拐着弯骂人罢了。徒儿们都说孔子不是东西,老汪一个人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说得着,说不着,这么重要么?

一句顶一万句

六十年前,饱经颠沛流离之苦的杨百顺为了寻找可以说得着话的养女巧玲,他出延津...

六十年后,巧玲的儿子牛爱国同样历经种种孤独苦楚,于是为了寻找可以说得上的那一句话,他入延津...

一出一入,延宕百年,一代一代,枝枝蔓蔓,每一个人都在苦苦追寻,每一个人走不出心灵的困顿,都在孤独中终老...

整本书都是一个个社会底层小人物的鸡零狗碎,卖豆腐的、贩驴的、杀猪的、剃头的……看似毫不相干的人的命运,阴差阳错交织在一起。然而写到最后,这些人之间的关系,无非是分成“说得着”和“说不着”两种。书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有各自的孤独和悲苦,都因为和身边人“说不着”苦了一辈子。整本书都是车轱辘话,翻来覆去地说,简洁白描的文字中却弥漫着无解无尽的孤独和苦涩 ----- 将每一个人每一段人生每一个细节都放大,往前每走一步都能捏出苦水来,世上的事情,件件藏着委屈,别说永世知心人,有时候找个说句话的人都难。

而这种深深的孤独不是因为身边没有人,也不是因为寂寞,而是“说不着”,心里的苦说不着,身边的人说不着。正所谓 “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谁不孤独呢?

将心腹话说给朋友,没想到朋友一掰,这些自己说过的话,都成了刀子,反过头扎向自己。这些话自己说过吗?说过;是这个意思吗?是这个意思。但又不是这个意思。但这个意思已无法解释。因为时候变了,场合变了,人也变了。

而人生在世,孤独本来就是宿命吧。

我们终此一生为了追寻什么?就是为了解开心里那缠缠绕绕、噬骨挠心的孤独,追寻那个灵魂深处的共鸣,一句知心的话,胜过旁人的千言万语。一个人的人生,最大的幸事就是能遇见说的着的人,最大的不幸就是遇见了说不着的人还阴错阳差傍在了一起。但是即便遇见了说的着的人,也不会一直说的着,人是会变的。还有的时候,遇见了说的着的人,也会因为种种意外或者不意外的原因,就错过了。这样有些话只好永远憋在心里,一直憋着,慢慢地累积,悄悄地磨蚀着人心,磨蚀着人生。

成山成海的人,不知他们从哪里来,又往何处去。成山成海的人,自己竟一个也不认识。想起自己认识的亲人,一多半不亲;现在看到成山成海的陌生人,嘴里说着天南海北的话,或是着急上车的神色,突然都觉得那么亲切。

”世上的人遍地都是,说得着的人千里难寻”。所以只好不停地漂泊,不停地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