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社交招聘网站的忧伤
由上篇:传统招聘网站的优劣势,中提到的单凭简历挑选人才的传统招聘模式使HR工作压力增加、招聘效率降低,也导致了招聘市场供需双方对接不畅的情况愈发严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社会化招聘已经成为在线招聘行业最热的趋势。
美国职场社交网站LinkedIn也早已成为资本热捧的公司。随着Linkedin的巨大成功,相比于传统的单一简历招聘模式,职业社交网站(PSN)则为求职者、企业HR和猎头提供了更有效的社交招聘模式。因此国内自2004年就出现一批linkedin的模仿者:大街网、若邻网,天际网,优士网,经纬网。
天际网:成立于2004年,截至2014年1月,天际网拥有注册用户2000万,天际网他们现在把职场社交网站做成了招聘网站
若邻网:2004年03月成立,2005年06月:若邻网获维众创投(UCI)和海纳亚洲(SIG)A轮500万美金风险投资。 2011年12月:若邻网获海纳亚洲(SIG)B轮风险投资。 2014年01月:若邻网新版优化上线,深挖公司点评、面试经验、工资待遇三大UGC产品线。
大街网:2008年成立,2011年07月,大街网宣布获得了富达、新东方、和通三家机构的千万美金级融资,截至2013年6月,超过2400万注册用户。 2013年7月18日宣布将联手新浪微博推出社会化招聘新服务。
优士网:2010年2月成立,定位中国高端商务社交网站,三轮融资共获 700 万美元,主要投资人除其母公司美帝弗集团 (Meta4 Group) 外,更有投资界享有盛名的天使投资人楼云立和美国格理集团 (GLG) 等。2012年8月就出现经营问题,裁员。
经纬网:2011年3月成立,人人旗下的商务社交招聘网站。现在已经在人人网站上找不到相关报道了。2013年11月改版,旨在为商务人士快速拓展人脉并获取资讯提供便利。作为以精准个人及公司新闻推荐、主题新闻聚合、行业焦点与动态为亮点的全新商务社交应用。招聘应用完全弱化。
若邻网定位于职场招聘求职,偏点评。 公司点评+面经+人脉 经纬网定位于职业人沟通交流社区。 分享智慧+行业资讯 大街网定位于职场招聘求职,偏社交。 交换名片+职业圈+人脉+移动应用 优士网定位于满足职业商业需求,定位不精准。 档案+三度人脉+活动+应用 天际网定位于满足职业商业需求,定位不精准。 人脉圈+招聘+教育+活动
中国式社交招聘网站的忧伤是什么?
1、中国先天条件的不足,一味的模仿。每一个刚成立时都给自己的贴上了中国linkedin,但是不要忽略了linkedin的基因是什么:①精英人才;②简单的人际关系;③收费模式的认可。经过几年的模仿,靠一些噱头拉来了用户,但怎么针对用户,产生怎么样的运营模式,各个网站到现在好像还没有转过湾来。
2、定位不清晰。第一个是猎头覆盖的高端群体;第二个是属于招聘网站覆盖的中间群体和基层群体,这属于51job、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的天下;第三个是前段时间58同城和赶集也在争夺的涵盖手工业者、厨师、家政服务者的低端市场。那么社交招聘网站针对的群体是什么:中端还是高端,如果定位中端更重要的是网站的内容以及信息真有效性。而定位高端,最重要的是商务社交和人脉,但我们看到的这几家基本上都是全包括,没有针对性。并且高端商业社交现在更重要的还不是线上,而是线下的沙龙和人脉。
2、作为社交招聘网站,把产品做成了简单的招聘网站。笔者认为既然是社交型招聘网站的定位,最重要的是社交,怎么抓住社交,才是生存的根本,而中国式的社交招聘网站,偏僻没有摸索出有效的社交方式,通过怎么样的运营才能增加社交。没有体现出这一点,只是还是偏重传统招聘网站的信息发布,这样和传统招聘网站拼信息量,后果可想而知。
3、作为招聘网站,匹配不准确,缺乏有效的信息。网络招聘的根本是什么就是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招聘人才的效率,而如果只是把人推过去,把企业拉进来,还远远不够,没有解决根本问题,那这样的发展道理一定是坎坷的。
4、作为社交产品,用户活跃度低。找工作不是时时有,如果从社交来说,我们可以从中国式移动IM(微信、陌陌)等可以看出,中国用户在线上的习惯往往偏重认识陌生人,线下都有自己的圈子,对于找工作这样比较严肃的事来说,线上的社交的吸引力暂时还很有限,那带来的就是用户活跃度低,只是在找工作的时候想起来,哦,还有这么一个网站,可以去试一试运气罢了。
5、急于商业化,强调收费。对于中国市职业社交的习惯,想必通过上面几点已经说明,在用户还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之前,就强调收费,没有很出色的效果,那带来的后果将是降低用户的吸引力。例如:优士网,以认识朋友、扩大生意上的圈子为主,但是你要想靠它赚钱,用优士币,这个机会比较小。这种单向的流动很难达到社交的效果。正如启明创投合伙人童士豪泼来的冷水:招聘现在是一个红海,如果招聘是企业的一部分业务的话,或许还有机会,能起到增加用户黏性等作用,但要靠它赚钱是很困难的。
传统招聘网站仍未丧失主流地位,而社交网站则已在“班门弄斧”、“磨刀霍霍”。革传统招聘网站的命还没那么简单,不是靠噱头就能实现的,还需要社交招聘网站带来更好的东西才能笑道最后,当然这只待时间来解答。或许突围,或许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