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以外的选择
如果说每个人的人生是一本书,那年少时的自己就是伏笔。
在当下可能看不清自身的性格和选择,有别扭之处,也有不理解,只要多活,我们就会发现,其实自己一直是那样的人,只是显露出来多少罢了。就像一个杀人案件,正进行到准备刀具的阶段,自己那时候以为是拿去做菜,其实还是准备提刀捅人。
所以,人好像不管怎么兜兜转转,都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
很多感兴趣的事物和艺术形式,都是人生之书编写到一个阶段,自然而然出现的。
它吸引你,你靠近它。
这是骨子里性格和思维带来的惯性。
站在快三十岁的关头,回望从前,很多小事就可以初见端倪。
拿自己来说,之前被人指出在爱情中太过冷静理智的时候我是惊讶的,心想这得分对象吧,我也有过痛哭流涕的时候哇。
现在倒是觉得对方说得很对,对于别人,我只能说喜欢,也许我说过很多次爱对方,那也只是一小瞬的事情。
就算分开,我也不苦恼,继续过我的生活。
十年前的哭泣在现在的我看来,不是喜欢也不是爱,只是从来没有那样突然被断绝一段关系,对于一个一直和同学们和谐友好的老好人来说,就像被世界打击了一把,整个暑假都在怀疑自身。
年少时要放弃心里是会有波澜的。
我爱我自己。
一直都是。
我很喜欢这个清醒,让我不在爱情中沉溺。
如果有人指着我鼻子说,你错了,是你没人要,在这说什么风凉话,找不到就找不到,还清醒呢
我只会想:不和大多数人一样,不做痴男怨女,这很特别啊嘻嘻,管你们怎么看。
说到特别,发现自己一直都很喜欢做另类的选择,或者说逆着人群走。
在高中生只能学习的阶段我谈了恋爱,但如果这个世界规定高中生只能谈恋爱,那我应该也会试着搞搞学习。
如果真是那样,我会觉得外国人也在学习,大家思维开放点吧,老古董才说什么早学习晚学习的,大学毕业了就恨不得催你马上学习,之前就一定得是个学渣,赶鸭子上架的学习能幸福吗。
再说有些人喜欢一个人学习,有些人喜欢两个人一起学习,社会没必要以同一种标准来定义大家。
在大家结婚生子的阶段我排斥恋爱,大家都做的事我反而不想做,再说结婚对于女性,好处没几条,缺点倒是一箩筐,自己都被冠上“冷静理智”的人设了,怎么可能做出违背自身想法的选择。
就是这么不一样。
按百年孤独那段开头来说就是
多年以后,面对人生岔路口,我会回想起,放学不坐父亲的车转而和同学走半小时路回家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这是我一生叛逆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