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同学”

近二十年未见的初中同学忽然又聚起来了。这对于去年刚刚经历了小学同学重聚的我来说,没了激动,多了审慎。
虽然被拉进群里,但是一直没怎么说话。看上去,我进群较晚,因为几乎没什么人说话,和之前的小学群相比,动辄几百条信息的活跃度,简直安静的可怕。
等我安静翻看群成员的时候,发现将近70人的群,我熟悉的名字寥寥无几,有些懵逼,毕竟那是我一起度过三年的同学们,可是那一个个连“似曾相识”都没有的名字,都是什么鬼?
瞬间,“我是谁?我在哪?发生了什么事?”内心是拒绝的。看着那几个熟悉的名字,我老怀安慰的偷偷加好友私聊。
私聊火热之后,再翻看群里的消息,当年的班长很官方的来了一段套词,然后施施然发出聚会收钱的链接。
看说辞便知道这不是第一次说了,但是收钱的链接却是第一次。对于刚刚进群的我来说,这点很让人反感。即便我在大年初三肯定参加不了。
忽然被cue,我不好再潜水,聊了一阵才发现竟然是曾经被我当成男神的同学。于是你懂的,加好友私聊。
群里的聊天索然无味,若说收获就只有男神,还有寻到一个小学同学。
安静两天,那个收费的链接只有不到五个人交钱。我都替组织者尴尬。然后有一个超级热衷的同学急眼了。慷慨激昂的说了几大段话,然后愤然退群。
我作为一个冷眼看客,尴尬癌都要犯了。第一,她不是班长,第二,各种跪舔班主任,第三,她退了之后仿佛一滴水滴入大海,连涟漪都没有一丝丝,而且,什么作用都没起。连问候的人都没有。
让我就有一种,即便我能参加也绝对不去的想法。
想起小学同学北京的那几个聚会,见面拥抱,然后大家有说不完的话,更不用说有一个我很喜欢的同学从另一个相近的城市专程赶来,那个场景,让我连着写了好几篇文章。而且回味良久。
再看这个,还没怎样,场面就已经如此难看。摇头苦笑。
极度官方的话语,冷冰冰的甩一个收费链接,还有个情绪激动极把自己当回事的人。不禁想问一句,这聚会,意义在哪里?同学,又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