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与改变
最近几天,我有一个惊人的变化。说“惊人”是因为连我自己也没想到——两周前我对老公失望至极,还想着两地分居或同城分居;然而今天早上我居然第一次称呼他“老公”。
我从来没在他面前叫过他的名字,更没有称呼他为老公,我从来都没有从心里接纳过他。文章里写到他用“老公”代替,和朋友说起他就用他的全名(带姓的那种),和家人提起他就只用名字。然而今天早上,我起床喝水,发现水杯里的水是温的,刚好可以喝,有点开心。(这一段有早起喝水的习惯,有时杯子里昨天剩下的,加点热水就能喝。有时杯子里没水,要现到热水,等一会才能喝。这些我都没有给老公说过。)
然后强烈的想给他发个信息:谢谢老公把水凉好。开始有点不好意思,一是从没这样在他面前称呼过他,二是从来没有感谢过他。虽然也对他说过谢谢,只是口头习惯。这次从心里想表达我的开心和谢意。后来想法越来越强烈,大概喝过水一个小时后,给他发了那条信息。
接纳与改变这个变化真的很神奇,包括他前几天打孩子的时候我没有介入,还有昨天他抱怨我给孩子买的玩具太贵了,不实用,我也没有反击,内心很平静。我是怎么转变的呢?
这里面因素很多
我印象最深的是朋友给我说的一句话“爱他要如他所是。”其实这句话我都听到好多遍了,关键是她后面有对这句话的解释:你希望他的样子是你想象中他的样子,他现实中的样子才是他真实的样子。
是的,我想让他学点儿育儿知识,想让他勤快些多做家务,想让他顾家,这都是我想象中他的样子。现实中他的样子才是那个真实的他。
我没法改变他。
当我产生了“我没法改变他”这个念头时,我开始不再试图改变他,或不再希望他怎么样,心就平静了下来。
但这时候我还没有发生转变,不过这句话在我心里埋下了种子。
紧接着我在一本书《儿童健康指南》里看到这样一句话:婚姻中的夫妇双方经常需要好多年的时间才能领悟到每个人只能改变自己,而非对方。类似的话我也听到很多,比如改变自己比改变别人容易。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后面的一句话:感恩与赏识营造出温暖、支持的基调,是激发另一个人改变的唯一方法。
当时对这句话非常认同,但是行动上也没有改变,或者说这是另外一颗种子。
还有群里的互动话题,亲子群收集“你对接纳与改变的看法”问题接龙,看到接纳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接纳对方。在我写接龙的时候,我又想到了,其实还可以接纳自己。于是我写到“接纳别人就是认可别人,认可别人才能改变自己;接纳自己就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才能更好的改变自己。”
不过我觉得这都是外因,是种子。我之前也有过这样的种子。为什么迟迟没有发芽?是因为现在有了合适的土壤吗?我的内心有什么变化?
内因可能就是在一些群里的潜移默化吧。最近两个月加入了李辛老师读书群和吴明山老师闲话庄子群。我特别喜欢李辛老师的理念,他是一个内心特别定、特别静的人。他是一个中医,并没有像其他中医一样特别强调中医或者排斥西医。他经常会说这个时候的病,看中医也行,看西医也行。吃一次冰淇淋也无所谓,不要觉得这是多大的事。他的话能使人安静,不焦虑。
讲庄子的是吴明山老师,他本来想起个名字叫闲扯庄子。但是主持人说闲扯不雅,就闲话庄子吧。真的每次都不知道老师讲了什么,就像老师说的天籁只能是自己去体验。你听到了就是听到了,听不到我也没办法跟你描述。也许听老师讲庄子就是听天籁吧。
也有可能这几次的外因不是种子,而是在给以前的种子浇水。时机成熟了,所以种子发芽了。
总之这个变化让我自己都觉得惊讶,这是开始接纳他了吗?还是我开始接纳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