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的底气

对于我等凡夫俗子来说,拒绝别人,是一门艺术。拒绝深了,一定会伤感情;拒绝浅了,往往达不到拒绝的目的。对于有底气拒绝地人来说,就只能另当别论了。
比如:前些年陈佩斯拒绝上春晚的故事。
陈佩斯又一次以节目安排错不开档期为由,婉拒了哈文总导演的春晚邀请。虽记不清楚陈佩斯是第几次拒绝春晚导演的邀请了,但还是清楚的记得,从他上次春晚表演结束后,迄今为止,他再也没有登过春晚的舞台。
官方也好,坊间也罢,有着种种陈佩斯不上春晚的说辞和理由,眼花缭乱。让人辨不清真假。但都无不透出惋惜之情和遗憾之声。
春晚,这是一个让多少艺人梦寐以求的舞台,这是一个何等神圣,何等璀璨的聚焦之地。它可以让一个平时默默无闻的艺人在一夜之间,声名鹊起,平步青云。也可以让一个本身就光彩夺目的艺人,身价水涨船高,大红大紫。甚至诸多文艺界的名人大腕放弃许多商业演出的机会,只为能上一次春晚。春晚的魅力以及诱惑力,由此可见一斑了。
可是,面对春晚的舞台,陈佩斯一拒再拒,拒绝得干脆,拒绝得彻底,拒绝得坦然,拒绝得不食人间烟火。常人就很难理解了,哪怕你陈佩斯真的和央视有过严重的矛盾冲突,稍稍的向前看一点,就算不为了名和利,退一万步,拿几部作品,登台若干分钟,愉悦一下全国的百姓,也好呀!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撮合起来,就那样难吗?
中央电视台的姿态无疑是高高在上的,但有时办好春节晚会,宁可放下身段,去一次次的邀请观众所喜爱的陈佩斯,我想,无非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为了迎合观众的喜好,一方面也是想通过陈佩斯的出彩演出为春晚增添不可复制的亮点吧。
陈佩斯一定是忙,但再忙,也不至于说一点点时间抽不出来吧。一拒再拒,只能说双方的价值观出现了不对称。在陈佩斯看来,即便没有央视这个需要人仰视的大舞台,自己一样可以做自己喜欢的话剧表演。率真,随性,可以没有央视的条条框框,不用再为了央视的挑剔,一遍遍的机械地完善自我,还要担心节目审不过,被毙掉的尴尬和焦虑。而在自己的话剧国度,根据自己喜欢的题材,自己可以最大程度的去畅想,去规划,去增去减,或咸或淡,调料在自己手里,锅碗瓢盆在自己手里,很多时候,自己都可以左右。
坦白的说,话剧离开央视这个舞台,一样有它生存的环境和土壤,你春晚是办给百姓看的,为的是让百姓快乐。我的话剧同样是办给百姓看的,也是为了让百姓快乐,而且,我还没有那些条条框框的束缚,并且可以全国巡演,亲民性更强,普及性更开阔。名和利一样可以双收。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应该就是陈佩斯一再拒绝春晚的底气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