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诗文集散文心情随笔

言外之意

2021-12-02  本文已影响0人  晨阳花儿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一些内容,并不太能理解它想表达什么,尤其是写者还想隐藏些什么,读完之后,会有种云里雾里的感觉。

之所以前后没有逻辑顺序,是因为他的本意根本不在此,不在意,自是不注意,没有逻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洋洋洒洒千字,也许只为说出一句话,表达一个观点,看起来像是言外之意,如若不仔细领略,怕是发现不了他的真意。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观点,看到和自己相似的人,就会拿对方的事例出来,为自己的观点佐证,也不管是对还是错。

看到一个案例,大致意思是受到外界非议,而使得自己的情绪变得抑郁,原本正在做的事情,也戛然而止了。

而这些让他崩溃的非议,如果是来自不相干的人的,他不会在意,但如果是来自亲近的人的,那么他会很在意,甚至抑郁。

看来起似乎合乎常理,但我想问,他自己去了哪里?为什么亲近的人,就能让他消失无踪,让原本有意义的事情终止。

说到伤害,并不区分来自不相干、还是亲近的人,甚至不相干的人说的话更恶毒,而亲近的人仅仅是有些不理解,却得到截然不同的两个结果。

从感情上讲,我能理解,被亲近的人不理解的痛苦,但到此为止,如果再发展下去,变成对自己的伤害,那么我就不能理解了。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要对事负责的,这件事情是否正向?是否有意义?是否对他人有帮助?类似这样的问题,可以列举很多。

所以,做与不做,应该是事情本身决定的,而不是受他人的非议所影响。你若理解,我们是同道中人;你若不理解,我们各行其道。

原本很简单的事情,却引发了抑郁,如果真的在意,可以尝试与亲近的人沟通,化解误会,即便不成,那么也不要影响自己。

当自己不能对自己负责,而需要旁人的鼓励,才能坚持做自己,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因为亲近与否,和思想共识并不是等号的关系。

很多时候,我们会说:“只要是你的决定,我会无条件支持你。”乍一听,很感动,那如果他是去做错的事情呢?你是帮他还是害他呢?

亲近的人,只是有机会更了解你的所思所想,但并不代表能够完全理解,那么,不要将自己的精神寄托在别人身上,才是正确之道。

把收获的理解和鼓励,当作锦上添花,有当然更好,就如温暖的阳光,谁能不爱?但是没有阳光的日子,我们就不能生活了吗?

做一个内心强大、独立自主的人,真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终生要努力实现的目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