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法挂钩1000年,中国画画家非得写一笔好字么
2019-07-29 本文已影响4人
闻道深般若
中国画不一定非要与书法挂钩。
那么什么情况下,中国画适宜和书法挂钩,什么情况下不适宜呢?
徐渭《墨竹双沟》
仇英《洗桐图》文人画适宜和书法挂钩
匠画不适宜和书法挂钩
中国画在宋元之前,其实绝大多数是专业工匠所为,他们为皇家或权贵的订单工作,并无秀一下书法的权力和能力。
匠画在文人画兴起后并未消失,现当代仍有一定市场,俗称“行画”,这类绘画不秀书法或许更好卖。
林散之《东山记遊》
粗笔画适宜和书法挂钩
写意的或是大写意的文人画的特点就是抒情表意,而不是描绘物象。
而书法中的行草也有同样的表现力,所以青睐大写意的文人画画家都会不遗余力地练出一手好字,齐白石、李可染、傅抱石、黄宾虹等等无不如此。
江宏伟《花鸟》
细笔画不适宜和书法挂钩
工笔画,尤其重彩的工笔画,并不适宜繁复的题款,很多大名鼎鼎的工笔画家竟然也只题穷款,以保持画面完整的绘画性和纯净感。
当代水墨画
当代绘画中,题款被降格或被放弃
当代绘画非常忌讳文学因素的参与,题款作为文学的表达,或被降格或被放弃,画家的深层心理背景无非是追求纯绘画的理念,或者为表现特立独行、藐视陈规的先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