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基本情操》——自序与目录
罗邦聪 导师 著
法本正在结缘请购中自序
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释道文化都已传承上千年,虽各家都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与实践方法,然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互相融摄,逐渐出现了三教合一的现象。因此,后世学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把握各家的特质,同时还要明了互相间的共性。不论是宗教信仰上的实践,还是心性上的修养或是身体上的锻炼,学人都需要结合当下生活的实际情况开展,应该建立在人的本位来思考生命。切不可有盲目的出家住山,也不可任性的随波逐流。作为生命体,不仅需要思考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需要明确人与生活环境的和谐。有鉴于此,故对待宗教中所谓的业障深重或是所谓的处理附体等,更应该给予科学上的谨慎态度,不可违背基本戒德的盲信盲从而随人摆布。学习中国传统的古文化,除了致力于身心的修养与健康,还应重视现实的生活与所需,以便达成人心的真善与社会交往的和谐。
《修行的基本情操》——目录2011年12月到2012年2月期间,众学友陆续相聚台州东观寺,一起交流佛法探讨修行。学佛何求,开示于2011年12月19日;劝发菩提心,开示于2012年1月21日;印光大师开示摘选,开示于2012年1月26日。在此期间的学习中,我们侧重锁定正见苦谛的内容,由此让学人坚定知苦了苦的修学次第。五蕴非我、非我所、不相在,这份佛法上的苦谛正见需要后世有情给予全然的体验,也只有经验这份苦谛身见的行人才能明确集谛的执染与味着,才会努力的修学道谛来出离这份苦谛,体验灭谛来断除这份集谛。实践是达成目标的行为,是成就解脱所不可或缺的过程。多闻熏习的正见还仅是抽象的概念,它必须经过有情身心经验的实践,才能完成正见在生命体中确立正见的整个过程。
从2013年到现在,差不多五年的时间里,灵山寺能够顺利启建,既有山上常住的辛苦劳动,也有山下居士的真诚付出。在此期间,我们在建设中体验法,在熏习法义中坚持建设。为了让大家对四不坏净的概念有份清晰的认识,为了引导大家明确学佛的目的在于发菩提心而非仅是为了自己了生脱死,2015年5月5日上午开示了“四预流支的修学”。2016年2月2日(辰时),农历十二月二十四,灵山寺为四位女众举行了落发出家仪式,由此而开示了“出家无家菩萨行”。2016年12月上旬,与众学友相聚于惠州,见众学人信仰佛法多年然苦恼依旧,虽有佛法上的闻思却不知从何下手,甚至为实践宗教的理念而忽略生活,还有盲目的离家行为。有感于此,故择印光大师《念佛三昧摸象记》来进行开演。
《修行的基本情操》——目录每次交流之后,众学员直感佛法甘露殊胜异常,有别他说。故整理录音而愿成书,余深感佛法体系庞杂,修法甚多,一直未允。时隔两年,见初学或久学,不懂佛教三归五戒之真意,求出无门。吾虽有心投书于五浊之中,然亦恐有不解之争纷起,有感菩萨悲情实不忍佛法衰败,岂又何独惧于无知之愤!遂作序成书,以飨同修,以慰世尊。《旭日依然》之修行的基本情操也是众学员同愿同行、同甘共苦、携手共建灵山寺的心路历程总结。虽可能会有艰难的心路历程,但只要正视生命当下的痛楚苦恼,也必会鼓起勇气,颠覆对佛法的惯常信仰,从而把握佛法灭苦的特质,完善生命的解脱。
同时建议读者,若真有出生死志,尚需依原经文进行熏读,再以本书的讲解作为参考,以自己身心的切实状况进行思维与修行,故在书后另附经典原文供大家学习熏读,这样的学习是负责妥当的。另外也可以开展读经体会,学习交流,进行深入体悟世尊的悲心。书中虽特重阐明佛法的特质,尽量避免执一孔之见,然时逢辟谷,事出匆忙,难免挂一漏万,以偏概全。所以,也欢迎各位大德前来交流、探讨,共趋解脱圣流,重新回到世尊的身边,聆听佛法的根本要义。
以上为《旭日依然》之修行的基本情操的整理缘由。只道行禅坐亦禅,圣可如斯凡不然。对于有宗教信仰的初学者,需要摄心念系的开展静定的修学,切不可以为动静一如也便不再禅修打坐。初学之人,通过打坐可有效的增益静心的开发,对于身体健康精力的恢复都有益处。若论修行,还是身心的切实受益来得实在。若始终仅限于嘴上的功夫,生死来临必将有悔恨心生,这也正是空入宝山而错失因缘,有信仰的学人当勤精进。
作者自序于惠州
2018年8月28日
图片拍摄于浙江 台州 灵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