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2盈和培育营初阶第二次培训总结(3天)
第一天我们学习画家庭图
家庭图模板很开心第一天的课程我就成为明星,由老师带领着探索我的家庭形容词,应对姿态和关系线中的关系。
我的家庭图在探索过程中我有三个卡住的部分。
在我13岁之前(弟弟还没有出生), 奶奶,爸爸和我都是火爆强大的生活在这个家庭中,我感受了妈妈的不容易,她也可能是为了这个家庭平衡是粘合剂。
小时候我看不清楚这一切,我只能用奶奶的眼光来看待他人,因为奶奶是我的重要养育者。等到我做了妈妈之后因为曾经误会了妈妈而很内疚很抱歉,但是始终没有在妈妈生前和一声对不起,这也挺遗憾的。但是当时我那么小我也别无选择,我也没有辨别的能力,希望天堂的妈妈可以原谅我。
在这个家庭图中看到了奶奶,爸爸和我,在渴望中,都是渴望被理解,被认可,但是各自的不容易都不会轻易说出口。
在家庭图上探索(上完课一周我从自我的家庭图开始探索和总结)
一,家庭关系
1.看原生家庭图描述父母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
2.家庭成员间是如何呈现亲密的?
3.在父母以及家庭成员之间是如何面对差异的?
4.现在的家庭关系如何?有相似吗?有联系吗?
5. 现在的家庭关系和原生家庭有什么不同?哪些还在延续?
爸爸和妈妈的关系是比较纠缠的,爸爸喜欢指责妈妈,妈妈一直讨好着爸爸。爸爸和我的关系是纠缠的,爸爸会给买我好的东西同时也会打骂我,我期待爸爸的爱和认可,同时也很害怕他。妈妈和我的关系是疏离的,妈妈会照顾我,但是不喜欢带我在身边,我期待妈妈的爱和照顾,同时也讨厌她。爸爸和弟弟的关系是疏离的,他们很少沟通,妈妈和弟弟的关系是纠缠的,妈妈很爱弟弟,但是只在生活上照顾他,并没有照顾到他的感受。爸爸和奶奶的关系是纠缠的,爸爸很不喜欢奶奶的控制想逃离,但是因为经济上的需要又不能不和奶奶纠缠。妈妈和奶奶的关系是冲突的,奶奶一直在指责妈妈,觉得妈妈配不起爸爸,妈妈很反感奶奶的霸道和指责,想逃离。
我们家庭成员间表达爱的方式都一定会伴随着指责或者是比较。家庭成员之间应对差异的方式主要就是指责。
和现在的家庭关系中,我是老公的关系感觉比较疏离,我和孩子的关系是纠缠的,我照顾孩子的方式在孩子的童年就像妈妈照顾我一样,很疏离,在孩子稍微大一点的时候,我又像妈妈照顾弟弟一样,关注给与孩子足够的物质,却无法理解孩子内在的感受。爸爸和儿子的关系是比较疏离的。家庭中应对差异的方式也是指责为主,喜欢争个对错。对于爱的表达方式,家庭式视乎都不知道如何表达,在为对方付出的时候总会存在着比较和指责。在原生家庭中爸爸是比较强势的角色,而在我的家庭中我变成了爸爸的角色,一直巩固着保持我在家中的权威感和对家人的控制,我和我儿子的关系也复制了爸爸妈妈和我的关系。
和原生家庭的不同就是我现在开始了学习,虽然目前大部分的模式都和原生家庭相似,但是不同的是通过我的学习,我比之前少了挺多的戾气,家庭的指责变少了,气氛也缓和了不少。但是我自己有时候是靠超理智把情绪强压下去,塞在情绪垃圾桶中,如果有一点点火苗也会引起爆炸和震旦,在上个星期幸福之旅的课程中,学习到了我们情绪需要每隔一点时间去释放掉,所以当我觉察到我有愤怒的情绪,我刻意做一些攻击性的动作来疏导我的情绪。
二,形容词
1. 在原生家庭里的形容词到现在还有哪些保留,哪些已经改变?
2. 你继承了父母或兄弟姐妹的哪些形容词?
3. 在现在的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形容词
4. 现在的形容词和原生家庭的形容词有哪些不同?
在原生家庭中被保留的形容词有:坚强的,能干的,易怒的,情绪化的,要强的,不善沟通的,不削的,骄傲的,开放的;不同的是我的目标感特别强,同时更加勇敢,更加敞开,愿意做出更多的改变,保留对我有帮助的形容词,优化我原来30几年一直赖以生存的形容词,将一些负向的资源从接纳到欣赏背后的意图,到转变成为正向的资源。
易怒的背后的正向资源是力量,情绪化的正向资源是洞见和敏感,要强的正向资源是坚持,不放弃,不善沟通的正向资源是需要学习关爱,不削的正向资源是能力,骄傲的正向资源是对自我满意。
感恩原生家庭给予了我这么多的资源,从今天开始我看到了这些资源并且学习如何更好的表达和运用,同时我也敞开的迎接一些新的资源。
在现在的家庭中,我老公的形容词是安逸的,懒散的,佛系的,聪明的,兴趣广泛的,随性的,容易满足的,我儿子的形容词是聪明的,兴趣广泛的,懒散的,有主见的,纠结的,内向的。
现在的家庭成员的形容词和我的原生家庭或者现在我的形容词是很不一样的,我看到了我们彼此的差异性,因为我和老公的差异性比较大,所以孩子在承接我们的教养方式的时候内在也是充满矛盾的。
我的反思: 看到了家人间的差异,在尊重彼此的差异中是否需要添加或者减少些什么来让家庭更加和睦相处
三,应对姿态
1. 在原生家庭中哪些应对姿态,现在我还保留?
2. 现在我的应对姿态与原生家庭有什么不同?
3. 现在我在亲子关系中和父母对我的应对有什么不同?
4. 现在的我在应对姿态中有哪些可以疗愈和成长的?
在原生家庭中我的应对姿态就是指责和打岔,现在的用的指责和超理智比较多。
现在在我的亲子关系中我同样也是采用父母对我的指责和超理智在对待我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待孩子依然存在着指责和超理智,但是过后我会有所觉察有所反思,有时候在当下我都会收起我指责的话语,但是内在还是有指责的声音,也许孩子也能感受得到,我接纳我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转变,有可能很慢,但是已经在路上了
现在我在应对姿态中需要成长的是越来越多的梳理,一步步给我的信念解套,有很多指责和超理智都是因为被一些信念所套住了,对于不符合我的价值感的时候我就会采取指责或者超理智说服他人,我需要越来越多的觉察和拓展我自己内在的接纳程度,随着我对各种不同价值感的接纳,我也更加能接纳他人的不同。
四,资源
1. 在你的原生家庭中,有哪些资源是你已经知道的?(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的所有资源)
2. 哪些资源是你新发现的(原来没有觉察到)?
3. 你有哪些资源是从父母那里学习到的?(传承)
4. 哪些资源是我自己发展出来的?(发展)
在原生家庭中给我的资源有很多,坚强的,能干的,开放的,自我肯定,独立,坚持不放弃,乐于为家庭付出都是我的优势资源
原来在原生家庭的负向形容词在转变后也变成了我的正向资源
大部分的资源都是在原生家庭中习得的,同时也因为我不愿意和家人一样,我发展出了独立,有主见,接纳,改变的重要资源
五. 期待和未完成事件
1. 在原生家庭中小的时候父亲对你有什么期待,母亲对你有什么期待?
2.在原生家庭中有什么未完成事件?这些未完成事件有没有影响到家中的人。
3.在原生家庭你的父母的期待是什么?这个期待至今还影响你吗?(在重要关系中或者权威中来满足填补这个洞)
期待和未完成的事件对我的影响很大
从小看到父亲为了生活为了实现自我的价值不断的尝试和努力,但是最后也达不到他想要的荣耀,从小的我就在心中做了一个决定一定要出人头地同时也默默的把父亲需要实现荣耀的期待也背负在我的身上,我要变得很强很有能力才能实现我们父女两代人的荣耀。母亲在家中是排行第五,前面是4个姐姐,她的出生时带着全家人期待是男孩而来的,可惜她还是个女孩,所以她一直认为男孩才是一家人的支柱,她自己也很自卑,我能感受到母亲很希望我是个男孩,所以我有一个信念是我要比男孩强,比男孩强就是要比男孩更加有勇气和力量。在父母的期待下和渴求父母认可的驱动下,我挺直腰杆武装自己像男人一起在社会中奋斗,而并没有把女性的这个部分融入到血液中,甚至我内在是很排斥柔弱和讨好的部分,柔弱和讨好以为着可以让别人有机可乘来战胜我,我是不能输的,这就是我前面30几年生命的主旋律。
同时我对我现在的生活并不是非常满意,加上我潜意识认同了母亲男孩就是重要的部分,所以我又把这个期待悄悄的转移到孩子的身上,这也导致了压倒孩子的稻草。
现在的我已经是成年的我,有能力选择我自己的路,我愿意保留之前30几年活出来的所有,同时我也想发展我身上陌生的女性成分,这个过程也许会引起内在冲突,也许会让自己不适应,但是这部分也深深的吸引了我,我愿意为了活出我生命的完成而摊入这一片黑森林。
我会对我生活的现状负责,无论是怎样,都是我人生的积淀,我带着我有的勇气去面对他,这部分不需要由我儿子来承担。
再一次对原生家庭的梳理,此刻我的感受是沉重的感叹中带了一点点的害怕和确幸,感叹我前面这30几年一路的光景,挫折和收获,确幸的是我为自己做了一个决定,我决定我要走向完整的我,虽然带着有一点点担心和害怕,但是回看我上面拥有的资源,我确信我是可以穿越的。
五大元素
1.体验性
我们的理性思维常常在于左脑,有很多情况下都会存在知道而做不到的情况,而体验性是帮助激活右脑,体验性包括冥想,雕塑和身体
2. 系统性(内在系统-冰山和互动系统的相互影响)
3. 正向积极导向
a. 不聚焦症状只聚焦生命力和资源。帮助来访者自己内在连接。用访谈者的光点亮来访者,让来访者照亮自己。
b.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他正向积极的意图
4. 聚焦改变
5. 运用自己
访谈者是最重要的,资源运用的程度取决于自我自成长的程度。主要是访谈者的个人状态可否接纳,抱持,中正,所传递出来的能量。
PS:明星和访谈者在过程中是混沌的自我保护就会出来,一触动就开启自我保护模式,回到大脑全面,每一层推进都可能缠绕,当来访者出现在观察者的时候,一直在观点层面很难下去,可以用运用雕塑,或者摆件(赋予意义)来推进。
五大元素运用在自己和家庭中成员的互动
在家人的相处中,我自己坚持做冥想,在冥想中我收获了很多,不断的导入和发掘正向的资源,连结自己的身体,让身心更加稳定,同时也倾听身体的智慧。在每一次有觉察明显情绪的时候我会给自己做一个简单的冰山处理,帮助自己尽量连结到自己的渴望,重新决定自己当下要做的行动。在和老公和孩子的互动中不去关注他们做的不好的部分,多关注他们可以做到的部分,欣赏他们的改变。当我内在稳定时候面对老公或者孩子的激烈情绪,我都能比较稳的接住,有时候会被误伤到,当下觉察回到自己的内在和自己呆在一起而避免有正面的冲突,即便有正面的冲突,在觉察后连接自己并且和家人敞开的谈谈自己发生了什么。
访谈案例:
明星想要做出一些改变,不想要现有的旧模式
老师在工作的过程中先和明星确认感受(距离的感受,当下的感受.....),
第二步是确认明星这次访谈中的目标是什么?在梳理目标的时候帮助明星觉察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并且了解现状和目标的差距
当和明星的沟通中,明星停留在行为和观点层面或想要更加深入的工作采用雕塑的方式来呈现
接下来是导入正向的资源,运用了“魔法棒”帮助明星赋能,这一次的明星比较强烈的聚焦在自己不要的部分,很期待和现有模式有个切断。
这里让我的体会蛮深的,因为我也有这样的想法,特别是我和孩子达成某些共识,但是孩子多次无法达到的时候,我就有一种想要推翻过去一切的想法,当下已经忘却了之前达到的成果,在内在有一个声音如果让我重新再来那结果就一定不一样,这也许是人的通用模式,当结果不如愿的时候就全盘否定自己,这里的内在冲突其实杀伤力是很强大的,因为推翻之前的一切就等于推翻自己的过去,过去的模式保护了我们这么多年,一推翻就连自己的保护壳也一并丢掉,这背后有着深深的恐惧,不安全感。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很多人没有耐心去经历一点点的改变,而期待有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这个天翻地覆的变化又需要很大很大的能量,一想到自己没有这么大的能量,反而会感觉到自己更加的无力。
小雕塑(亲密关系模式)
当父母在互相指责,或者其中一方指责,其中一方打岔的时候,孩子往往是被忽略的一个人,那时候孩子的需求是无人去问津的,而孩子这个被忽视的状态和需求会变成了一个黑洞,这个黑洞会被带到回来的亲密关系中,要求另一半满足自己,如果另一半无法满足自己就会引起亲密关系中的冲突或者疏离。当孩子长大后可以觉察到这一个黑洞并且自己爱自己疗愈这个黑洞,并且有能力给予爱的时候,双方的冲突或者疏离才得到改善。
小雕塑(内在冲突)
明星的行为是没有进入状态,对于没有进入状态内在有一个评判的声音指责自己,这时候又出来一个评判的声音指责的对自己说这样评论自己是不对的,当有两个声音在指责的时候,又有另一个合理化感受的声音出来,在过程中明星也试图自我接纳,自我安慰,但是焦虑和沮丧一直在内在徘徊,隔离了自我接纳和自我安慰,最后当生命力出来了被看到的时候,才能把其中各个资源都连接在一起(这里我有点不太理解?)
当内在冲突的时候,问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调动渴望的资源)?关注力在“不要”上面就会引来对抗,这样永远忙不完,一直在内耗(打地鼠),如果把关注力放在“我想要”上面,聚焦做得好的资源,就可以有建设性的创造产生。
作为观察者我的学习和体会
当明星有情绪出来的时候,给明星多一点时间和这个情绪呆在一起,然后可以进一步的探索,探索过程中需要一些技巧(这部分需要继续学习)和可能出现当访谈者感觉到有压力的时候容易采取自己惯有的应对模式或者和明星一起陷入情绪中,访谈者需要重新和自己内在连接(访谈者准备自己有多深,就能和来访者呆在冰山的那一层)。
在做访谈前,访谈者需要准备好自己,访谈者对自己有什么期待,过程中对自己有什么评判,对明星有什么期待,和明星做工作的时候容易陷入自己的期待中,但期待没有被满足时容易用四种应对模式去应对。
写到这一块,我和孩子的对话就历历在目,很多时候我都是会带着期待和孩子对话,然后对话到一半发现无法满足我的期待,我就会开始使用超理智或者指责,有时候孩子觉得未能满足他的期待而生气的时候,我也就开始自责,这个冰山都在晃动。
之前在培育营的学习中,把自己定位成了一个助人者所以眼睛都是朝外看的,经过学习和梳理才发现这一些的学习都在我们日常生活点滴在发生
补充
家庭系统的问题常常在家庭中最脆弱的人来呈现。
明星和访谈者在过程中是混沌的自我保护就会出来,一触动就开启自我保护模式,回到大脑全面,每一层推进都可能缠绕,当来访者出现在观察者的时候,一直在观点层面很难下去,可以用运用雕塑,或者摆件(赋予意义)来推进。
内心世界,5%左右的信息来自于意识层面,95%就是是来自于潜意识和无意识的,由潜意识发出自我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