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历史,更是皇帝(上)
嬴政,到底是不是暴君?
秦始皇似乎没有枉杀过一个功臣,蒙恬是赵高矫诏杀的,六国士兵大部是“人屠杀神”白起杀的,他若是嗜杀成性,则日后必无六国贵族复辟之事,他确实是杀过一些坑蒙拐骗的方士。他缔造了一个法治严苛、国富民穷的超级大帝国。人人皆想做皇帝,百代行秦制,即便是取而代之的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也是如此。
刘邦,一个市井无赖缔造了汉民族和汉帝国。
他本是一个不事生产、酒肉好色、贪生怕死的赌徒,恰逢乱世,一步登天。他曾在生死关头,置妻儿、老父于不顾。他唯一的优点便是听得住别人的劝告,在入主咸阳宫,看到金碧辉煌的皇宫和美女如云的时候,在萧何的劝谏下,收起了欲望,并对谋士张子房(良)言听计从。在与西楚霸王的较量中,屡败屡战,而只要胜一次就赢麻了,而项羽却相反,一招失败,万劫不复。
汉武帝,也曾缔造过盛世,也曾差点亡国。
刘彻,绝对是一个穷兵黩武,让匈奴的单于们胆战心惊的汉家天子。他扭转了自汉朝建立不久“白登山之围”以来对匈奴和亲、委屈求全的软弱政策。不仅如此,他还收朝鲜,灭南越……正因如此,他将文景之治以来府库积蓄的钱粮“挥霍”一空,导致农民苦不堪言,起义频发。他视权如命,利用江充制造“巫蛊之祸”翦除戾(卫)太子刘据的势力……尽管,你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伟大的皇帝。
刘秀,作秀的天子。
一场昆阳之战,将其吹嘘成能召唤陨石的位面之子。“娶妻当得阴丽华,仕宦当作执金吾”,这无非只是想得到阴家势力的支持,然道他在得到阴氏之后,就从一而终了吗?不然,在他得到玄汉更始帝持节河北后,为了在此发展自己的势力,他勾结真定王刘扬并娶了郭圣通,妥妥渣男一个。从东汉刘秀后面皇室外戚看——窦氏、邓氏、马氏……,这些都是开国之初与刘秀并肩作战的“云台二十八将”或功臣,对应的是窦融、邓禹、马援……这似乎就印证了刘秀开创的东汉朝廷是一个地主豪强联合的政权,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日后外戚干政和分裂割据的乱象。
曹操与刘备,到府谁奸诈,谁仁义?
说到魏武帝,立马想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徐州屠城、灭吕伯奢满门……然而人称“大耳贼”的蜀汉昭烈帝刘备真的是仁义的化身吗?当初,惶惶如丧家之犬、毫无安身立命之地时,是东吴“大帝”孙十万(权)和鲁肃将荆州借予他,待其另避新地再归还,哪知“刘备借荆州——一去不复返”。昔日,西蜀的爱民如子刘璋为抵御来自关中曹魏的威胁,素闻刘皇叔美名邀请入川,没想到却引狼入室。
司马懿,一个最不被认同的大一统王朝的缔造者。
在一整个魏晋或两晋南北朝大分裂大动荡的历史时期中,西晋并不被单独列出来归并为大统一王朝,尽管司马氏在立国的两年前已由邓艾、钟会消灭刘禅的蜀汉政权,并于280年由杜预、王濬消灭孙皓的东吴政权,而使三国尽归司马氏。简单地将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篡夺曹魏政权等同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操控汉献帝刘协是不实际的,曹操掌控的是一个自外戚宦官乱政、黄巾军起义、分裂割据破碎的东汉帝国的秩序,他使其趋于统一。而司马懿时,曹魏业已在武帝曹操、文帝曹丕和明帝曹叡三代明君的经营下愈发强大,想必假予时日必能使神州一统,他却在主少(曹芳)之际夺权,并对洛水发誓绝不杀失势者,旋即出尔反尔。就连其后世者(晋明帝司马绍)在得知这一丢人的骚操作之后,直呼倘若如此,国祚必不能久远。
前秦苻坚和北魏孝文帝元宏,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的两个胡人皇帝。
……(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