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 日读《行为设计学峰值体验》

2020-03-10  本文已影响0人  福建助学欧阳

再次听这本书,勾起了我很多的回忆,回忆和孩子小时候的相处时光,原来不是生活太平淡,只是缺乏仪式感。

001打造峰值体验

女儿七岁之前每次过生日时,牫都会带她去一个地方玩,拍一组照片,给她买个蛋糕,让她许愿……以致于孩子每次没有切蛋糕许愿就似乎是没过生日。这就是“峰终定律”在起作用吧。

如何打造峰值体验呢?要有以下4个要素:欣喜时刻、认知时刻、荣耀时刻、连接时刻。

002欣喜时刻

打破常规,出乎意料,经常能带来欣喜时刻。而不确定性是能保持欣喜的关键。比如我很喜欢农村的生活,特别是烧柴火煮糯米饭,虽然会被烟薰得掉眼泪,可是闻着香喷喷的米饭,嚼着锅巴,也是很开心的。还有带着女儿堆雪人打雪仗,那种开心真是无与伦比。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增加一些令人愉快的不确定性,那生活肯定更有趣。比如在工作中给爱心人士寄上受助学生写来的感谢信,手工做的泥塑花,亲手画的画…爱心人士收到反馈也是会给予更多的支持。

003认知时刻

认知时刻发生在“被现实绊倒”时。现实带来的冲击往往能让我们的认知改观。比如我们一直听非洲的孩子多么吃不饱可捐款时不一定会捐多少,但看到一只秃鹫守在一个骨瘦如柴的小孩子后面时我们的认知被一下改变了,捐款的可能就大很多。

004荣耀时刻

比如很多人都会对站在领奖台上的瞬间难以忘记,这就是自己的荣耀时刻。人的天性就是关注负面信息,但被他人欣赏时,就容易出现峰值时刻。

005连接时刻

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使命感,而不是激情。要善于找到自己工作的使命感,这样才能够享受工作。比如在做“爱的成长课”时看到被服务的孩子露出笑脸,拥抱着资助他的爱心人士,那份感动是很温暖的。

今天借着小郁分享的框架,我也写下了自己的一点感悟。读书打卡也是养成好习惯的“峰值体验”也是一种仪式感!没有这么好的一群人督促,我也是很容易放纵自己,找理由和借口放弃的。现在坚持下来,也是能够不断挖掘出自己内心的渴望,提升自己的表达力。内心充满着感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