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21天日更挑战营田宝的文章健身房故事

有一种对待爱情的态度叫洒脱

2017-05-21  本文已影响250人  黄青海

陈粒的歌《性空山》最后说:“杳无音信,我性空山”。在前面说了送别、祝福之后,假想以后再无联系,再不知对方情况,我会怎样。这首歌体现了对待爱情的态度——洒脱。

那要怎么理解这个“杳无音信,我性空山”,知乎上有人这样解读:“待你毫无音信之后,我便爱你的态度去爱上这个世界。”这样就将对个人的爱,延伸到对世界的爱,小爱变大爱。

我看到这样的解释时,想到了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里写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的原意在探讨写作的构思阶段,作家一想到登山,脑中便充满着山的秀色;一想到观海,心里便洋溢着海的奇景。我则想按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登山观海等观赏美景时,我们都会将我们的饱满情感投射到环境里,更可以说触景生情,因为那些景有曾经的经历与故事。

王维的诗《山居秋暝》中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其中的“空”字素来难解,多数解释为空旷。再看《鹿柴》中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可理解为这个“空”指的不是没有任何事物,而是没有人。

转念一想,“空山”也可以理解为“满山的事物”。“我性空山”中的“性”可以理解为人性中的情感。“空”是动词,它不是“放空”,而是像“空气”一样的弥漫。就是我的情感寄托在这山中,随山中事物自然枯荣,而自然变化。

王维被后人称为诗佛,他的诗往往也富有禅理。那“空”在佛教中是什么意思呢?梁文道在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时,解释“空”说:“佛法所讲的空并不是指世界上什么都没有,也不是世界上什么都有,而是指有或没有都不是一个绝对的状态,没有任何东西能够绝对的相信它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本质。”

当你看透世界是一直变的时候,是否就不会相信情感的真实了呢?不,应该淡然释然地接受世界的变化。这就是陈粒那首歌所表现出来的洒脱。

徐志摩曾说:“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在梁实秋的《送行》里提到有人说:“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

这都是一种淡然洒脱的心态。

但我们许多人在情感中,往往都不能如此淡然洒脱的。我们会因情而疯狂,因情而执着,因情而忘我。这样,当我们失去所爱之人时,我们就会十分痛苦,就会怅然若失,就会因爱成恨。

要想达到淡然洒脱的状态,往往都要在我们失去情感后很久慢慢地适应。还有另一种情况,那就是暗恋。暗恋,简单来说,就是没有说出来的喜欢。没有说出来不外乎胆怯﹑害怕被拒绝、其中一方或双方已有伴侣等原因。但我觉得他不是没有表现出来,而是表现形式不够强烈,类似于淡然。

说是暗恋,但在以当事人的视角来看,他是很明确自己喜欢对方,只是没有去追求,去得到对方的确定。

或许你会说当暗恋的人被拒绝了,那他也是很受伤的。可当你被拒绝的时候,说明你就不是暗恋了,是明恋,是去表白了。这是一种状态的改变了。

有人形容放弃一个暗恋很久的人是什么感觉这样说:“从始至终没有拥有过,却感觉失去了整个世界。”看起来好像暗恋很悲惨,但选择失去整个世界的是你。你自己不想继续暗恋下去了。或许是你不愿再这样单方面付出,你想得到回应。

豆瓣有篇文章叫《杳无音信,我性空山》,作者在文中说:“我认为,暗恋最美好的不在于有回应,而在于爱”。他提到岩井俊二的《情书》,说里面的藤井树“像一个虔诚的教徒一般,在悠缓的时光中,笃定地沉默地信仰”。

这让我想到电影《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中,当沈佳宜想告诉柯景腾答案(也就是她的心意)时,他选择不听,他说:“请让我继续喜欢你。”虽然柯景腾已经不是暗恋了, 但他不想知道答案,怕会影响他对沈佳宜的喜欢。暗恋,也是这样的,不需要得到回应,就是一直喜欢下去。

暗恋的结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再暗恋,另一种是不想暗恋。这都是当事人的选择,不再暗恋,也就没有爱了;不想暗恋,也就会想得到一个回应。

或许暗恋的人,都在等对方感受到他的爱,然后也喜欢他。旁人会说:“你傻呀,喜欢就直接去追呀。”可他可能只是有了那个爱人的情感,没有被人知道的冲动与激情。“我爱你,与你无关”就是这样的意思。

我就经常处于暗恋状态。我喜欢一个人,被一个人吸引,但没有强烈的情感表达。我觉得静静地看着她,陪着她,这样也挺好的。虽然有时也会因没得到回应,而感到失落。但不久后,发现自己依旧喜欢着她,就觉得没什么不好的。

在情感中的淡然洒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陈粒《性空山》中情感失去后的淡然洒脱,另一种是暗恋,单方面地爱着一个人的淡然洒脱。这两种中间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爱情的激情。

最后以言五口在文中的话作结,他说:“若能在悠悠岁月间携手同行,便好生珍惜。若错过,也无需懊恼和丧气,便用爱彼人的态度,去爱世上的一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