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它们,我在,却不在这里。新兴电子人类的后代会得“技术干扰”后
话说得好好的,你突然消失了一分钟,钻进你的世界里。对于孩子来讲,等你这一分钟,感觉可是一万年。
你以为“在与不在,我都在这里”。可事实是,你以为你在这里,其实明明就不在这里。
本期👀点:父母的手机使用与孩子的行为问题
内容分类:人格心理
今天把规矩打乱一下。
先来模拟本期研究,做一个小调研(家有幼儿园小朋友适用)。(因为功能限制,点此进入公众号原文才可参与调研投票;投票仅显示汇总结果,不显示个人信息)
和你刚才做的一样,170个来自美国不同地区的家庭也参与了这项研究,他们孩子的平均年龄为3岁。
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穿戴设备等,对我们来讲已经几乎成了身体器官的一部分。通过这个新器官,我们进化成了一代新兴人类,进入了一个从网络内容、社会交往、工作任务、信息到个人数据都唾手可得的无限世界。
这不仅改变了我们和技术打交道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方式。
好处自是不用说了。比如,我们可以更便捷地得到更多社会支持,可以在家工作等等。
但机不离身,也会造成一些潜在的问题。
这种因为手机干扰而出现的“身未动,心已远”的现象,最初被描绘为“缺席的在场”(absent presence)。
最近,学术界又引入了“技术干扰”这个概念(technology interference,简称technoference),指的是技术设备在日常生活中,侵入、中断和/或阻碍夫妻或家庭之间沟通交往的时间和方式。
技术干扰可以发生在日常生活的任何时刻:面对面交谈时,吃饭时或游戏时等等。你以为只是低头回了个信息,发了条朋友圈而已,但已有研究表明,被干扰的不仅有——
❎ 夫妻之间的浪漫关系(对关系满意度下降;对双方共同育儿质量的负面看法)
❎ 还有我们自己的心理健康(焦虑、抑郁、社会交往障碍)
❎ 自我管理能力(网瘾;有问题的使用习惯,如很难下网、沉溺在可能收到的信息当中)
❎ 注意力的集中(下意识地时不时看看手机;认为有信息或电话必须马上回复)
❎ 以及父母与小孩之间的互动质量。(家长心不在焉,对孩子的需求和信号反应不及时、或敷衍了事。)
要知道,育儿响应度(parenting responsiveness),即父母用温暖和接受的行为来回应儿童的需求和信号,是儿童具有积极社会情感的重要预测因素。
那么,这些新兴电子人类的小孩,会不会出现由技术干扰带来的相关行为问题呢?
研究结论
✔️ 参与调研的父母中,有48%报告在日常的一天中,亲子互动中出现的技术干扰达3次以上;
✔️ 平均而言,40%的母亲和32%的父亲表示他们有不良的数字设备使用习惯(特别是手机)(分数为3.5或更高);母亲比父亲在这方面的问题更为严重。
✔️ 经常使用手机,会给亲子互动带来更多的技术干扰;
✔️ 而在亲子互动中出现的技术干扰频率越高,孩子更容易出现内化问题行为,也会花更多时间在看电视或其他屏幕上。
✔️ 此外,与技术干扰相关的,还有母亲报告的孩子的外化问题行为,以及父亲报告的夫妻间较差的育儿共识,抑郁症状和育儿压力。
✔️母子互动中出现技术干扰的后果,比父子互动中出现技术干扰的后果更严重。可能的原因有:小孩对待双亲的情感和行为方式不同,及母亲和小孩呆在一起的时间更多。
精要总结
☑️ 经常使用手机等其他电子设备,会增加亲子互动中“技术干扰”的频率;
☑️ 而技术干扰频率的增加,和孩子出现内化和外化问题行为有关。
因为本研究是横向比较研究设计,因此不能得出“技术干扰直接导致小孩内化和外化行为问题”的结论。但是,技术干扰确实会造成家长“人在心不在”的现象,导致低的育儿响应度。而低育儿响应度已被证实会对儿童心理和认知发展造成负面的影响。
馆小主の笔记
发明“技术干扰”(technoference)这个词的McDaniel, B. T.教授建议:
回家以后把手机调成静音模式,并放在不能伸手拿到的地方。在需要去看手机的时候,先要征得配偶(或孩子)的同意。
我反正在尝试尽量照办了,有点痛苦。你呢?要不要也试一下?
原创号:常青蒙馆
ID: changqingmg
下期预告
《《孕期囧事十二则》| 不要问我为什么》
如题。
顺便热烈庆祝新栏目“小生活”如期开播!👏 👏 👏 👏 👏 👏 👏
本期看点:孕囧的又不是我一个
本文6月28日与大家见面!
关注小馆,每周进步,别掉队哦!
术语查询:技术干扰,育儿响应度,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横向比较研究
进入号内会话界面编辑信息,输入术语名称进行查询